楊繼文
摘要:對于樂器而言,不同的樂器類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音樂結構中具備的文化屬性也就不同,所影響的群體自然也就不同,東方打擊樂融入了上千年的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有重要的歷史地位;西方打擊樂形式多樣,也有自己的核心,備受歡迎。由于打擊樂藝術范疇過大,所以本文主要從打擊樂中鼓的角度切入,進而闡述打擊樂的藝術審美體驗。
關鍵詞:打擊樂;鼓;藝術形式;審美體驗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參與生活的方式也變得豐富多彩,公眾的藝術欣賞水平和層次也在不斷提高,所謂藝術欣賞,先要明白其本質。藝術欣賞的特點,其實不過是借有限卻有力的誘導物,讓欣賞者利用他們的那些和特定藝術形象有聯系的生活經驗,發揮想象,接受以至“豐富”或“提煉”既成的藝術形象。無形的音樂是給人聽的,可是聽音樂的人能夠覺得看見了其實不在眼前的什么。有形的繪畫是給人看的,可是,例如畫出了洶涌水勢的馬遠的《水圖》,能夠使人覺得仿佛聽見了什么。這種精神活動,實際上就是一種“再創造”。音樂欣賞并非僅僅作為音樂的接受環節而存在,它同時還以反饋的方式給音樂創作和邊沿以影響,它的審美判斷和審美選擇往往能左右作曲家和表演家的審美選擇,每一個嚴肅的音樂家都不能不注意傾聽音樂欣賞者的信息反饋,以此來調整和改進自己的藝術創造。對于普通人而言,真實的情感反應就是審美體驗的一部分,所以在音樂中,人們的審美體驗是音樂發展的必要過程。
一、打擊樂的藝術特色
交響樂團通常由弦樂、管樂和打擊樂三大聲部組成,在音樂演奏中應用廣泛,人們之所以公認交響樂是高雅音樂,那是因為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與音樂形式產生了共鳴,這種共鳴將人們引向更深處。感受打擊樂可以從節奏、音色和表演形式上分別進行體驗。打擊樂具有很強的節奏感、力量感,打擊樂受人們喜愛很大程度上是它的節奏帶給人們的律動感,在享受打擊樂過程使人們忘記瑣碎的煩惱,在節奏律動中讓人們體驗音樂、感受快樂。打擊樂種類繁多,表現形式多樣,每一種樂器給人不同的體驗,甚至同一樂器由于打擊手法和敲擊部位的不同都會使音色有所改變,這也是打擊樂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其豐富多變的音色使打擊樂在眾多樂器中脫穎而出。打擊樂在現代的表現形式多樣,可以看到打擊樂是綜合的樂器門類,打擊樂在傳達時必須具備一定的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打擊樂能夠在節奏、技巧的變換中找到和人們的共鳴點,從而吸引更多人了解打擊樂,共同營造打擊樂的音樂氛圍,從而實現樂化教人的作用[1]。
二、打擊樂在東西方的不同體驗
說起打擊樂,我們都是有生活經歷的人,從呱呱墜地就開始接觸撥浪鼓了,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認知不斷形成,開始接觸了更多的打擊樂,比如帶有東方特色的大鼓、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鈴鼓、鑼、鈸、鈴等,西方打擊樂的典型代表為架子鼓,它是低音大鼓、軍鼓、嗵嗵鼓、吊镲、節奏镲和踩镲等組合而成,是爵士樂隊中重要的一種打擊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音樂的表現形式逐漸多元,人們通過不同嘗試融合,促進了音樂多元化的發展,也不斷地影響著不同的人們,人們在欣賞過程中也有了自己的感受和審美。東西方打擊樂在未來畢竟要相互借鑒、相互融合,兩者在保留自身特色的同時,融入彼此優秀的部分,在融合中相互促進發展[2]。
理解中國傳統打擊樂,應建立在傳統文化的理解之上,中國打擊樂最優秀的部分是民族打擊樂,傳統民族樂器分為吹奏樂器、彈撥樂器、打擊樂器和弦拉樂器四類,民族打擊樂是以打、搖動、摩擦、刮等方式產生的樂器種類,比如鼓、大鑼、小鑼、鈸等等。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打擊樂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無論是宮廷歌舞、皇帝祭天、民間朝會、百姓典祭等,都展現著打擊樂的價值。談起民族打擊樂的影響,不得不說鼓的重要性。鼓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樂器,自夏商周以來就有鼓的記錄,在過去樂舞活動中發揮作用,剛開始是泥質或者陶制,逐漸演變成皮制,并沿用至今。在不斷的發展中,今天已經形成了腰鼓、大鼓、排鼓、點鼓、戰鼓等多種形式,其中流行于中國北方的大鼓主要有京韻大鼓、西河大鼓、上東大鼓、上黨大鼓等十多種。鼓文化之所以會有影響人們的審美,也可以說是人們的審美塑造了鼓文化,二者在一定形式上是相輔相成的,鼓的點擊聲、鼓譜生、轟鳴聲震耳欲聾,氣勢恢宏,激勵人們振奮,是一種精神象征。在農村地區,鑼鼓喧天的場景代表的人們豐收的喜悅之情,人們將這種情感寄托在鼓點聲中,敲擊的人們生活的節點,舒緩者每一個人的身心,無形中,鼓文化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中去了,這種打擊樂以“制造喧鬧”走進人們的視野,每逢辭舊迎新之際,人們還會用鼓來烘托新年喜慶的氛圍,以鼓樂,熱鬧的場面迎接新的征程,以歡鬧,催人奮進的節奏激勵人們擁抱新的生活[3]。
西方打擊樂在傳播過程中,受歡迎程度較高的是架子鼓,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也會選擇讓孩子去學習架子鼓,并且有研究表明,從小學習過樂器的人,在不僅在學習上有更好的表現,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擁有高于正常人的體驗和成就。對于其他樂器不可妄下結論,但是學習架子鼓可以鍛煉孩子的音律節奏感,架子鼓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手腳并用,非常鍛煉四肢的協調性和敏捷性,在訓練過程中,無形中對于開發孩子的左右腦很有幫助。一個人的審美體驗也是一個人的成長軌跡,審美體驗好也是能力的一部分,在學習架子鼓過程中不僅是技巧的成熟訓練,還是提升自信,釋放負面情緒的過程。對于某些樂隊而言,鼓手一個樂隊的靈魂,比如首屈一指的鼓手BuddyRich,對于爵士樂鼓領域的貢獻是開創性的;香港beyond樂隊的葉世榮,其精湛的鼓藝,流暢的演奏無不給每一個看過現場的人留下深刻印象。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在物資供應日益豐沛、精神問題愈顯突出的現代社會,審美教育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個人來說,它關系到感受生活的能力,我們每個人身處相同的世界,但是對于美的理解不同,打量世界的視角不同,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不同。對社會而言,美育也是培育歷史文化意識的重要基礎,缺乏足夠的審美能力和對于美的內在追求,國民很難在內心深處真正樹立文化自信,也很難在繼承歷史的基礎上再進一步,不斷提升現代文明的水位。美育是時代的剛需,打擊樂沒有花哨的表現形式,以其真誠的藝術表現形式沖擊著人們的心靈,對于喜歡打擊樂的人來說,打擊樂對他們的開放程度在不斷擴大,他們的藝術理念與打擊樂契合,打擊樂能夠引領、提升他們審美的重要介質,也因為有了喜歡和傳承打擊樂的忠實粉絲,打擊樂才能在與人們思想的碰撞下不斷贏得掌聲,從而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讓觀眾看得進去,透過藝術作品找到人生的真諦,這樣打擊樂才能走走得更遠。
三、結語
如今是一個互聯網的時代,人們的娛樂方式已經多元化,借助網絡平臺、移動設備進行文化藝術欣賞是更多人的選擇。形式、選擇的多元可能會使一些人藝術審美會發生改變,但是對于藝術審美的追求不會止步,并將一直激勵著許多人去不斷成長。
參考文獻:
[1]裴宇.淺談打擊樂的個性特征及審美價值取向[J].黃河之
聲,2017(14):73.
[2]張樂心.小小音樂魔法師——七彩音色之西方打擊樂篇[J].
學與玩,2017(8):16-17.
[3]梁靚.對西洋打擊樂鋼琴伴奏的演奏特點分析[J].戲劇之
家,2017(10):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