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文瑤
摘要:文化自信包含了科學性與時代性的命題,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走向復興創造了巨大的動力,促進了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這是我國屹立于世界,逐步走向富強的基礎。在人類歷史變化中,有必要積極開展群眾文化與群眾文化志愿者工作,努力挖掘群眾文化活動中文化志愿者隱藏的工作潛力。
關鍵詞:群眾文化;文化志愿者;價值;作用
一、引言
目前,我國正在不斷深化改革,國民思想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解決溫飽問題之后,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不斷提高。文化自信背景下,我國經濟飛快發展,推動了文化事業的發展,我們的日常生活出現了各種文化演出活動,而研究群眾文化志愿者推動群眾文化實踐具有現實意義。
二、文化志愿者概述
這里所指的文化志愿者,不會獲取任何報酬,都會利用自身的時間與能力為他人提供服務,幫助社會上的人。文化產業的有關活動與文化志愿者實行的活動不一樣,嚴格意義上分析,它們出現了很大的不同。文化志愿團體的建立時間短暫,但發展至今它已經初具規模,它們在文化傳播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是無法取代的。一般來講,文化志愿者大多數活動是要求文化志愿者在自己的閑暇時間內,深入到基層,傳播與文化相關的內容,在相對封閉的地區內開展這項工作,發揮了至關重要的價值,可以推動文化的發展,不僅凸顯了文化的自覺性,還完善了文化服務體系。
三、文化志愿者的時代價值
第一,文化志愿者的主要作用是有效協調活動與人之間的聯系。文化志愿者的無私奉獻精神和真誠的服務態度潛移默化影響了周圍的人群,從而提高了文化隊伍的合作水平,塑造了和諧的文化環境。第二,文化志愿者自由參與活動,彰顯了道德榜樣的功能,全面提升了社會覺悟能力。在文化實踐過程中廣泛傳遞了志愿服務與快樂服務的精神,迅速培養了人們的道德水平。第三,文化志愿者參加了文化建設工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建設文明建設是無法或缺的內容,所以,文化志愿者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群眾文化志愿者遵守奉獻社會、志愿服務、關心他人的基本原則,各種服務活動高達百場,如書法楹聯進萬家、吉祥如意賀新春文藝表演、元宵節特色游園活動、東坑二月初二“賣身節”活動、文化惠民演出、文化惠民電影放映活動、基層文化輔導、流動圖書借閱、走進外來工子弟學校等活動。可見,群眾文化志愿者可推動文化建設事業的發展,只有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才可以使國家進步,因此,不能輕視群眾文化志愿者發揮的作用。
四、文化志愿者的時代作用
(一)推動文化建設的發展
在文化實踐過程中,群眾文化志愿者不僅來自為社會服務的熱心人,還有從事文化活動的內行人,也有源自文化領域的專業研究人員。他們共同建立了社會文化服務系統,源源不斷加入的志愿者為文化服務提供了發展的活力;他們通過參與活動提高了社會文化服務的水平。比如在開展書法公益培訓中,邀請了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作為輔導文化志愿者,系統對學生開展培訓,在具體過程中,書法主席對公益培訓視野進行了擴展,有機整合了篆刻與刻字等內容,從而為人們打造了較好的書法學習環境。
(二)發揮道德示范作用
目前,社會在進步與發展,人們的道德標準也在承受嚴峻的考驗,在這樣的形勢下,群文化志愿者不僅要傳播文化,推動社會和諧發展,還盡量提升了人們的道德標準。文化志愿者為打造群眾文化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正能量,并體現出極強的感染力,促使群眾更加積極地參加文化活動,這樣做有利于群眾從活動中得到感召。另外,群眾文化中的文化志愿者,創造了和諧的人際關系,降低了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
(三)拓展文化活動的局面
文化志愿者踴躍參加實踐活動,一方面改進了文化體系,另一方面也對文化活動實現了擴展。文化志愿者不只在具體范圍內提供服務,還可以在固定范圍內彰顯服務的功能,發揮了文化傳播的作用。在群眾文化娛樂活動中,嚴重缺乏專業的文化建設人員,無法達到群眾的精神要求。這種人力資源的缺陷在短期內是不能有效改善的。此刻,文化志愿者發揮了關鍵作用。文化志愿者的出現,一定程度解決了文化活動出現各種問題。比如安排書法家下鄉為志愿者贈送春聯,將這一活動延伸至本地區的鄉鎮。結束活動之后,文化志愿者還為社區居民和單位同事贈送了春聯。
五、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對策
(一)完善文化志愿者隊伍的激勵制度
首先,設置激勵制度要結合參與志愿活動的目的、動機與期望。當前結合國外研究情況把文化志愿者的需求劃分三種,即利他取向、利己取向和社會取向。比如有的文化志愿者參加活動是利他型的動機,希望文化志愿者活動為別人提供幫助的同時獲得贊美和肯定,有的文化志愿者參加活動是利己型的,如通過文化志愿者活動得到有形獎勵。其次,設置激勵制度要突出自主性激勵。只有高度聯系自主性的激勵、滿意度和組織所期望的結果,才可以獲得積極性的結果。因而有必要實行自主性激勵。最后,在文化志愿者服務中貫穿激勵制度。文化志愿者組織要在文化志愿者活動中為文化志愿者創造一個安全、充滿文化氣息的工作環境,滿足文化志愿者的心理需求,如此才可以突出文化志愿者的核心理念。同時,對文化志愿者形成的激勵不只是結束活動后的有關表彰,還從設計到培訓,從組織到評估,都高度關注文化志愿者的權益。
(二)加強文化志愿者隊伍的業務輔導
一是全面開展業務培訓。輔導員根據文化團隊專業內涵,科學管理重點和薄弱點,每天根據計劃為負責人和骨干開展培訓工作。在輔導中,充分彰顯團隊的合作性能,通過專業人員組織包片指導、結對幫扶的活動。組建人才培訓基地,不斷壯大人才培訓隊伍。二是科學管理。利用互聯網建立人才管理平臺,動態管理團隊的相關工作,增強日常服務性能。三是注重業績考核。優化考核方式,升級激勵方式,努力開展團隊競賽、才藝比武等活動,認真管理日常工作。
(三)豐富文化志愿者文化團隊內容
1、大眾化讓團隊接地氣。吸引更多的群眾積極參與和享受文化。一是送文化。時常組織多樣化的中小型的進入社區、企業、學校和家庭的相關活動,逐步增加覆蓋群眾的范圍,培養文化團隊氛圍,提高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二是種文化。引導團隊順利進入社會基層,搜集整理群眾生活中的創作素材,通過形象生動的方法全面宣傳人和事,努力獲得群眾的肯定。比如積極創作文藝作品以及組織巡演活動。三是曬文化。結合群眾的喜好,宣傳大眾參與和公眾受益的廣場文化,根據嚴格的標準建設文化廣場,吸引不同興趣愛好的群眾參加活動。
2、團隊以特色化充滿了文氣。一是擴大團隊的類型。科學引導,積極培育書法和小品創作等優秀隊伍,為傳統藝術的發展提供巨大的支持,優先發展民間文化和民間絕活等傳統形式的文化隊伍。二是擴展表現形式。精確挖掘歷史文化,結合地域特征,對民間文學、民族音樂等高度整合,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以團隊表現形式、內容策劃等傳承文化精髓。三是不斷豐富活動的主題。圍繞團隊文化主題開展相關的活動,以富教于樂的方法,推廣傳統文化。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群眾文化實踐過程中,文化志愿者發揮了主要作用。這樣的做法體現了無私奉獻的精神,在人民群眾中樹立了優秀的榜樣形象。在開展文化活動中,文化志愿者應有效聯系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不斷滿足群眾的現實需求,達到群眾對文化生活的不斷追求。同時,也要積極改進群眾文化實踐活動,令其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莫延花.群眾文化的社會功能和文化價值淺析[J].藝術品
鑒,2015(8):315.
[2]董玫.優化志愿者服務,提升群眾文化水平[J].大眾文
藝,2017(20):4.
[3]徐燕.群眾文化志愿者在群眾文化實踐中的作用分析[J].大
眾文藝,2019(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