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婷
摘要:博物館對于一個城市而言,是城市文化建設的組成部分,也是這一城市歷史的見證者,對于社會教育與社會文明進步都十分的重要。博物館作為非營利性的社會服務機構,具有教育、宣傳、收藏等多項功能,在這些功能中,教育和宣傳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起到向公眾傳播歷史知識的作用,但這些功能卻容易被忽視。因此,博物館應當把握公眾的精神需求,幫助他們更好的理解、感受歷史。本文就如何有效地開展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進行探討。
關鍵詞:有效開展;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
一、引言
博物館的設立是為了提升公眾的精神水平,讓公眾了解并學習歷史文化。就目前來說,博物館的教育作用還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大多數的博物館都是開放著等待群眾前來參觀,卻沒有將自己的特色展示出去,沒有讓群眾積極的了解自己,僅僅是提供被動的供參觀者參觀的方式。近些年來,我國的精神文明建設受到重視,人們在選擇提升精神文化時,選擇方式也逐漸增多,因此,博物館應當加強宣傳教育工作,積極地展示與推廣自己,合理的利用社會資源,完成博物館設立的初衷。
二、當前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藏品陳列與圖文解說較深刻
博物館在進行藏品的陳列時,根據藏品的時代種類與歷史價值進行分管與分區的陳列。這是博物館現行的制度,也一直被嚴格地遵守,不會將藏品進行種類、朝代的混合存放。在進行分館與分區的陳列時,還會以圖文解說的方式來介紹藏品。首先是不同陳列關于區域進行總體的圖文說明,其次是對每一個藏品下面進行出土的時間、地點與年代的簡要介紹,以這樣的方式進行配合,讓參觀者對藏品的相關信息簡潔的了解。但是,這也需要大眾首先具備一定的歷史知識與閱讀和理解基礎,才能夠自己將藏品和所處的時代進行連接。若公眾本身不具備這樣的知識底蘊,那么宣傳的效果則會受到嚴重影響,這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1]。
(二)針對團體的解說服務
博物館為參觀者提供解說員,而且在每年特定的宣傳日、展覽日等特殊的日期,還會有臨時的志愿者來擔任解說員,他們對于館內的藏品其蘊含的歷史和文化價值需要提前進行學習,然后開展解說。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參觀者深入高效的了解這些藏品的歷史價值,起到宣傳與教育的目的。但是,解說服務一般是針對團體開展地對個人不進行開放。一些博物館的解說服務屬于收費項目,這就導致一些沒有進行付費的個人參觀者,無法享受解說服務,只能根據自己的現有知識水平來理解與參觀,使得博物館的教育宣傳工作效果大打折扣。
(三)不定期的宣傳與教育活動
目前,大多數博物館會結合館內的藏品來舉辦一些宣傳和教育的活動,它們主要的開展方式是以博物館內的管理工作人員帶頭,在館內舉辦活動,進館參觀的公眾都可以參與其中[2]。
三、有效開展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的措施
(一)擴充人才隊伍,提升人才素質
博物館在擴充工作人員隊伍時,需要進行嚴格的崗位匹配,確保前來應聘的工作人員所學專業與將來所從事的工作能夠相匹配。這些應聘者應當對我國歷史發展、每個階段有哪些歷史特點以及文物的特色都要有深刻的了解。組織完成招聘工作之后,應當將這些應聘者進行專業的培訓,為他們介紹博物館內的管理制度以及各項收藏品的深入簡介。這些可以由博物館內的專家來開展,將這些具有深度的內容進行系統的學習,以便更好地為將來工作服務。在具體工作開展時,博物館可以建立一定的獎勵機制,讓各位工作人員都得到精神上的鼓勵,從而提升自己專業素養,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規劃。博物館內可以開展培養員工的各項活動,確保每一位館員的綜合素質都有一定的提升,以適應博物館未來的長期發展。解說員在培養時應當注意他們的交流方式,他們為參觀者所講述的文物背后的故事應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可以讓參觀者能夠投入到每一個故事中,從而對古代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這也是博物館建館的初衷。同時,博物館需要培養出優秀的解說員,無論是自己館內的解說員還是外來的志愿者,應當一視同仁,認真的培養,這樣才可以確保博物館的解說員質量得到保證,也能夠為將來的解說服務貢獻出應有的力量。
(二)積極開展交流學習活動
博物館應當積極地開展交流活動,可以結合當地的博物館,也可以是博物館自身進行交流學習,甚至可以結合外地的博物館聯合開展學習交流活動。應當對新出臺的政策進行把握,結合當前時代的發展,進行統一的學習與理解。要對大眾的心理進行把握,了解他們的文化需求,以及他們想要掌握哪些知識,這樣才可以確保博物館能有一個宣傳和教育的環境,這樣積極的宣傳環境也可以吸引到更多的民眾前來參觀,從而使得博物館能更好地為大眾服務,將館內的歷史與文化知識進行長久的傳遞。博物館在舉辦這樣的交流活動時,不可以將舉辦的時間間隔的周期過長,過長的周期,人們會逐漸疲于前來博物館參觀,并且教育意義會有所喪失,應當經常舉辦,并且每次都要更改新的主題,這樣才可以確保人們的學習是系統的、完善的。確保每過一段時間,就有新的知識點可以供他們學習。博物館提供這樣的平臺供他們交流,可以讓知識得到傳播,并且教育宣傳的方法得到有效的改進,也為博物館進行了有效的宣傳。也方便各個博物館之間進行交流學習,將不同主題的博物館結合起來,為參觀者提供更加豐富的參觀體驗,讓他們掌握到更多主題博物館的知識。[3]。
(三)舉辦豐富的開放日活動
博物館應當每個月選一天,作為開放日,選取各種主題的活動,供公眾參與,將館內的開放性活動類型不斷的擴展。目前我們了解的國內博物館,大都是開放日與相關節日相結合,開展一些宣傳教育活動,這些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但是這些活動的類型大多是以節日作為主題進行開展,活動的類型較為局限,活動內容不夠豐富,且舉辦活動的周期較短,人們在參與時常常感覺到不盡興。而且,目前大部分博物館的開放活動是由工作人員進行組織,沒有號召民眾進行活躍的參與,使得公眾的參與率不高。博物館應當針對這一現象進行革新,創新一些具有紀念價值的活動,將這一傳統保留下來,舉辦不同主題的開放日,讓民眾參與進來。在這一時期也可以招收一些志愿者,為博物館的宣傳工作添磚加瓦。活動期間,民眾可以針對博物館內的藏品開展自主學習活動。
(四)擴充宣傳教育途徑
當前的時代,早已發展成為網絡與信息化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工作應當充分地利用好這一平臺。博物館可以建成自己的官方微博、公眾號等,通過時常對這些平臺進行更新與宣傳,讓廣泛的群眾能通過網絡平臺了解博物館的相關知識。通過這樣的途徑來開展宣傳教育工作,可以讓任何層面的群眾都可以了解到博物館的最新動態,不管公眾是用手機還是用電腦,都可以及時了解他們想要了解的知識,可以發布一些展示博物館最新藏品的內容,或者是宣傳博物館本月的開放活動,吸引更多的群眾來進館參觀與學習。這也為博物館的宣傳提供了便捷,拓寬了宣傳途徑,這樣的宣傳方式使得傳統的宣傳模式與現代的最新技術相結合,吸引廣大群眾關注博物館的官方賬號,積極與博物館互動,不僅將博物館進行有效宣傳,而且這樣的宣傳不需要花費較大的人力物力,只需要時常進行運營即可,無須投入過多的建設資金。也為博物館的宣傳節省了開支,十分適合新時期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工作開展。
四、結束語
綜上,博物館管理人員在開展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工作時,應當采納先進的思想與觀念,拓展博物館宣傳教育功能,讓廣大人民群眾真正的走進博物館。博物館管理者應當從參觀者的需求出發,將博物館的陳列展覽進行優化,結合當地的文化習俗,發揮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功能,還可以定期舉辦科普性質的講座,充分的擴充宣傳教育的途徑。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豐富他們的文化生活,推動文化的交流,促使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明.談如何有效開展博物館的宣傳教育工作[J].東方企業文化,2018(S1):97.
[2]王瑜.淺談如何做好博物館宣傳教育工作[J].引文版:教育科學,2016:79.
[3]劉樂.新時代博物館如何做好宣傳教育工作[J].現代經濟信息,2018(04):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