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錦
摘要:戲曲藝術是我國文化的瑰寶之一,隨著時代的發展,戲曲藝術與時俱進將戲曲舞臺表演藝術發揮得淋漓盡致。戲曲表演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融合了眾多的藝術,在戲曲表演中主要突出地分為塑造人物形象、展現戲曲的故事情節以及在情感上打動觀眾三個方面,戲曲身段表演在其中都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通過動作的細節可以表現出人物的理以及特點,使故事情節更加完整以及情感表達更清晰。另外,在戲曲表演藝術中身段的表演是演員們的基本功,將自己的每個動作和亮相更加符合現實生活中的動態,表現出較強的音律感和美感,為觀眾們提供更好的觀賞體驗。
關鍵詞:戲曲;戲曲身段的表現;身段表現的特征;身段的作用
一、戲曲身段表演的表現
戲曲身段表演最直接的表現就是能夠給觀眾帶來直觀視覺感受,通過視覺的直接關系傳送出去引起觀眾的共鳴,而且戲曲身段表演能夠在舞臺上真真切切地將人物的特征表現出來,其的主要來源還是模仿于生活。例如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的行為依賴于特定的物體和環境,就像穿衣服就要有穿衣服的形體動作,跑步就有跑步的動作姿態,吃飯就有吃飯的舉止行為等一系列生活常態的動作舉止。這種行為及行為所依賴的物體以及所處的環境之間的關系都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放在戲曲舞臺表演中來說,舞臺上可能不像我們現實生活中那樣樣樣俱全,也沒有那么足夠的位置空間,所以戲曲舞臺上想表現出這樣的活態動作那就這就必須依靠演員的形體動作來進行詮釋表現,從而使觀眾憑借自己的想象來假設客觀環境和物體的位置一種結合性理解。
通過戲曲演員在舞臺上利用虛擬的行為將觀眾從現實生活引入藝術舞臺的世界中去。以舞臺為例,演員在扮演某個劇中角色時,舞臺上并不是存在所有的實體,劇中環境并不一定就存在,而是需要通過演員借用一些簡單的輔助工具,比如騎馬、爬山、吃飯、喝酒等等,就必須依靠演員用肢體語言的某個特定的部分表示整個物體。比如在表演中演員手中拿的船槳表示現實生活中的劃船,表演者通過利用身段和手中的船槳做往前劃槳的動作,接著再往后劃槳,并且通過站立在船頭的形似動作,演員前后搖擺顛簸的感覺,這就能給觀眾帶來一定的想象空間,仿佛身臨其境使其擬造出一個真實的意境。再比如表演者在表演騎馬的時候,運用騎馬相關的身段動作配合手中握著的馬鞭、揮著手中的馬鞭或者用手勒馬的行為,將騎馬的動作表現出來,這都給觀眾一種他正在騎馬的感覺。演員通過一系列的身段動作,使得觀眾依靠表演者的各種身段行為的表演來感知和了解戲曲表演過程中發生的故事情節和劇種人物的心理活動。通過身段表演來吸引觀眾注意力,將身段的表現寫生化地寫意化給予戲曲起到了錦上添花的藝術效果。
二、身段的表現特征
戲曲老藝術家們通過在長期的舞臺實踐中,通過刻苦學習,細心揣摩,不斷探討創出了許多豐富的身段動作藝術,這對于戲曲舞臺上演員的身段表演有一定的導向和基礎做出了卓越的藝術貢獻。畢竟我國戲曲是一種十分獨特的藝術形式,它有著一套成熟的且適宜它表演程式,戲曲演員的出場、亮相、臺步、一招一式、一舉一動等接近生活實態的動作,是以夸張美飾的、富有韻律感、有層次藝術感且融于在音樂節奏中的身段動作形態來體現。我們可以形象的用一句話來表現戲曲身段“未聞其聲可先見其形”,這里的這個“形”指的就是戲曲演員在表演人物是所展示出來的形體肢體語言動作。如“四功五法”的“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等。當然,戲曲是一門多元化的綜合體藝術,它身段并不是孤立的,而且身段對于它來言可謂是表演程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戲曲舞臺表演過程中。戲曲身段動作的編排與運用,它主要的表現是演員通過劇情要求、人物性格、環境特征等出發,身段在表現戲曲特定情景中人物的情節、意境、情感、神態、風姿風貌等藝術展現形式。都是依據身段的動律美感與形體美感在韻化之中,使得多層次的表現,達到完美結合、高度統一,才能塑造出細膩可感、形美情真的藝術形象。
身段在表現舞臺演出人物特征時,主要離不開導演以及演員的設計,然而身段在設計舞臺形體動作時,演員通常要注意兩個方面,一是藝術畢竟源于生活,所以在設計過程中,必須來源于體生活,要以生活當中的真實動作為基礎,再根據劇中人物角色的性格、年齡、身份等特點加以選擇;二是雖然藝術源于生活但必須高于生活,所在設計的時候不能把生活當中隨便的什么動作都搬上舞臺,而要從紛繁的生活動作中加以認真終者的選擇、嚴格的提煉,使之成為符合劇本規定情境的、符合定要劇本所擬定的角色個性的動作。
戲曲身段和其他藝術的表現形式相比,戲曲身段還具有更加和身典型化的生活含義,是其他藝術所不具備的。我們可以通過戲曲身段在舞臺上的表現形式來看,就在戲曲身段的居中的臺步就要分好幾種,青衣臺步、花旦臺步、老旦臺步、武旦作,閨門旦臺步、刀馬旦臺步等等,它根據人物身份的不同,出場、上并下場及在舞臺表演過程中的臺步也不同,身段它都很好地把人物特征表現出來。
三、戲曲身段的作用表現
戲曲身段表演在戲曲舞臺表演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連接演員與劇種中人物最為有效的媒介,然而戲曲演員在舞臺表演之前,通過身段的形式來展現戲曲藝術的彰顯力,演員要對劇中所扮演的角色進行充分的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了解劇本劇情的來龍去脈,使的所飾演的人物可以生動展示在觀眾面前。演員通過身段這一固有的藝術效應的表演形式來塑造形象,在表演時演員在戲曲人物特有鮮明的人物特性,演員在接觸人物時,要理智地對所演的人物做出科學的、客觀的評價,設身處地地重溫和體驗思想感情。例如:青衣端莊,花旦嬌媚,老生莊嚴,武生正派,花臉剛直,小丑陰險等等。演員要依據戲曲行當的特性對人物進行塑造,通過這特有固定因素,在了解多種行當的情況下努力做到同中央異,分析出人物間的不同之處,對人物專有的特性進行細致的描述,就可以做到與飾演人物統一。通過身段表演將作品展示給觀眾,使得表演效果凸顯得更加淋漓盡致。展示情節使其實,演員的身段表演就是現實生活的縮影。中未達到更高的水平在身段表演中,使得觀眾與演員之間產生共鳴的藝術作用。
戲曲的身段表演,對情節的發展趨向它能起到一定的預見性,例引觀眾,向觀眾展示故事的前因后果,從而起到的傳送劇本所要表現得藝術內容。身段表演對演員的見解,將人物性格淋漓盡致的展示給觀眾,通過身段表演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使故事情節,所以說戲曲中形體動作和身段是不能脫離劇本作品要求的,不能為了表演而表演,而必須在劇本作品所要求的人物形象里生活、劇本所擬定的環境中展現。演員外部形體動作和身段設計最終檢驗的標準是它們是否襯托于戲曲舞臺作品表現之中和作品塑造的形象。如果形體表演設計與作品要求相違背,那一定是失敗、且是立體沒意義的創作。
從身段的作用表現來說,無論是為了唱還是為了演,最終都是為了表現劇本作品服務的。因此在通過身段形體表演創作中一定要緊扣作品主題,圍繞表現作品來進行外部形體動作和身段的設計,才能很好地襯托、表現作品。
四、結語
戲曲的表演藝術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其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和鮮明的生活特征,戲曲身段的表現通過特征和作用,都能很好地將戲曲的身段藝術展現出來,它始終是戲曲表演藝術中刻畫人物、表現人物情緒的重要手段。作為新一代從事戲曲藝術事業的演員來說,要弄明白戲曲身段在舞臺表演藝術中的價值所在,兢兢業業、勤奮刻苦,加強戲曲理論知識學習,加強手、眼、身、法、步等技巧的基本功訓練,達到能夠形兼具備地塑造和刻畫人物,滿足人民群眾的審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