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
[摘 要]目前,“一校多區型”辦學模式已經被高職院校廣泛應用,但是增加了固定資產管理的難度。對此,筆者將簡單闡述“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分析固定資產管理的創新機理,最后探究資產管理的方式,以期優化“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與效果,推動高職院校穩定發展,為相關人員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 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
[中圖分類號]G718.5
1 前 言
“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是在具有獨立、單一法人的前提下,由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校園構成,并且在地理位置方面并不相連。常見的“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存在三種不同的構成形式,即合并擴展型、自我擴展型、合并重組型。無論以哪一種形式建立“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均需要做好固定資產管理工作,為高職院校的長久發展奠定基礎。
2 “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問題分析
2.1 體制方面的問題
“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資產產權不清晰的現象。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中所實行的固定資產管理體制,存在諸多難點問題、根本問題,雖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已經規定了院校的法人地位,但是高職院校在資產方面的管理權、所有權,本質依然歸國家所有,高職院校并沒有獨立處理的權利。高職院校的固定資產具有非價值化、商品化的國家資產特征,導致院校中大部分固定資產要素無法實現合并與處理,不能實現固定資產原有的價值。不僅如此,高職院校后勤的社會化愈加明顯,導致固定資產產權更加模糊,尤其對于“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而言,在建立初期將教學儀器、校舍建設等作為固定資產配置的重點,所以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忽視清理合并的工作。長此以往,會出現賬賬、賬物不符的現象,無法實現固定資產管理的目的。
2.2 制度方面的問題
“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管理權責不明確的問題。在“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對于規定資產的管理,要么一直采用傳統單一的管理制度,要么正處于新制度的建立中,未設置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形成了相對分散的管理現狀,各個部門在固定資產的管理中還存在重復、交叉與漏洞、空白的現象。由于管理權責不明確,一旦發生管理問題則會出現各部門相互扯皮、推諉等不良行為,甚至無法避免固定資產重復購置的問題。在“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中,經常會采用一部門多職能的方式完成機構設置,強化部門的精簡性特征。受這一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固定資產管理劃分不科學的現象,有的歸后勤部門管理、有的歸綜合部門管理、有的歸黨政部門管理,而不同部門的管理重點差異,直接影響固定資產管理的質量與效果。[1]
2.3 觀念方面的問題
“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管理效率意識淡薄的問題。具體而言,“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中所包含的固定資產數量較大、種類較多,應該加大對管理工作的重視,但是經過長期發展中教育部門經常會為院校無償提供資產,即高職院校并不需要承擔固定資產投資的風險,即院校(法人)也不會出現虧損現象,從實驗室人員、院校教職工到財務管理人員,都存在明顯的意識薄弱問題,在使用固定資產期間不懂得對其進行保護,常常會出現損壞等問題,需要院校向上級部門提出固定資產的需求。簡言之,“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浪費嚴重、利用率低的問題,無法在根本上實現固定資產管理的目標。
3 “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創新機理
3.1 發展是第一要義
在唯物歷史觀中“發展是第一要義”是其中重要的科學論斷之一。在“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長久發展中,必須將發展作為各項工作的基準與主題,同時把質量作為考量教育效益的重要因素,并以此進行固定資產管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強化管理效果。實際上,“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固定資產管理,實際上服務于院校的科研工作、教學工作,保證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因此在關注產出效益的同時,還應該重視院校的綜合效益,關注人才在能力方面的全面發展。長期的發展中,“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總體規模在不斷增加,校區數量也在逐漸提升,如果不能給予固定資產合理的管理,將會影響院校的科研質量、教學效果等。對此,在新時代背景下高校應該積極提高固定資產管理方式的科學性,深化內部的改革工作,實現固定資產的優化配置,推動“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穩定發展。[2]
3.2 以人為本
科學發展觀是社會發展的產物,其核心思想即以人為本,屬于“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中固定資產管理的歸宿、目的。將以人為本的思想應用在具體工作中,即院校從教職工、學生的利益角度出發,為院校謀發展、為人才營造和諧的環境。就“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固定資產管理來說,其具有工作雜、項目多、攤子大的特點,要求管理者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理論知識,所以高職院校應該構建完善的任用機制、人才選拔機制,基于培養、引進、培訓等方式,提高固定資產管理隊伍的綜合能力。以此種方式為前提,能夠在“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中營造良好的管理氛圍、生活環境,進而在實現固定資產管理目標的同時實現管理人員的價值、訴求,激發其工作的創造性、積極性,進而不斷強化固定資產的管理效果。
3.3 可持續發展
新社會時期的發展中“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必須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路線。具體來說,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即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而在踐行這部分思想理念的過程中,“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應該將長久發展、協調發展、整體發展作為立足點。對于“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中的固定資產而言,為了能夠將可持續發展落實在管理工作中,除了要時刻關注固定資產的整體性、完成性,還應該重視教育系統的整體性、環境和諧性,提高教育、人、資產之間生態鏈的健全程度。在規定資產管理的過程中,“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堅持可持續發展政策,必須掌握核心的價值取向,在制訂教育發展計劃時實現對短期性、功利性的規避,充分展現發展規劃、資產管理的協調性、全面性以及可持續性。[3]
3.4 統籌兼顧
統籌兼顧實際上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內容之一,其中彰顯出了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要求。為了能夠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管理人員必須將統籌兼顧的思想應用在其中,正確認識各種不同類型固定資產之間的關系并進行妥善處理,在統籌全局、總覽全局的基礎上實現重點突破、著力推進。通過對各種固定資產的協調,充分調動其中的一切因素,同時根據特定原則的指導實現固定資產使用、配置。通常情況下,“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對固定資產統籌兼顧的原則主要包括:其一,以使用價值最大化為主。院校重視對固定資產實物形態的管理,維持資產自身的使用價值,充分對固定資產的運用方式進行考量。其二,以使用效率最大化為輔。也就是說,院校應該使用最少的固定資產完成最多的工作量,提高規定資產的利用率,為“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發展奠定基礎。
4 “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的實踐探究
4.1 創新固定資產管理制度
院校應該明確崗位責任權限:其一,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應該建立“統一領導、權責清晰”的管理制度,針對“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中對固定資產的需求,如采購、維護、驗收、轉讓、折舊等,實現對固定資產的精細化管理。其二,對于固定資產中相對貴重的設備與儀器,應該管理制度進行可行性研究,校方領導進行意見匯總、融合,提高貴重設備與儀器管理方式的可行性。其三,加強固定資產產權登記以及賬務處理,即“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應該建立固定資產管理檔案,便于實現對固定資產流失、分配的監管。將上述方式應用在“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的管理中,可以打破傳統單一的管理方式,彌補管理制度方面的不足,便于院校管理人員掌握固定資產的情況,提高決策的科學性與可行性。
4.2 創新固定資產管理辦法
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單純人工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固定資產管理的需求,所以“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需要積極創新固定資產管理的方式,將互聯網技術應用在工作中。目前,“一校多區型”將其作為基礎進行固定資產管理,可以將以往靜態管理模式轉變為動態管理模式。具體“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在推進固定資產管理期間,將所有與之相關的信息輸入管理軟件的數據庫中,便于管理人員隨時進行查詢、修改、統計、驗收等工作,保證固定資產信息的精準性,減少人工管理中數據記錄誤差的問題。另外,固定資產的丟失、報廢以及轉出的申請,也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實現,并強化對固定資產管理的實時監控、事后監督力度,逐漸形成全新的信息化固定資產管理模式,全面提高“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關于固定資產管理辦法的科學性和先進性。[4]
4.3 強化管理人員節儉意識
“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應該重視對教職工、管理人員的培訓與教育,使其能夠認識到固定資產管理的必要性,強化其在工作、使用中的節儉意識。以此為基礎,“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規定資產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減少損壞、丟失等不良現象的出現,充分發揮了固定資產在教學、科研中的作用,最大程度強化固定資產管理的效果與作用。久而久之,“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中會形成固定資產管理的和諧氛圍,提高固定資產的利用率和分配率,管理人員履行自身的職責與義務,為“一校多區型”高職院校的發展貢獻力量。
5 結 論
綜上所述,“一校多區型”需要基于恰當的創新機理優化固定資產管理方式,提高固定資產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在這一前提下,完善了固定資產管理的制度、方法,同時強化了管理人員的節儉意識,從根本上提高了固定資產管理的質量與效果,彌補了以往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因此,將文章中的方式應用在實際管理中,具有較強的可行性與必要性。
參考文獻:
[1]程余偉.高職院校資產公司績效考核體系構建研究——以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智庫時代,2019(5):144-145.
[2]朱泓,朱忠貴.基于他物權的混合所有制高職院校國有資產管理問題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31):44-48.
[3]喻輝,尚燕.巧用虛擬庫解決高職院校實訓室固定資產管理中的特殊問題[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8):194.
[4]黃盈盈.提高資產管理水平 推動辦學效益提升——淺談高職院校固定資產管理[J].會計師,2017(6):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