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梅婷
民生檔案是記錄行政部門行使職權、人民群眾維護自身權益的原始憑證,是檔案成員中最復雜的,涉及多個行政部門的基礎數據,同時又是利用頻率最高的最貼近民生工作的,面對快速增長的新數據,它需要更規范、更系統、更科學地創新管理模式。區塊鏈技術是大數據時代的一道突破口,能為紛繁龐大的數據提供更安全和更便捷的解決方案。自面世以來就特別被政府部門所關注,未來可能廣泛應用于部門業務流程和公共服務的各個場景,給身份認定、憑證管理、數據存儲等方面帶來創新。把區塊鏈技術引入到民生檔案中,有望為民生檔案現有的管理模式和服務水平帶來新的變革。本文將從區塊鏈技術的定義和優勢方面分析,探討它在民生檔案中的開發和利用。
一、民生檔案數字化
民生檔案包括公共服務、教育衛生、社會保障、民主政治、國企轉制、房屋土地六大類型,與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是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原始憑證。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民生檔案管理和檔案服務越來越難以滿足群眾日常的利用需求。特別是大數據時代的來臨,互聯網技術日新月異,電腦、手機全民普及,民生檔案對內面臨著工作量激增、人手不足的難題,對外面臨著如何提高安全性和便捷性的雙重壓力。毫無疑問,民生檔案數字化處理將會成為緩解這兩大壓力的唯一有效途徑,但基于民生檔案的復雜性,數字化的民生檔案將會遇上以下三個問題。
1.孤島式管理的兼容問題。六大類型民生檔案分屬不同部門管理,即使相同部門的同類檔案很多也是各自為政,互不通用。例如個人衛生醫療檔案,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檢查數據、診療結果等基本互不承認。還有經常使用的學籍檔案、社保檔案、房產檔案等,查閱不同的檔案要到不同的部門申請利用,這種不兼容的孤島式的檔案管理系統,給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帶來諸多不便。在行政管理上,由于不兼容的檔案管理系統,在收集各自檔案時,一些基本數據如個人身份信息等,將無可避免的重復核對、審查、錄入,造成資源的浪費。
2.集中式存儲的安全問題。現行的民生檔案一般都由紙質檔案和電子檔案同時歸檔存儲,即便這樣,按照檔案集中管理的原則,紙質等實物檔案一旦遇到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等,有集體覆滅的潛在危險;而電子檔案則有更大機率遇到黑客的惡意攻擊、篡改,甚至竊取。而且,在保管檔案的部門里,除了授權使用者外,其他人根本無法對檔案進行監管,人為造假、刪改等操作無法避免。最常見的例子就是人事檔案中的個人履歷、獎懲等情況,由于缺少監管和有效跟蹤,真偽難以考證。
3.“公私不分”的權限問題。民生檔案之所以受到群眾的廣泛關注和重視,與它作為官方唯一憑證,具有法律效力密不可分。由于它的權威性,檔案中幾乎攬括個人生老病死、成長履歷、資產財富等關鍵信息。隨著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人們保護自身私隱的意識越發強烈,以往簡單的管理模式可能會逐漸引發各類社會矛盾。規范管理民生檔案權限問題迫在眉睫。換句話說,民生檔案既屬“公”,也屬“私”,在未來的管理和服務上,需要注意到合理保護個人隱私,又能給政府部門最大的監督管理權。
二、區塊鏈技術的定義和優勢
1.區塊鏈技術的定義。區塊鏈技術源于虛擬貨幣——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是一種不依賴中央機構發行的加密貨幣,而是通過整個P2P網絡節點的分布式數據庫來確認、驗證和交易。區塊鏈技術是基于分布式共識機制、非對稱加密技術、點對點傳輸協議以及腳本代碼系統等技術集成創新而形成的具有去中心化特征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范式。從定義看出,區塊鏈技術不是一種單一的技術,而是由多種技術以新結構整合在一起,通過去中心化的方式共同維護一個數據庫的技術方案。區塊鏈分為公有鏈、許可鏈、私有鏈和聯盟鏈。公有鏈是任何節點都可以加入并查看鏈中所有信息,許可鏈則只允許授權節點加入,查看信息受權限制約。多個機構共同運行維護管理的許可鏈稱為聯盟鏈,所有節點歸某一機構所有的許可鏈即私有鏈。理論上,把區塊鏈技術引入到民生檔案建設中,就是建立一個去中心化、可追溯、共同維護、權限清晰的創新的數據庫技術方案。
2.區塊鏈技術的優勢。區塊鏈技術創新的設計方案,賦予它在民生檔案數字化的開發和利用中有以下優勢:①分布式的安全性。區塊鏈技術的基本特征是去中心化,不依賴中央處理節點來實現分布式記錄、數據存儲和更新。系統中的數據沒有集中式的管理,而是由每個節點共同維護,每次進行數據更新都需要網絡中其他用戶的允許。在傳統的網絡中,攻擊中央處理器會破壞整個系統,而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中,電子數據不再集中存放,而是加密存放在一個個節點里,當個別節點受到黑客攻擊或出現硬件故障,其他節點會繼續運行。鑒于民生檔案涉及多部門的特點,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記錄、儲存方式能更好地解決各部門之間、以及部門內部信息不兼容的問題,能夠讓檔案主管部門、檔案生成部門、檔案保管機構都參與到檔案的更新與維護中,“形成一個分布的、受監督的檔案登記網絡。”分布式管理還能減少的重復信息的錄入和核查,減輕了檔案人員的工作量,提高了檔案管理效率,有利于逐步擺脫民生檔案現行“雙軌制”的保存方式,逐步實現真正的數字化管理。
②重建信用體系。基于區塊鏈技術不可篡改性與可追溯性的優勢,有利于民生檔案實現全過程管理,即把管理向前延伸到初生階段。區塊鏈網絡使用開源程序,支持多用戶參與,數據記錄被整個網絡節點審查和追溯。同時整合了數字簽名、時間戳和數字摘要三大防偽技術,在保障檔案真實性上有了創新性突破,信息一旦驗證通過后,它在區塊鏈中將被永久存儲并且不可更改,為此數據的穩定性與可靠性極高。如果確實需要修改,也只能在鏈上新增修改記錄,原記錄不被覆蓋。引入這些創新的技術后,民生檔案的流程不可逆轉,所有記錄不可篡改,將會重建民生檔案的信用體系,從源頭開始全過程管理,基本杜絕造假現象。
③創新的權限處理方法。在民生檔案中結合區塊鏈公有鏈、私有鏈以及聯盟鏈的靈活設置,運用公鑰和私鑰的加密技術,可以現實對公共網絡加密,對私人網絡公開。只要理清檔案管理部門以及檔案歸屬人的職責,就能從技術上解決權限不清的問題。民生檔案歸屬人通過密鑰自動生成技術,身份驗證③等直接查閱自身檔案信息,不需要經過檔案部門批準審核,全程通過網絡辦理,提高檔案的利用效果,減少行政能耗,更能從根本上解決了“公、私”問題。
三、結語
未來可期,隨著5G技術的逐步推廣和應用,網絡速度和技術的飛躍發展將會成為推進區塊鏈技術成熟運用的催化劑,民生檔案這個最受群眾關注、利用最為廣泛的檔案類別更應抓住這一機遇率先建立起自己的行業標準、運算法則等,以應對龐大的基礎數據和新增數據。2016年,國家檔案局印發了《全國檔案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要求民生檔案的公共服務能力。在區塊鏈的技術下,檔案管理部門不再是傳統的數據存儲中心,民生檔案利用智能合約機制實現檔案自動流轉和歸檔,檔案管理部門可以從煩瑣的整理工作解脫出來,在融合后的大數據檔案中,把工作重點向數據分析和利用,實現檔案管理部門的轉型升級。
(作者單位: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