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姜峰 耿志山
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新時代工會開展勞動競賽內容和形式也在與時俱進, 工會積極創新活動理念,圍繞企業中心任務,將勞動競賽融入到企業市場、科研、生產、安全、服務等實際工作中,不僅僅是貫徹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更是工會促進企業發展、履行工會建設職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從目前開展勞動競賽工作創新的重點、舉措和實施保障三個方面入手,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的探討和分析。
一、勞動競賽工作創新的重點分析
1.工會所開展的技術競賽活動對職工參與創新起了很好的調動作用。技術競賽的活動能夠使得職工很好的發揮聰明才智,構建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對職工參與大練兵活動的積極性起到了很好的調動作用,工會每年至少舉辦技工技能大賽至少兩次,這樣才能推動活動的開展,調動職工的技術專研的熱情,能夠促使企業加快培養大批的優秀品質和高超技藝的技術人才,并且對關鍵公眾和關鍵崗位的帶頭人發揮其應用的作用。
2.通過組織開展各類競賽活動、小組討論等形式讓員工就工作發展、技術創新暢所欲言,找準切入口,實現創新活動領域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同頻共振”。與此同時,還可以就企業重點項目或者工程,組織各類技術攻關、技術比武與崗位練兵活動。對每次在比賽中獲勝的技工,要給予一定的優勝技工的獎勵,這樣才能通過選拔賽,使得企業更大范圍的前期群眾性的練兵活動。為職工營造出人人學習技術、人人崗位自學成才的氛圍,進一步確立“全員學習、全程學習、終身學習”的理念。
3.工會可以組織開展“技術攻關”大比拼活動,將參加的職工分成若干小組,對平時生產、施工過程中碰到的疑難雜癥進行公開問診。通過大競賽活動來實施企業的經濟技術創新工作,推動生產、施工、技術任務高質高效高豐收。要做技術攻關大比拼活動,要做好以下三點。首先,抓好競賽基礎。工會要對技術比賽的活動進行有計劃地開展和組織,就生產施工等技術難點設計勞動大比拼活動內容。比如圍繞生產施工、技術服務等方面遇到的難題,舉辦以“四比四創”為主題的勞動大比拼活動,即比進度、比質量、比安全、比形象,創產值、創精品、創效益、創文明。其次,要重視活動的推廣與宣傳。活動正式啟動時要做好宣傳動員工作,通過“四抓四統一”強化管理成效。“四抓四統一”指的是抓建立競賽組織、抓制訂競賽措施、抓資源合理配置、抓競賽服務到位,做到大比拼活動有人負責牽頭、組織;施工及技術方案措施能進一步優化,能與工程和項目的實際相結合;人財物各類資源絲毫不浪費,全部用在刀刃上。再其次,還要將勞動大比拼活動與日常生產、施工、服務管理相互結合,日常的各項工作與“大比拼活動”相協調,確保考核有依據,目標明晰透徹;做到活動各分會場情況和現場辦公相協調,確保現場秩序良好,應急得當;做到生產、施工調度和勞動大比拼機構辦公相協調,確保協作有效,安排得當;做到生產、施工、技術服務驗收、考核和勞動大比拼活動評比結果相協調,確保勞動大比拼活動結果公正公開。
二、工會落實勞動競賽工作的創新舉措
1.理念創新。伴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市場競爭環境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企業管理層要與時俱進,創新管理理念,突出經濟技術創新。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中贏取自己的發展空間,才會不斷產生新技術、新產品和新服務,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腳跟。理念創新的根本在于經濟技術創新意識在整個企業中的宣貫程度,在于是否有一個適合創新的人文環境與氛圍。評判一個企業是否具有足夠的實力,更多的是看企業員工的精氣神,是否具有創新意識。只有朝氣蓬勃的團隊才可以提供與企業發展相適應和所需要的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因此,對于企業來說確立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十分重要。每個人的潛力都是巨大的,只是需要被挖掘和被激發,同時還要有一個好的平臺,讓員工可以實現自我價值的同時為企業發展添磚加瓦。在這一過程中,工會組織勞動競賽活動不僅學會用人、挖掘人,還能通過樹榜樣、表彰先進來營造比學趕幫超的氛圍,帶動整體進步,而且還要通過組織開展各種活動全面激發職工在經濟技術創新過程中主觀能動性,增強員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營造具有感召力和親和力的人文環境。勞動競賽要注意與時俱進,其實一種群眾性和創造性的勞動,能夠推動企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在經濟體制已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勞動競賽的內涵、功能等都在發生變化,他已經不再是一般性的群眾生產活動,而是努力向著開發智力型的創新方向發展。
2.機制創新。好的競爭和激勵機制有助于全面激發和調動廣大職工參與經濟技術創新的積極性,有助于增強企業活力和凝聚力。所以,企業在開展勞動競賽活動中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鼓勵、保持創新的制度舉措,另一方面要從各個方面保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尤其是職工的首創精神,要予以充分鼓勵,尊重職工的勞動成果,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通過盡可能地發揮職工主觀能動性,促進企業經濟技術創新發展。與此同時,在具體實踐中,還要不斷完善科學機制。首先,建立健全管理機制。確定黨政領導負責制,各部門協同參與,黨政工團配合,工會具體牽頭承辦的組織領導體系。其次,建立科學的工作運行機制,包括提建議—定課題—及時鼓勵—設計方案—調研論證—優化方案—實施技改—審評定級—成果獎勵,確保能行之有效。再其次,完善制度保證機制。健全的制度保證機制包括工作部署、成果征集、評價評審、展示發布、獎勵辦法到成果的開發與推廣應用等諸多環節。同時還可設計工作流程圖,確保各個環節都有“參照物”,從而更加規范化、制度化和常態化。
3.工作方法創新。在廣大職工中開展勞動競賽活動,首先要進行創新教育,在思想觀念和意識教育上向廣大職工宣傳創造、創新知識,這有助于挖掘職工潛力,培養創造精神。企業要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培訓活動,尤其是對企業管理層和從事市場、技術開發的工作者。從各方面提升企業員工的知識量,調整知識結構,促進其技術能力、創新能力以及管理能力的全面提升。其次,還要提升企業人員的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與時俱進,制定新形勢下符合市場發展的企業戰略規劃,在企業內部培育合理的競爭機制、激勵機制,營造健康的用人環境,從而促進企業經濟技術創新的發展與進步。
此外,在開展勞動競賽工作中,不能忽視創新活動形式與內容的豐富和多元。比如通過組織開展技術難題研討、招標揭榜攻關、課題研究等活動,面向全體職工征集意見和建議,將合理化建議活動的開展納入勞動競賽的范疇,擴大企業職工參與經濟技術創新活動覆蓋面。充分發揮榜樣和先進人物的示范作用,比如工程師、勞模、管理人員等,壯大企業經濟技術創新工作的中部力量。充分發揮崗位技能及學科帶頭人等其他優秀職工的作用,以點帶面,共同參與工會經濟技術創新活動,帶動工會生產經營目標的最大化實現,轉變傳統的“重體力、輕腦力”思維為“腦體并重”,轉變傳統的“重產量”思維為“重質量”,實現企業范圍生產朝產品開發、科技創新和市場營銷領域發展。
三、工會勞動競賽創新工作的保障
1.強化宣傳,提升創新合力。對工會開展勞動競賽活動的活動內容、形式,評比方式、激勵政策等方面加以宣傳,提高企業領導與廣大員工對活動的認識和理解,使員工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并且得到企業黨政領導的支持,勞動競賽的開展才有了堅實可靠的保障。宣傳工作針對企業黨政領導、各級工會干部、管理技術骨干、一線職工群眾等各個層面,只有這樣,創新和深化勞動競賽工作才能形成合力。
2.強化管理,逐步建立工作機制,為開展勞動競賽活動夯實基礎。要使一項工作能夠可持續地進行,并能不斷地創新深化,最基本的是具備領導機制、工作機制、獎勵機制和考核機制等一套完善的機制,才能將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競賽機制建設和完善要堅持開展活動與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相結合、與基層單位實際情況相結合的原則,只有樹立起為生產經營中心和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才能使各項機制日趨完善、日趨合理。強化勞動競賽機制建設,要在不斷總結經驗、查找不足,堅持和延續有效做法,不斷改進提升,規范工作程序和流程的同時,研究創新競賽的方式方法,探索競賽新思路,推動勞動競賽活動蓬勃開展。
3.強化激勵,充分肯定員工價值。活動獎勵采取精神和物質鼓勵相結合的原則,使員工的榮譽與取得的業績,獲得到的獎勵與作出的貢獻相適應,強化員工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在競賽活動中及時表彰涌現出來的模范員工、先進集體、優秀合理化建議和技術創新成果,不斷引導員工弘揚勞模精神,發揮榜樣力量,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氛圍,以此激勵員工為在為企業建功立業的事業中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天津中油渤星工程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