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莎
摘 要: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鮮明特征。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高要求的發展方式和發展模式,是“以人為本”、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高效率實現路徑。成都正在高質量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國家中心城市,據此對杭州市高質量發展的相關經驗做法進行了梳理,對成都市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效率的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質量發展;成都;啟示
中圖分類號:F2 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05
1 基本概況
杭州市是浙江省省會和經濟、文化、科教中心、長三角中心城市,重要的風景旅游城市,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市轄上城、下城、江干、拱墅、西湖、濱江、蕭山、余杭、富陽、臨安10個區,建德1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全市總面積16596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8000平方千米。2018年末,杭州市常住人口980.6萬人,戶籍人口7741萬人,常住人口密度為5909人/平方千米。2018年,杭州市GDP達13509億元,比上年增長67%;人均GDP達140180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3:338:639,達到發達國家平均水平;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434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508元;同比增長91%,連續八年保持8%以上增幅。
2 主要經驗
2.1 依托水系,塑造大氣開放的城市氣質和城市靈性
杭州市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充分開發、利用、打造區域的現狀水系,結合京杭大運河、西湖、錢塘江等水系資源,適時、順勢調整城市發展方向,城市發展歷經運河時代、西湖時代,再到錢塘江時代的跨越,城市總體輪廓不斷東擴,城市發展框架不斷拉大,城市發展空間不斷拓展。杭州市堅持“城市東擴、旅游西進、沿江開發、跨江發展”的空間策略,大力實施“擁江發展”戰略,打造以“錢塘江為軸線,一江春水穿城過”的城市空間形態,將生態理念融入水系打造和城市規劃布局中,推動了生態、歷史、人文、畫意的完美融合,城市建設既突出了生態自然之美,又彰顯出豐厚歷史文化底蘊,形成了“人城產”的示范范本,更有效塑造了杭州市作為世界名城的大氣開放和精致靈性。
2.2 產業為基,構建高質量的現代產業體系
杭州市確立了信息產業萬億級產業集群,文化創意、旅游休閑、金融服務、健康、時尚、高端裝備制造六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均為資源環境消耗低、產品附加值高、經濟效益好的高質高效的現代產業。以特色小鎮建設作為承載產業發展的重要空間平臺,特色小鎮在聚集支撐全市未來發展的七大產業的同時,還兼顧茶葉、絲綢、黃酒、青瓷等歷史經典產業,強調發展新興產業,也不遺棄傳統優勢產業。重視體制機制建設,特色小鎮實施“寬進嚴出、動態管理、期權激勵和追懲制”,形成“能進能出”的競爭激勵機制,如實行事前競爭申報、事中考核動態調整、事后獎懲機制,對考核不合格的特色小鎮,以約談整改或強令退出等方式對其進行懲罰,有效保證了特色小鎮的建設質量。強調大企業大集團對產業發展的帶動作用,注重跨國公司、跨國集團的培育,以大企業大集團為引領,引導其價值鏈外包體系建設,推動其與中小企業間產業鏈合作,提高產業質量和效率。
2.3 活化空間,提高城市空間使用質量和效益
杭州市通過實施老城區提質更新、城中村有機更新、舊工業區改造更新、地下空間高效利用、郊區村莊有機治理以及低端污染工業騰退等對存量空間進行優化,推動城市有機更新,提升城市要素集聚能力,促進城市品質提升。如武林廣場通過地鐵武林廣場站和配套地下空間的整體打造,迎來提升發展、重塑輝煌的契機;以拆除違建、改造危舊房、整治立面、治理河道、配套公共設施、挖掘文化底蘊等多方舉措,將青芝塢改造成一條以旅游業為主,集餐飲、茶館、購物于一體的西湖休閑特色街區。在合理利用有限的增量空間方面,則是通過優先向戰略平臺、創新空間集聚,優先向大江東、城西科創等重點地區傾斜,優先向綠地、居住、公共服務等民生項目傾斜,優先安排在軌道站點周邊500米范圍等多種舉措提升城市可拓展開發的土地使用質效,增強對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支撐。
2.4 重視人才,集聚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
杭州市歷來重視人才的發展,秉承“人才興則杭州市興,人才強則杭州市強”的發展理念,出臺杭州市“人才新政27條”和人才“若干意見22條”,探索市場化人才評價機制,試水市場化人才管理服務機制等,可以說,杭州人才工作領先國內同類城市。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環境下,杭州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構建形成了阿里系、高校系、浙商系、海歸系的多元創新人才體系,以“新四軍”為代表的創業人才大量集聚,為培育新產品、新技術和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重視國內外一流院校的建設,加快打造國內外頂尖級人才的培育基地,如提出西湖大學、湖畔大學、達摩院建設,西湖大學由馬化騰、王健林、吳亞軍等企業家投資,由原清華副校長施一公擔任校長,旨在打造代表中國實力的高水平研究型民辦大學,湖畔大學由柳傳志、馬云、馮侖、郭廣昌、史玉柱等9位企業家和著名學者共同發起創辦,力爭成為高級企業家的培育基地,達摩院由馬云投資,阿里巴巴CEO 張劍鋒擔任院長,力爭成為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愿景為驅動力的研究院。
2.5 以人為本,形成高品質宜人宜居城市環境
杭州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將這種發展理念切實融入城市規劃、建設和打造中,塑造出宜人宜居宜業的城市環境。如通過注重水系及水系景觀打造,在塑造城市氣質和城市靈性的同時,也是充分體現滿足居民休閑、觀賞和娛樂之需。注重保護和弘揚區域優秀傳統文化,保護文化遺存和歷史遺跡,傳承有價值的傳統民俗和文化習俗,如夢想小鎮在建設過程中,其倉前老街保留歷史風貌,再進一步打造成為創業大街。強化文化資源開發利用,通過文物建筑、工業遺產、傳統村落、大遺址等的保護修繕和展示利用,建設創意社區、特色博物館、藝術館,如夢棲小鎮利用老廠房改建國際會議中心、利用老糧倉改建創意中心等。建設歷史文化資源展示區,塑造開放、大氣、寬容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彰顯文化特色,優化人文環境,發揮文化的凝聚力,助推生活品質之城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