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胃炎應用個性化護理的臨床護理效果。方法:選擇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據(jù)護理實施計劃不同分組,對兩組的胃痛癥狀改善情況及護理效果進行對比。結(jié)果:觀察組經(jīng)護理后胃痛發(fā)作頻率降低至(2.15±0.47)次/周,持續(xù)時間縮短至(1.13±0.07)h,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95.65%(44/4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43%(37/46)(P<0.05)。結(jié)論:個性化護理可根據(jù)慢性胃炎患者的疾病特征制定護理方案,護理措施全面,有助于糾正患者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排解長期治療下的負面情緒,改善胃痛癥狀效果顯著,護理效果好。
【關鍵詞】 慢性胃炎;個性化護理;應用價值
Application of personalized ca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Zhang Qian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Jini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Jining, Shandong 272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 of personalized nursing for chronic gastritis. Methods: A total of 92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were enroll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groups of nursing implementation plans, the improvement of gastric pain symptoms and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frequency of gastric pai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decreased to (2.15±0.47) times/w, and the duration was shortened to (1.13±0.07)h,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95.65% (44/46)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0.43% (37/46)) (P<0.05). Conclusion: Personalized nursing can develop a nursing plan based on the disease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gastritis.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measures can help correct the poor diet and living habits of patients, elimin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under long-term treatment, improve the symptoms of stomach pain, and have good nursing effect.
[Key words]Chronic gastritis;Personalized nursing;Application value
慢性胃炎為胃黏膜慢性炎癥,是消化道疾病中的常見病和高發(fā)病,其發(fā)病率居于所有胃病的第一位,且與性別、年齡等因素存在相關性。慢性胃炎的病因較為復雜,病程長,患者受疾病困擾長達幾年甚至幾十年,存在嘔吐、上腹隱痛、噯氣、反酸、食欲不振等癥狀,病情反復,生活質(zhì)量不高。慢性胃炎在治療中以藥物保守治療為主,而通過高效、科學的護理指導可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環(huán)境,提高患者的康復效率[1]。在個性化護理中,護理人員會根據(jù)每位患者綜合評估情況制定相適應的護理計劃,使患者的整套護理流程與疾病和護理需求相配套,加強患者院內(nèi)的風險管理,提高護理依從性,避免胃炎的反復發(fā)作,促進治療效果和預后效果的提升[2]。本文將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患者作為案例,對照分析開展不同護理措施下的護理效果差異,分析個性化護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實施措施及應用價值,提高臨床慢性胃炎的整體護理水平。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92例慢性胃炎患者,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3.96±3.81)歲,病程1~7年,平均病程(3.61±0.72)年,有男性54例,女性38例。將92例患者根據(jù)護理實施計劃不同分組,常規(guī)護理為對照組,個性化護理為觀察組,每組各有患者46例,兩組一般資料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僅實施常規(guī)護理,建立病例檔案,遵醫(yī)囑下開展給藥、病情監(jiān)測、病房巡視等護理,要求患者合理飲食,為患者提供疑惑解答,如實記錄護理日志。
觀察組患者給予個性化護理,分別開展病情評估、健康宣教、心理指導、飲食管理、用藥護理及生活指導。1)病情評估。慢性患者在入住病房后接受專職護理,進行一對一護理指導。護理人員對患者基本情況、臨床癥狀、既往病等進行記錄,搜集整理患者各項檢查結(jié)果并歸檔分析,組織科室護理小組集中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性分析,評估患者護理期間的風險點,制定護理計劃,做好護理風險把控[3]。2)健康宣教。對疾病缺乏了解或存在誤解等是各類慢性病患者的普遍特征,護理人員在治療和護理計劃制定完成后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宣教,就慢性胃炎的病因、病理變化、治療方法、藥物使用方法、不良反應等信息均與患者進行詳細的說明,耐心解答患者的各種疑問[4]。使患者和家屬對整個治療護理的流程和目的有較為準確的了解,充分了解病情和發(fā)展趨勢,理解并配合醫(yī)護人員。同時,護理人員可通過制作視頻、音頻、畫冊等加強宣傳力度,針對不同年齡、文化程度的患者都有相應的健康宣教方案[5]。3)心理指導。一般情況下,受慢性胃炎反復發(fā)作的困擾,許多患者對疾病治療缺乏信心,在生理不適影響下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情緒。護理人員在入院時即開展心理狀態(tài)評估,隨著治療的推進定期進行評估,將患者的情緒變化作為護理方案調(diào)整的重要依據(jù)之一,關注患者心理和精神健康,積極鼓勵患者,在護理中告知患者情緒放松的方法,引導患者參與到醫(yī)院的活動鍛煉中,在與病友的溝通交流中相互鼓勵打氣[6]。4)飲食管理。慢性胃炎患者在發(fā)病后多出現(xiàn)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癥狀,護理人員在患者的飲食安排上以清淡易消化為主[7]。在飲食上盡可能接近患者的飲食喜好,合理分配每日攝取的碳水化合物、能量、蛋白質(zhì)等,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保障患者康復期間的營養(yǎng)需求。同時,根據(jù)每位患者的檢查結(jié)果合理補充維生素和微量元素[8]。5)用藥護理,護理人員要根據(jù)患者的過敏史、基礎病、年齡、體質(zhì)量等情況調(diào)整用藥劑量和給藥方式,嚴格遵循用藥禁忌,確保用藥安全,密切關注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表現(xiàn),做好干預處理和記錄[9]。6)生活指導,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養(yǎng)成健康科學的生活習慣,做到早睡早起的作息時間,保持每日的充足睡眠,定期進行活動鍛煉,糾正患者不良習慣,做到健康生活[10]。
1.3?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7.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行χ2檢驗;計量資料表示為(±s),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兩組護理后胃痛癥狀改善情況的比較
采集統(tǒng)計92例患者在不同護理方案下的胃痛癥狀改善情況的差異,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經(jīng)護理后胃痛發(fā)作頻率降低至(4.25±1.07)次/周,持續(xù)時間縮短至(2.03±0.22)h;觀察組胃痛發(fā)作頻率降低至(2.15±0.47)次/周,持續(xù)時間縮短至(1.13±0.07)h。觀察組胃痛改善程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2?兩組護理效果評價的比較
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評價情況,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95.65%(44/4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43%(37/46)(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詳見表1。
3?討論
近年來,我國慢性胃炎的發(fā)病率始終不斷攀升,其中接受過胃鏡檢查的患者約80%為慢性胃炎患者,患病后出現(xiàn)的惡心、反胃、反酸、噯氣、消化不良甚至胃出血等癥狀給患者的生活工作帶來較大的痛苦,生活質(zhì)量較差。在對慢性胃炎的病因分析中發(fā)現(xiàn),臨床普遍認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和遺傳為主要因素,同時與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也存在相關性,男性的患病風險高于女性,年齡越大其發(fā)病率也越高。在慢性胃炎的治療護理中,僅通過常規(guī)的病情監(jiān)測、用藥指導及簡短交流等無法切實有效地推進慢性胃炎患者的康復進程,護理內(nèi)容缺乏針對性,難以滿足臨床的護理需求。個性化護理的基本特點即為護理工作的針對性,根據(jù)患者的實際需求開展護理工作,結(jié)合實際情況靈活調(diào)整,使護理工作具有互動性、科學性的優(yōu)勢。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經(jīng)護理后胃痛發(fā)作頻率降低至(2.15±0.47)次/周,持續(xù)時間縮短至(1.13±0.07)h,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護理總有效率95.65%(44/4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0.43%(37/46)(P<0.05),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個性化護理中醫(yī)護人員幫助患者更為準確深入地了解病情和發(fā)展趨勢,對整個治療過程有所了解,明確護理配合要點和注意事項,使患者也主動積極參與到護理工作中,減少對疾病的恐懼感。通過多種措施的護理干預,護理人員準確了解每位患者的病情情況,在評估后有側(cè)重點地進行護理干預和優(yōu)化,考慮患者的感受和顧慮,使護理環(huán)節(jié)具有人文關愛,拉近護患距離,對于營造溫馨、和諧的護理環(huán)境也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個性化護理可根據(jù)慢性胃炎患者的疾病特征制定護理方案,護理措施全面,有助于糾正患者不良飲食、生活習慣,排解長期治療下的負面情緒,改善胃痛癥狀效果顯著,護理效果好。個性化護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具有較好的適用性,應用價值高。
參考文獻
[1] 徐佳美.綜合護理對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3(49):117.
[2] 王義.綜合護理對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8,16(34):238-239.
[3] 杜麗絨,李新梅.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潰瘍患者的優(yōu)質(zhì)護理干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8,22(20):42-44.
[4] 肖麗英,陳素玲,鄒毅玲.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8,08(19):118-121.
[5] 鄭玉華.護理干預在慢性胃炎及胃潰瘍患者中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78):293,297.
[6] 董華.個性化護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8,12(18):172-173.
[7] 夏薇.個性化護理在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名醫(yī),2018,(07):121,123.
[8] 柯淑芳.個性化護理對胃病患者疼痛緩解的應用效果[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8,29(11):1847-1848.
[9] 王珍玲,殷瑩.健康教育干預應用于慢性胃炎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8,09(01):177-178.
[10]張美丹.個性化護理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醫(yī)療裝備,2017,30(2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