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毅
摘 要:物理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物理現象無論在現實生活還是高科技領域里都無處不在,學好物理對促進社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學好物理就必須改變以前教學方式,應加強學生動手探究能力使物理教育回歸自然。物理中的許多定律規律都是經實驗總結得知,實驗還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探究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本的學科,其基本概念與定理的掌握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之上的,實驗是重要的研究方法與學習方法。但長期以來受應試教學觀的影響,很多教師并不重視實驗教學,認為實驗費時費力,倒不如讓學生直接背誦實驗,掌握實驗結果。
新課程改革對實驗教學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更加關注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實驗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能獨立地完成知識內容表中所列的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使用儀器,會觀察、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對結論進行分析和評價;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制定解決方案;能運用已學過的物理理論、實驗方法和實驗儀器去處理問題,包括簡單的設計性實驗。”這為我們的物理實驗教學指明了教學方向,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要高度重視實驗教學,精心設計多種實驗,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一、因材施教是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前提
(一)要充分了解學情,了解學生的個性。通過教學實踐可知,學生都比較喜歡教師的鼓勵與表揚,正面的贊美比對學生負面的諷刺挖苦效果更加明顯。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對表現好的同學及時進行表揚,對平時表現差,但是在某個具體的問題上表現好的同學也要及時表揚,盡可能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物理學習的過程中來,也能夠構建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構建民主、活潑的教學氛圍。
(二)要了解學生的認知基礎。學生接觸物理較晚,而且許多物理內容對學生而言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在剛剛學習物理知識的時候,肯定在認識上有一個落差,這無疑是不利于學生較快進行物理學習的。教師為了減少學生學習物理的障礙,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更多地接觸生活中與物理有關的知識,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的例子,提煉出物理課上的相關觀點,這樣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才會有所降低,而且能夠讓學生真正實現有效學習物理的目標。
二、小組合作,激活課堂
正所謂:“人多力量大。”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地調動班級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促使每個學生均參與到小組的溝通、交流和討論中,并且各自發表意見和看法,這有利于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反之,如果學生僅僅進行個體的自主學習,那么學生的學習思維就會受到極大地限制,無法產生學習的靈感。因此,在開展初中物理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學習的方式。另外,在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與學生間均要秉承平等的態度來參與討論,針對某個物理現象或者問題來進行互相討論,同時鼓勵每個學生發表自己對于問題的看法,從而促使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有所收獲,物理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并且在不斷的溝通和交流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被充分地調動起來,學習熱情也會高漲。
例如,在講解“摩擦起電”部分教學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然后要求學生開展自主實驗探究,并要為學生設計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問題:用干布來摩擦塑料膜后,塑料膜對于紙屑會產生什么作用?用干布分別摩擦兩塊塑料膜,并將摩擦后的兩塊塑料膜相互靠近,這時候會出現什么現象?通過學生激烈的探討后,他們自行得出“同種電荷相斥,異種電荷相吸”以及“摩擦后的物體帶電”等結論。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興趣的激發,也使學生的觀察和實際動手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注重方法教授,運用新的教學手段
物理知識同數學知識類似,在解決一系列的問題的時候是有著規范的方法的,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還應該教會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正是新課改中所注重的“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在學生掌握了學習方法之后,學習的效率才能夠上去。
初中物理主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運用物理規律解決生活中簡單物理現象的能力以及科學嚴謹的求知態度。學習初中物理一定要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做到提綱挈領;還要講究活學活用,不能只是拘泥于課本的解題方法,要做到發散思維,對于教材要做到能夠進得去,也要能夠出得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教師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用更加簡潔的科學語言,講述課本知識,由表及里,絲絲入扣步步推進教學,逐漸推動學生知識的積累,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
四、合理運用多媒體優化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逐漸的走進了人的生活,近年來,也滲透到了教育領域中。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以具有趣味性的圖片、文字或者是視頻動畫的形式將物理知識呈獻給學生。學生面對這樣新穎的教學形式會充滿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驅使之下會全神貫注的聽課,通過多媒體再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將抽象難懂的物理知識變得簡單化和直觀化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吸收。
總之,實驗教學使學生學會學習,開發智力,活躍思維,同時教師也要突破課堂與教材的限制,盡可能開發和設計新的物理實驗,從“教實驗”轉變為用“實驗教”,以創新的心態去面對未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