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多元文化是人類社會在發展進程中,隨著社會結構的不斷復雜化,人際交往的日益頻繁化,信息流通范圍的擴大化而生的產物,也是事物發展多樣性的必然結果。因此,本文在立足大學英語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關于多元文化環境下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策略改革展開探討。
【關鍵詞】多元文化環境;英語教學;語言文化;策略改革
【作者簡介】叢月香(1981.02-),天津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英語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天津英華國際學校英語教師。
引言
所謂的多元文化,實際上是在越來越發達的信息社會中,根據社會的表現,以及人們生活的需求與變化,從而提出來的。其主要表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的更新與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新文化的產生,外來文化的進入與影響,本文化的自主發展等等,這些都是現代復雜的社會結構背景下,從而形成的。對于不同的文化而言,它們都服務著社會的不同方面,并對社會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在現在的社會中,便形成了多元文化環境。所謂的語言文化教學,它實際上包括兩個部分的內容,既包括語言教學的內容,又包括文化教學的內容。在現在的學校教育中,能夠運用語言文化教學一詞的學科教學,基本上都是語言類學科。而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學校語言學科教學中,也涉及到了不同的語言教學。而其中英語學科,則是其中受眾面積最廣,課程歷史最為悠久。因此,現在的英語課程教學中,如何立足多元文化的環境這一大背景前提下,從而展開對學生的語言文化教學,則是需要英語教師認真思考和探究的問題。
一、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現狀
在大學生英語學習中,英語教師希望在立足多元文化環境,對學生的課程教學找到合適的改革策略,就需要知道在大學中的英語課程設置現狀,為后續的工作做好準備。對于我國大學英語課程設置而言,普遍分為兩類,一類是英語專業學生課程,一類是非英語專業學生課程。下面,將從這兩個角度,來簡要分析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現狀。
一方面,從專業學生角度看。在現在的大學校園中,都能夠看到外語系的學生,而其中外語系的學生十成有九成是學習英語。對于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來說,專業學生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受到具有十分大的難度,并且英語專業的學生,還需要進行專四專八的考級,英語課程也是他們主要的學習科目。
另一方面,從非專業學生角度看。相對于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非英語專業的學生的英語課程學習主要是以公共課的形式出現,并且是以大班授課的形式展開。所謂的大班授課,實際上就是將不同專業的學生都放到一個能夠容納200人左右的教室里,從而由英語專業的教師兼職進行授課。這種授課形式,給學生講授的都是最為基礎的內容,但是效果卻并不是非常好。
二、大學英語課程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英語教師而言,教師想要實現更好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效果,就需要知道在現在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當然,這些問題可能是學生自身引起的,也可能是教師自己所造成的,但無論是哪一種,教師想要切實推動學生的發展,就需要找出這些問題,并在日后的課程教學中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來推動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的發展。
首先,從教師的角度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對于大學的英語教師來說,無論是針對專業學生教學還是非專業學生教學,因為教師認為,學生已經是一個成年人了,而英語課程也是學生所熟知的課程,所以在學習上,應該要形成自己的自覺性,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所選擇的教學方式,就比較單一和直接,從而影響了整體課堂的學習氛圍,不利于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感受與理解。除此之外,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整個教學環節里,教師與學生之間互動較少。課程教學應該是雙方進行知識聯動的行為,而不是單個人的獨角戲。在現在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大學教師喜歡讓學生之間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程的表演與回報,但是卻很少于學生就課堂中的某一個知識點展開探討。這樣一來,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無法感知到學生存在的知識盲區,也無法對學生的學習提供專業的指導,從而不利于學生自身的成長與發展。
其次,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生在進行英語課程學習的過程中個,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對于英語專業學生來說,他們在進行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學習狀態比較疲憊。對于專業學生來說,英語課程并不是一門簡單又容易掌握的課程內容。作為專業課程,到了大學,會將其中的內容進行具體的細化,從而學生的學習難度就會得到極大的提高,自然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就感覺到十分的疲憊。而對于非專業學生來說,他們自己本身并不重視英語課程。非專業學生進行英語課程學習的時候,是以大班授課的形式呈現,所以教師沒有辦法關注到每一個同學。而對于學生來說,他們有著自己的專業課程學習任務,自然英語課程便被學生往后排了,這樣不僅不能夠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進一步發展,而且還會造成學生英語水平的停滯不前。
三、多元文化環境對于英語教學的影響
對于大學英語教學來說,受到多元文化環境的影響,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立足多元文化環境,對學生展開課程教學,就需要知道多元文化環境,對現在的英語課程教學來說到底形成了怎樣的影響,從而才能夠找到合適的措施,推動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首先,多元文化環境,對于英語課程教學的影響之一,便是翻譯教學在課堂上的應用。所謂的翻譯教學,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會讓學生通過翻譯的方式去掌握相應的詞匯、句型等相關的英語學習知識。而其中所采用的翻譯的方式,實際上就是讓學生將英語轉化成為自己本身的語言表達習慣,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
其次,在多元文化環境的影響下,越來越多高校聘請外教,展開課堂教學活動。對于外教教學來說,其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形成一定的文化思維,并能夠掌握流利的口語表達能力。雖然說這些內容,大學英語教師也能夠給學生進行一定的解釋與傳達。但是相對于外教來說,畢竟自身成長的環境有所不同,因此,外教能夠給學生形成更好的解釋,能夠以更加直接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相應的課程知識內涵。
最后,多元文化環境的影響,還體現在對少數民族學生的教學變化。對于大學校園環境來說,學生都是由五湖四海而來,其中不乏少數民族的學生。對于少數民族學生來說,他們不僅具有漢語言文化的特色,還具有本民族文化的特點,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要考慮到少數民族本身的學習特點,展開相應的課程教學活動,切實體現多元文化的環境對于英語課程教學的影響。
四、多元文化環境下的英語教學
對于現在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來說,多元文化環境這一趨勢可以說是不可逆轉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的時候,為了實現更好的英語語言文化教學,就需要從多元文化環境的角度著手,展開相應的課程教學,來推動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
1.教師需要樹立多元文化意識。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想要立足多元文化環境對學生展開課程教學,教師自己就需要樹立多元文化意識。所謂的多元文化意識,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正式授課之前,要了解什么是多元文化,并要切實知道多元文化中西方文化與東方文化之間的區別。因此,為了切實做好這一點,教師需要充實自己對于多元文化方面內容的理解。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先對多元文化的定義形成一定的了解,在了解與掌握之后,教師在尋找一些具體的教學案例進行觀看,通過觀看的過程中,從而形成一定自我認識,促進教師多元文化意識的形成,從而為構建更好的英語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2.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想要在課程的教學,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來體現多元文化課堂教學,就需要加強教師的專業發展,從而推動英語語言文化課堂的形成。但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加強教師專業的發展。其中加強教師專業的發展,不僅要求教師自身要通過一定的渠道進行自我專業的提升,而且學校方面還需要通過一定的教學方式,來讓教師之間進行交流,以此來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具體來說,教師自己多參與學校組織的交流與專業活動,并在交流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參與度,從而豐富自己的教學能力,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發展。
3.運用多媒體進行授課。在大學英語教師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實現多元文化環境下的英語課程教學。對于現在的學校課程教學媒介來說,多媒體可以說是重要的教學方式。教師在運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大眾傳媒,讓學生進行網絡上的英語朗讀,從而通過這種形式來提升學生的英語朗讀水平。除此之外,同時適當把一些有關英美歷史文化、民族特色文化等影像資料納入教學。在賞析完影像作品后,安排時間讓學生閱讀相關英文原著資料,兩相對比,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兩種不同介質的文化藝術的表現方式和不同民族的文化內涵。
4.綜合選擇教材。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在教學的時候,還需要綜合選擇課堂教學的教材。在大學英語教材編寫的時候, 希望把近期涉及到國外國內、有代表性的多元文化內容或相關事件編寫進去,特別是與我國民族多元文化相關的內容,同時也應考慮教材所適用的民族學生群體,根據其民族特點來編寫有關多元文化的章節。
五、結語
總而言之,多元文化已經融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與人們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教師要跟上時代步伐,勇于做教學改革的開拓者和踐行者,把多元文化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學和學生實際相結合,以提高大學英語的教學成效,培養出新形勢下的合格英語人才,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濤.多元文化環境下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策略改革[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9):90-90.
[2]許敏.多元文化環境下英語語言文化教學策略改革[J].文學教育(上),2018,No.442(08):185-185.
[3]羅懿.多元文化視野下的高職英語課程與教學探究[J].英語教師, 2016,16(13):51-53.
[4]張楚.多元文化教育視域下林語堂《開明英文讀本》教科書研究[D].洛陽師范學院,2017.
[5]王菲菲.英語專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發展性調查研究[D].揚州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