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高專學校多年來為社會提供各種技能型人才,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對完善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體系,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本文分析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現狀,并對分級教學在高職高專中的具體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教學;針對性教學
【作者簡介】朱雪芹(1975.11-),女,漢族,云南保山人,保山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
引言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英語的應用范圍已經覆蓋了各行各業,高職高專學校加強學生的英語教育已經迫在眉睫,將分級教學模式運用于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中,能實現教育效果最大化,全面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水平。
一、高職高專英語現狀
1.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缺乏針對性。學校在學生入學后缺乏對學生英語水平了解,且高職高專中的文化課程所占的比例較低,導致了高職英語教學缺乏針對性的教學現象的出現。對教育資源沒有進行合理的運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英語學習。高職高專中的英語教學內容主要是以學生的平均水平為基礎進行制定的,因而導致了在當前教學中英語水平較高的同學沒有學習更多英語知識的機會,水平較低的同學又無法跟隨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學習。建立有針對性的英語教學模式是完成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的重點,能對教學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2.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效果不明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增加對學生水平的了解,進行教學方案的調節的過程耗時較長,在原本就不多的英語教學時長中已經耗費了大半的時間,在后續的教育過程中對內容進行調整后,再對學生進行教育為時已晚,因此高職高專的英語教學效果不甚明顯;除此之外,在高職高專中,教師和學生在對英語教育的認知上存在一定偏差,他們認為高職高專中主要以掌握技術操作為主,英語教學無法為日后工作帶來幫助,因此降低了對高職高專英語教學和學習的要求,英語教學的強度和管理力度難以滿足要求,導致了高職高專英語教學效果不明顯。
二、分級教學在高職高專中的具體應用
1.分級教學對象的劃分。分級教學對象的劃分是進行分級教學的基礎,在學生入學之初就對學生進行英語水平的考核,并迅速完成對學生的分級,可以有效減少對學生的分級時間,在分級教學的后續過程中取得實質性的進展。本小節從以下兩點對分級教學對象的劃分進行介紹,第一,重視學生個體差異。在入學時的英語摸底考試中涉及英語的筆試階段和聽力階段,在分級教學對象劃分時,應綜合考慮學生在英語中的不足之處,不可單純憑借考試成績一概而論,應在高職高專學生英語水平的欠缺處進行具體處置,從而完善分級對象的劃分;第二,做好對學生的思想疏導,高職高專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上較為敏感,在分級對象劃分時,要對其心理進行良好疏導,避免形成心理陰影,應向其明確分級教學不是對學生個人的否定,只是提升其英語水平采取的必要性教學措施。
2.教學內容的選擇。高職高專英語分級教學內容的制定是緊跟劃分分級教學對象后的流程。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切實對分級對象的英語水平進行良好的分析,形成具有明確代表性的等級概念,并據其進行教學內容的確定。確定教學內容主要有以下兩點需要注意:第一,英語聽力水平。對高職高專學生的英語教學主要以靈活應用為主要目標,因此在英語聽力水平教學內容的確定上應該“因材施教”,對學生的英語聽力的教學內容具體制定;第二,英語口語能力。該能力是建立在熟練掌握語法和單詞的基礎上進行的,是高職高專英語分級教學的重點內容,加強學生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的教學,才能在實質上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水平。
3.考核學生水平。在進行學生分級教學后,應根據教學的進展進行教學分級學生的調整,在教學過程中明確學生的分級階層的具體高度,通過以下幾點對高職高專學生的考核進行探討:第一,實時考核。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對學生在分級教學中的具體表現進行掌握,并在分級教學的過程中經常對學生進行英語聽力和英語筆試的考核,在學生到達下一個分級教學點時,調整期教學內容;第二,在分級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鼓勵,避免其產生消極的學習情緒,引導學生建立學習目標,督促學生學習,檢測學生的學習成果,營造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三、結論
綜上所述,在高職高專中運用分級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初期英語水平為基礎進行的,在高職高專的英語教育中,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成果。這種教學模式是實現對學生進行良好的英語教育的有效方式,能激勵學生提升英語水平,為日后的崗位工作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翟琳琳.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下高職高專英語分級教學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23):18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