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 要:本文從編譯角度介紹了筆者對高職院校網頁新聞翻譯的幾點看法,包括理論背景、新聞編譯實踐和結語三部分。
關鍵詞:編譯;高職院校;網頁新聞
一、理論背景
(一)編譯
編譯是翻譯的一種形式與方法。編譯者“集翻譯與編輯于一身,不僅要求有較強的外語閱讀能力、有關的專業知識以及分析和綜合的能力,做到吃透原作的內容,掌握它的要領;還要求能用另一種語言忠實而又通順地把它再現出來(中國翻譯詞典45)”。
新聞編譯產生于了解異域真實聲音的客觀需求,以新聞文本為載體,經由特定傳媒機構組織,通過翻譯人員的加工,“將原語文化信息轉換成譯語文化信息以滿足讀者特定需求(黃忠廉78)”,實現意義在不同文化意識形態體系之間的解讀和傳遞。
(二)校園新聞文體特點
高職院校網頁新聞作為一種特殊的新聞類型,既有新聞題材的一般特征,又有其自身的特性。其資深特性主要表現在:文化性,高職院校網站新聞是其進行外宣的主要方式之一,其目的是向讀者提供高職院校相關信息,展示高校文化、學風、辦學特點等等(馬陽陽9);教育性,鐵錚在《中國教育報》上曾表示:“與社會新聞網相比,高校新聞網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具有高品位性、教育性、學術性、權威性的特點。”(鐵錚10)。
二、高職院校網頁新聞漢譯英中的編譯
(一)標題編譯
新聞標題作為新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則新聞給人的“第一印象”。首先,新聞標題英譯時一定要涵蓋漢語標題的所有內容。其次,標題英譯應盡量簡練并言之有物,省略掉漢語中一些口號詞語的翻譯。
原文:我院學生圓滿完成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70周年多國海軍活動志愿服務工作
譯文:SFTC students served Chinese PLA Navys 70th Anniversary Event
此漢語新聞標題中“志愿服務工作”用一個英語單詞“serve”表示,簡明扼要。
(二)詞語編譯
校園網站新聞詞匯中,有大量“新聞詞語”,這些詞語用在報刊中,在特定的上下文限制下,常帶有新聞文體的特色(劉宓慶 18)。而英譯高職院校網站新聞的首要原則是準確,要選擇最能表達這個意思的最恰當詞匯。
例:
原文:山東外貿職業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
譯文:Director of SFTCs Office of International Programs
這個詞語的難點在于“國際交流與合作處”,一般情況下看到這個詞語,很容易想到的翻譯是“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Cooperation”,但結合學院實際情況,山東外貿職業學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處除了負責交流與合作外,還負責其他對外計劃和活動安排,根據《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program一詞是“a set of related measures, events, or activities with a particular long-term aim”,符合這一語境,因此采用“program”。在翻譯“處”時,采用了“office”一詞,而沒有用“department”,《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對“office”一詞的解釋是:“a room, department or building used to provide a particular service”;對“department”一詞的解釋是: “a division of a large organization such as a government, university, business or shop, dealing with a specific subject, commodity or area of activity”。對比可知,“department”更側重于表示大學的系部,而“office”則表示“提供某項服務的地方”,因此用“office”來翻譯更為恰當。
三、結語
高職院校新聞的翻譯要求譯者對所譯文本有很好的駕馭能力,并且還要對文本所涉及的其他方面的知識有所了解。在編譯過程中,譯者須在忠于原文的基礎上,避免過度自由翻譯。因此,在高職院校新聞翻譯的過程中,譯者既應考慮英漢語言、文化差異以及目標受眾的閱讀習慣,又要抓住新聞的實質,最終用符合目的語規范的語言來表達原文信息。
參考文獻:
[1]Mencher,Melvin. News Story Reporting and Writing [M].Wm.C.Brown Communications. Inc.,1994: 49
[2]黃忠廉.變譯理論[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 2002: 78.
[3]劉宓慶.文體與翻譯[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2: 17.
[4]馬陽陽.中國高校新聞網頁翻譯實踐報告——以天津大學英文新聞網頁為例[D]. 2017:9.
[5]鐵錚.大學新聞網:如何讓我更喜歡你[N].《中國教育報》,2007-03-06(10).
[6]新牛津英漢雙解大詞典[Z].上海:上海外與教育出版社, 2007.
[7]中國翻譯詞典[Z].武漢: 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