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玲
摘 要:高效課堂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班級是實施這一工程的基本單位。相對教學班而言,班主任的宣傳培訓、組織指導、跟蹤調研等主導作用是教學改革的基本保障。為此,班主任也必須具有相應的素養和品質。
關鍵詞:教學改革;班主任;主導作用;素養品質
高效課堂建設不能只盯著課堂作文章,要正確處理好課內課外、教師學生、備課上課等一系列關系。高效課堂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體師生在課堂內外的密切協作,充分發揮團隊作用。需要克服任何形式的人自為戰,堅決杜絕一盤散沙式的一哄而上。班主任就是這個系統工程的組織者,處于課堂教學改革的核心地位。歸納起來,在高效課堂建設中班主任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文面。
一、宣傳培訓作用
改革是對舊有的思想和作法的反思和破除,是對新事物的探索和推行,是一個除舊布新的過程。思想上習慣于定勢思維、行為上適應固定模式的人們,要忍痛割愛、重新理解和實踐新思想、新措施,這在本質上是一個否定自我的認識提高過程。要實現這一改革過程,必須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動員,爭取廣大群眾的理解與支持。同時通過推廣培訓,使人們接受新思想、理解新理念、掌握新方法,進而積極參與到改革中來。
課堂教學改革也不例外。傳統的習以為常的教法和學法已經在廣大師生的思想世界根深蒂固,需要明確予以揚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作為新的事物,需要學習和理解,進而心悅誠服地接受和應用。這就需要不遺余力地宣傳和培訓,才能實現師生的頭腦革命,為高效課堂建設打下思想基礎。這一過程肯定會觸及人們意識深處的惰性,肯定會受到阻力,沒有耐心的宣傳和培訓是不可能實現的。
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決定著教學改革的成敗。當學校的高效課堂建設校本方案確定后,對學生進行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新的學法、新的要求的宣傳和培訓,是至關重要的。而對學生的宣傳和培訓工作,毫無疑問是班主任的工作,因此,班主任的宣傳培訓是高效課堂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例如,各種課堂教學的模式有其共同的思路,實為探究性學習的基本特征: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訓練性。學生對課堂教學中這四個要素的知情和理解,是其發揮主體作用的重要保證。眾多教改實驗不謀而合的現象,正說明嘗試、自學是學習的基本形式,抓住了學習的本質。“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或“先試后導先練后講”等作為各種高效課堂的共同特征,也只有讓學生充分理解才能自覺主動地參與到探究性學習中來。
二、組織指導作用
高效課堂建設在本質上是課堂教學的改革,思想和理念的革新要靠行動來落實,這里的行動就是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之一就是以學定教,教師的教要服務于學生的學,學法改革是教學改革的主要內容。這一認識,是同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三主”原則相適應的。
綜觀目前國內教改形勢,各種課堂教學操作模式大同小異,都體現著相同的學習思想:自主、合作、探究,這是學生為主體的具體體現。如何實現自主、合作、探究?就需要班主任的組織和指導,而學習小組的建立是最基本的組織工作。
學習小組的建立,科任教師不能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這是在折騰學生。班主任應該集思廣益,普遍聽取各科任教師的意見,綜合學生的基礎、愛好、成績、特長、個性、自學能力等各種因素,通盤考慮,劃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在實際運作過程中,還必須隨時調整,力爭達到學習小組內部人盡其材、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
班主任要指導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學生在短時間內頻繁聚散往往是不可取的,這實際是在折騰學生。合作應有其必要性、探究要體現其價值;合作前一定要自主,要給學生獨立探究的時間。但學生合作也不一定是探究,要防止合作而不探究,或者好學生一言堂,學困生濫竽充數等現象的出現。根據我們的長期觀察,這種持之以恒的組織指導是至關重要的,班主任必須不折不扣地落實。
三、跟蹤調研作用
改革是一項持續存在的過程,高效課堂建設也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它需要不斷發現問題、不斷解決問題,是一個反復探索、完善、提高的過程。就一個教學班而言,其高效課堂建設的成效是通過各科任教師、全體同學的相互作用而實現的,這種合力的科學性和組織化程度決定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效。相對于教學班而言,這種對課堂教學的跟蹤調研,勿庸置疑是班主任工作的題中應有之義。
比如聞名中外的山東杜郎口中學,其“預習展示、反饋達標”的思想及其“三三六”的呈現模式,實質是讓學生嘗試學習,自己學、自己講,上臺當小先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一杜郎口經驗其實就是在長期的摸索、完善、提高的過程中實現的,可以肯定的是,在這一長期實踐過程中,他們的班主任功不可沒。崔其升1997年任該校校長,2003年才開始改革,2006年以后才逐漸見效,這一艱辛的過程其實就是跟蹤調研的歷程、不斷提高的過程。
2010年以來,隴西縣刮起了杜郎口旋風,開始基本上照搬其模式,出現了許多問題。比如學生拿著教輔讀物上課,照搬教材解讀參與討論和上臺講解,這就誤入歧途了。而這一弊端最終還是我們的班主任在跟蹤調研時發現的,并反饋學校進而明令禁止的,由此推動了這一措施的改革逐漸趨向務實。
班主任是班級集體的指導者和組織者,也是各方面教育影響或教育力量的協調者。高效課堂建設對班主任的要求是很高的,不但要有組織、協調的能力,還要有較為深厚的理論素養和淵博的文化知識。要熱愛教育事業,了解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最新動態,要有開展創新性工作的勇氣和品質。唯其如此,班主任才能在高效課堂建設中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