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韓梅
【摘 ? ?要】學前階段是培養幼兒思想品德以及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階段,不過,當前的學前教育卻存在一定的誤區,僅僅重視幼兒智力的發育,而忽視了德育教育,這對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以及性格塑造都是極為不利的,本篇文章將重點探討德育教育在學前教育的滲透現狀以及解決方法,旨在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關鍵詞】學前教育 ?德育教育 ?滲透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02
當前的學前教育,為什么要將德育教育并入重點培養之列,德育教育的具體內容又是什么,在幼兒教育的過程中,又應該注意哪幾方面的問題。上述這幾個問題都是家長以及教育工作者應該清楚明晰的,由此,才能找準突破口,加強幼兒的德育培養。本文具體闡述當前學前教育中德育教育的缺失問題,并提出幾點切實可行的建議。
一、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眾所周知,人類是一種群居動物,社會的和諧發展需要的是高素質的公民共同努力,何謂高素質?即既有一定的學識,同時兼具一定的社會責任感,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人道主義,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同樣也能夠嚴以律己,有自律精神,這對個人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是極為重要的。學前階段的幼兒還是一張白紙,在價值觀的養成以及性格的素養方面還不是很成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這也是要在這個階段加強德育教育的重要原因,另外,當前大多數家庭都是獨生子女,不少家長對孩子是一味的溺愛,只注重智力發育,忽視了德育教育,導致當前年輕一代,性格乖張,任性調皮,大多以自我為中心,沒有大局意識,不論是在今后的學業上,還是就業上,都是極為不利的,故而,要從小加強德育教育,將其滲透到幼兒生活教育的方方面面,促進個人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二、在學前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的具體舉措
(一)加強理論學習
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強化德育的重要舉措。一方面,這個階段的幼兒年齡太小,要讓他們通過自我實踐的方式去感知德育不切實際,故而,開設專門的德育課程至關重要。另一方面,要保證德育課程的高效開展,需要教育工作者采取多種適合于幼兒的教學手段,畢竟,幼兒的自我認識以及自覺性較差,教師要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加強幼兒職業道德,社會公德,文明行為教育,以下幾個方面的開展,是能夠有效提高德育課程的效率。
1.充分結合游戲教學。幼兒都具有愛玩愛動的天性,教師要將他們的這個特性充分利用起來,強化德育教學效果。在給學生們上有關文明行為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小游戲,讓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來判斷教師給出的行為到底是文明的呢,還是不文明的,進一步加強學習的記憶,同時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增強了自主性,這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是很有幫助的,另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上臺演繹一些常見的社會行為,比如,亂扔紙屑,亂涂亂畫,不遵守交通規則等,讓其他同學來判斷,增強學生之間的互動,會使課堂氛圍更融洽,取得的教學效果更為明顯。
2.善用多媒體技術。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逐漸趨于成熟,教師也越來越偏愛于這個輔助工具,它的運用,能夠將死板的知識具象化,生動化,讓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德育教學效果自然得以提高。比如,在給學生們講解愛國主義情感的時候,學生們可能因為年齡原因,難以對這個抽象的概念有一個具體的認知,教師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的視頻播放功能,放映諸如《我的中國心》《義勇軍進行曲》的歌曲視頻,在激昂振奮的音樂里,學生或多或少的都能夠有一個初步的感知,比單純的理論知識講解要強上很多,如果條件允許,也可以讓幼兒觀看有關抗戰的動畫,通過具體的故事情節展現,加強對愛國主義的認識,長此以往,愛國主義情懷自然得以培養。
(二)改變教師的德育教學理念
不少教師認為,德育教育是可有可無的,即使學校開設了相應的課程,教師也僅僅是應付了事,不僅浪費了課時,學生也沒有從課程中學習到相應的知識,得不償失。另外,不少學校根本就沒有專門的德育教學教師,按理來說,學前教學的德育培養是一個重要內容,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專業技能以及知識要點,并不是隨便一個教師就能夠勝任的。上述兩個方面的缺失導致了不容樂觀的德育教學現狀。故而,我們要從上述兩點著手,逐漸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德育教學的重視,在課程內容的講解上面,要融入多種實例,讓學生能夠有一個更為深刻的認識,并鼓勵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多在現實生活中去感知,而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同時多關注有關的時事新聞,這同樣是當代年輕人愛國主義情懷的具體表現。再者,學校要引起重視,聘請專業的德育教學教師,強化德育教學效果,并且可以以多種考核措施,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真正做到讓學生學以致用,舉一反三。
(三)注重學科教學滲透
德育教學是滲透在學前教育的各個階段的,并不是只有在德育課堂上才教授學生有關德育的知識,在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融入德育教育,做到全面滲透。比如,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教師在講解一篇課文時,不能僅僅停留在表面,還要深挖課文中包含的一系列道理,可以是愛國情感,社會道德,職業公德等,充分升華學習的深度和廣度,當然,教師還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中的例子,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另外,德育教育的滲透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堅持在每堂課程上都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德育教育,不管是幾分鐘,或是幾十分鐘,久而久之,自然而然的滲透到學生的思想理念中去,有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
(四)家長引導孩子,加強實踐教學
理論學習只是第一步,切實的踐行相關的學習活動,同樣是德育教學的重要內容。考慮到學前階段的學生年齡問題,家長的參與就至關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不僅要鼓勵學生去觀察和探索,還要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引導學生養成高尚的品德并塑造良好的性格,通過實際生活中的體驗,切實的感受禮讓行人,遵守交通規則,樂于助人等美好品德。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是學前教育的重要內容,學校以及教師要引起重視,開設相關的德育教育課程,在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增強學生的德育培養,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另外,在其他學科的學習過程中,也要加強滲透,通過細水流長的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美德。
參考文獻
[1]武晶.德育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滲透[C]//2017年區域優質教育資源的整合研究研討會成果集.2017.
[2]李雪穎.新時代背景下中學德育教育的創新研究[D].河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