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華
【摘 ? ?要】隨著素質教育改革進一步發展,合作學習教學方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合作學習作為新型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師生之間的交流,對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也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加強對合作學習的研究是小學語文發展需要,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成績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小學語文 ?合作學習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17.052
對于一線的小學語文教師來講,教學方法是極為珍貴的教學資源。只有掌握了正確的教學方法,才能在課堂活動中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課堂教學活動更有意義。合作學習活動,強調學生自主探究與協作學習,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語文教學中,針對教學需求與學生發展需要進行改革,發揮合作學習的作用,會讓小學語文教學更上一層樓。
一、合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
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之前,教師必須先合理地劃分合作學習小組,這是合作學習的前提。
首先,教師在劃分合作學習小組的過程中要充分了解學生實際的學情,包括學生實際的語文水平和學習能力。要想完成這一目標,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充分地觀察學生的課堂表現以及學生作業完成的情況,從而觀察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在了解學生語文水平的過程中不能以某一次的成績為標準,而是應該把每次的考試成績放在一起綜合判定。
其次,在掌握了學生實際的語文水平之后,教師要把學生平均劃分為三個層次。例如,語文成績較好、中等和較差這三個層次。為了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以及為了避免打擊部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教師盡量不要把劃分的層次以及劃分層次的標準告訴給學生。同時,教師在劃分層次的過程中要秉承讓學生共同進步的原則,而不能在劃分層次之后就差別對待學生。
最后,教師要把這三個層次的學生平均分配到每個合作小組。因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一起,有利于碰撞出不同的思維火花。而且,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組內語文水平較高的學生還可以帶動小組討論、學習,從而保證合作學習的效果得以充分發揮。設想一下,如果把語文水平較差的學生都安排在一個小組,不僅不利于小組成員成績的提高,而且會大大降低合作學習的效果。
二、為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問題
在合理劃分合作學習小組之后,教師要為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問題。因為探究性的問題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而且可以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待問題的習慣。但是值得教師注意的是,教師在選擇探究性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幾點:
1.學生現階段的理解能力。教學講究循序漸進,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充分理解教學內容,學生的水平才會逐步上升。所以,教師在選擇探究性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從學生現階段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水平出發,保證學生能夠理解問題,從而進一步地進行探究。避免學生理解不了問題,從而導致探究的積極性下降的現象的發生。
2.現階段的語文教學內容。學生合作學習的內容盡量要與現階段的內容有聯系,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及時鞏固所學,讓學生充分掌握語文教學內容,而且也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3.問題的難易度。教師在選擇探究性問題的過程中盡量選擇難易度適中的問題。過難的問題會浪費學生大量的時間,讓學生產生厭倦感;過簡單的問題不利于達到預期的學生合作學習的效果。
三、引導學生及時反思總結
在學生結束合作學習之后,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及時反思總結。這樣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及時吸收合作學習的成果,另外一方面是為了完善小組合作學習,使合作學習的效果發揮到最好。同時,小學生的主動性較差,所以教師在最初階段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反思總結。
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和小組成員在合作學習中的表現。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參與度、小組協調能力、團隊合作等等角度進行反思。并找出自己與他人的長處和短處,從而揚長補短,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不斷提高自身的能力。
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反思問題探究的成果,是否得出了結論、結論是否正確等等。因為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根本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的語文水平,所以合作學習結束后是否得到了正確的答案是必須要關注的。如果學生合作學習之后沒有得到正確的答案,教師必須要讓學生進一步的反思,為什么會弄錯,哪一步出了錯。
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總結,通過這一次的合作學習自己收獲了哪些東西。另外值得教師注意的是,在學生總結結束后教師也要進行總結,從而讓學生更加清楚認識到自己收獲的東西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學生的語文水平能夠進一步地提升。
四、發揮教師在課堂中的主導作用
在學生展開討論與合作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討論的話題走向,要做好學生話語范圍的有序調控。作為教師要不失時機而又不過多干涉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課堂教學的重點與難點知識在師生共同研討中逐步顯現和掌握。對小組合作活動開展得順利要及時進行表揚;對出現問題的及時指導;對偏離主題和受阻的及時制止或點撥,使其順利開展。這種充分發揮教師在合作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不僅能夠使每位學生都能在課堂上大膽地、盡情地展現自我,又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推理歸納等多種能力,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和創造力得到發掘,培養學生學會合作,互助尊敬的團隊精神。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社會文明快速發展與進步的今天,社會對于當代人才的合作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與技能,有利于小學生更好地開展未來的語文學習,也有利于小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落實合作學習模式,做好教學改革,有利于推動教學的創新。
參考文獻
[1]張斌.《論合作學習及其對學生行為和態度的影響》[J].教育理論與實戰,1999.
[2]鄭生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M].教育評論,2004:104.
[3]譚宏梅.《小組合作學習淺談》[M].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05.
[4]斯萊文著,王坦譯.《合作學習的研究》[M].山東教育科研,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