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杰 邱竹飛 胡和兵



摘 要:開展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評估,對發現旅游景區低碳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指導旅游景區的低碳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該文將PSR模型引入到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從壓力、狀態及響應3個方面,選取18個指標,構建了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建立了評估模型,確定了評估指標、評估標準、指標權重和評估分級,以為定量評價旅游景區低碳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PSR模型;旅游景區;層次分析法;低碳化
中圖分類號 X82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6-0127-03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guide the low carbon development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assessment of the low carbonization level of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timely discover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low carbonization in tourist attractions. How to assess the low carbonization level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s a complicated system engineering.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SR model into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ow carbonization level in tourist attraction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tress,status and response,18 indicators were selected to construct a low-carbonization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for tourist attractions,and an evalu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evaluation criteria,index weights and evaluation grading were determined,which can be us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ourism. This paper could provide reference for low carbon development in tourist attractions.
Key words:PSR model;Tourist attractions;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Low carbonization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經濟大背景下所產生的一種新的旅游形式,是未來旅游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人們追求健康生活和環保旅游的體現。建立低碳旅游景區評估體系,既可為景區碳減排決策的制定提供科學數據,又能為未來低碳旅游景區的發展提供理論指導。針對低碳旅游景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譚錦[1]認為,低碳旅游景區指標體系的構建應進行低碳旅游資源評價、低碳開發評價和低碳旅游認知度評價;吳曉山[2]選取目的地旅游資源環境、旅游企業低碳服務環境、社區及旅游消費者認知度和旅游行政管理這4項大類指標構建了低碳旅游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馬勇[3]等選取低碳旅游目的地吸引物、設施、管理水平以及環境4大指標完成了低碳旅游目的地綜合評價模型樹;李曉琴[4]根據DSR模型,選用低碳經濟指標、低碳環境指標、低碳運營指標、低碳技術指標和低碳管理指標構建了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趙金凌[5]等提出了基于ANP法的低碳景區評價指標體系;朱國興[6]等從資源保護、規劃與設計、低碳景區開發運營、低碳景區管理4個方面構建山岳型景區的低碳旅游評價指標體系 。而本文將PSR模型引入到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中,構建壓力—狀態—響應三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以期為旅游景區的低碳發展提供參考。
1 評估框架
通過PSR模型,在構建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時,應當包括壓力系統、狀態系統和響應系統3個子系統。壓力系統表征人類活動、人口、對景區低碳化水平造成的壓力;狀態系統表征景區低碳化水平現狀,包括環境狀態、運營狀態等;響應指標指社會和個人為提高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而采取的措施,有政策響應、教育響應等。如圖1所示:
2 指標選取原則
要客觀全面衡量旅游景區的低碳化水平,在選取指標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全面性和代表性原則。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是1個整體,選擇指標時,要盡可能全面反映其低碳化水平[4];同時,還應該選取有代表性,獨立性的關鍵指標。
(2)科學性和指標可獲取性。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指標要客觀真實反映低碳旅游的內涵和目標的實現性,指標概念明確清晰,有科學內涵,避免重復和無效的選擇;此外,還要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取性。
(3)系統性和層次性。低碳旅游是1個復雜系統,涉及到經濟、環境、運營、技術、管理等多個方面,評價旅游景區低碳化指標需要考慮各種因素的相互聯系;同時,還要注意各層次間相互協調、動態變化規律,評價指標體系應根據研究內容分成不同層次。
(4)定性與定量原則。為了方便測算和分析,應盡可能采用定量指標來計算,但在現有的條件下,旅游景區低碳化評價的某些要素不能完全通過定量指標來決定,還要選擇定性指標來描述,將定性和定量相結合。
3 評估指標
評價指標的確定是旅游景區低碳化評估的核心,是得到合理有效的評估結果的重要基礎。基于上述PSR模型框架及指標的選取原則,作者從人類活動壓力、人文社會壓力方面選取了7個壓力指標。從景區低碳運營、低碳環境方面選取了7個狀態指標。最后,在政府響應和大眾響應方面選取了4個響應指標,共篩選了18個指標(表1)。
(1)壓力因子:壓力指標主要用于表征人類經濟和社會活動對景區環境造成的影響。本文將壓力指標分為人文社會壓力和人類活動壓力,前者指隨著旅游人口的增長,人口密度的增加對旅游景區低碳化帶來的影響。而人類活動壓力表示交通、住宿、購物、餐飲以及對廢棄物處理等對景區低碳化產生的影響。
(2)狀態因子:主要表征景區碳排放的狀態,包括低碳運營狀態和低碳環境狀態。低碳運營是指旅游企業將低碳理念貫穿于運營的各個環節,通過低碳營銷和景區智能管理等形式,引導和建立低碳消費模式。如景區碳生產力(指單位碳排放所創造的旅游總收入)、景區低碳綠色建筑占比、新能源利用率等。低碳環境狀態一方面關注景區低碳資源稟賦,另一方面強調景區環境質量。環境質量評價因子主要考慮景區空氣質量、地表水質量、噪聲等。
(3)響應因子:表征社會和個人為了提高景區低碳化水平而做出的行動。包括景區為提高低碳化水平而制定相關的政策、措施、管理制度,對低碳旅游的宣傳教育,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培訓體系,以及居民與游客對低碳的關注參與程度等。
4 指標權重的確定
評價指標權重是指各指標在低碳旅游景區建設與運行過程中相對重要程度的數字化顯示。為減少指標權重確定的主觀隨意性,提高權重確定的準確性和客觀性,研究采用專家咨詢的方式進行權重賦值。采用9級標度法給判斷矩陣指標賦值。前者與后者相比同等重要性、稍重要、明顯重要、強烈重要、極端重要分別賦值1、3、5、7、9,上述判斷的中間值分別用2,4,6,8,若相反則相應為上述數值的倒數,即1、1/3、1/5、1/7、1/9。本文采用和積法計算指標權重,計算步驟如下:設判斷矩陣為A=(aij)n·n,首先對A中元素按列歸一化,即求[aij=aijk=1naij(i,j=1,2,...........n)],再將將歸一化后的矩陣的同一行的各列相加,
即[W=i=1naij(i=1,2,......n)],將相加后的向量除以n即得權重向量,即[Wi=Wi/n]。
求出權重后,還需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首先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λmax=1ni=1n(Aw)iwi],然后計算判斷矩陣A的一致性指標(CI,IC):IC=(λmax-n)/(n-1),一致性比率(CR,Rc):Rc=Ic/IR,其中IR為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RI。若CR<0.1,則說明該判斷矩陣具有滿意的一致性;若CR≥0.1,則說明該判斷矩陣一致性較差,需將判斷矩陣重新返回到專家手中,重新比較判斷矩陣中元素并進行標度調整,然后重新進行檢驗,直到結果滿足一致性檢驗為止。本研究中,根據一致性指數公式計算得到判斷矩陣的CI值為0.007,RI值為0.679,CR值為0.01,小于0.1,表明判斷矩陣符合一致性檢驗。
根據各指標在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中的重要程度確定了各指標層的權重(表1)。
5 評估模型
根據構建的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指標體系,對旅游景區的低碳化水平進行綜合評估,綜合評估的模型為:
[S=25i=1nwi·xi]
式中:S為綜合評價值,[xi]為第i項指標的得分值,[wi]為第i項指標的總排序權重(表1),n為評價因子的個數,在本次評價體系中,[n=18]。
在參考李曉琴[4]概念模型的基礎上,依據綜合評價值S,將旅游景區低碳化發展水平劃分為5個等級:低碳準備階段(≦40)、初步低碳階段(40~60)、基本低碳階段(60~80)、中等低碳階段(80~90)、高等低碳階段(90~100)。
6 結語
測度旅游景區的低碳化水平是一項錯綜復雜的系統工程。加上不同區域間自然地理特征的差異,以及波及范圍廣、評價指標不易量化等因素,增加了評估的不確定性。本文引入PSR模型,從壓力、狀態及響應3個方面,選取18個指標,構建了旅游景區低碳化水平評估指標體系,建立了評估模型,確定了評估指標、評估標準、指標權重和評估分級,可為定量評價旅游景區低碳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參考文獻
[1]譚錦,程乾.論低碳旅游景區評價指標體系構建-以四川燕子溝為例[J].經濟研究導刊,2010(11):117-118.
[2]吳曉山.低碳旅游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統計與決策,2011(13):47-49.
[3]馬勇,顏琪,陳小連.低碳旅游目的地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經濟地理,2011,31(4):686-689.
[4]李曉琴,銀元.低碳旅游景區概念模型及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旅游學刊,2012,27(3):84-89.
[5]趙金凌,高峻.基于ANP法的低碳旅游景區評估模型[J].資源科學,2011,33(5):897-904.
[6]朱國興,王金蓮,洪海平,等.山岳型景區低碳旅游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以黃山風景區為例[J].地理研究,2013,32(12):2357-2365.
[7]王越,于曉紅,李衛平.基于PSR模型的包公黃河濕地分區生態健康評[J].內蒙古大學學報,2016,47(3):139-142.
[8]方金生,許楊,路漫其.低碳旅游景區評價模型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15,33(1):101-105.
[9]蔣芩.低碳旅游景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資源與產業,2012,14(5):140-146
[10]李銀昌.低碳旅游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2.
[11]朱飛.旅游景區低碳發展的途徑、模式與測度研究-以南京江心洲為例[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責編:楊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