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紅霞
【關鍵詞】 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教學;學生評價;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4—0107—01
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隨著教學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化及教學實踐的不斷拓展,教學評價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運用靈活有效的評價策略,關注學生的成長與進步,努力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挖掘他們的潛力,才能真正提高農村高中英語的教學質量,從而實現新課程改革的目標。
一、評價要正確
教師做出的評價必須是正確的,這樣學生才會有想再次參與活動的勇氣和繼續努力的信心,只有讓學生體驗到了這一評價,才有可能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如,在英語課堂中,當學生回答不完整或錯誤時,教師千萬別為了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給出錯誤的評價,相反,教師需要立即糾正,但不要說:“No”或“You are wrong!”等負面評價的語言,以免挫傷孩子的積極性。教師可以用“Good, but...” “Can you say it again?”等語言進行鼓勵和糾正。或者,教師可以要求其他同學給予幫助,培養學生的互助和協作能力。正確的評價用語體現了新課改與素質教育的要求,有利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以了解,增強了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評價要有激勵性
激勵性是教學評價的主要功能之一。在農村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注意運用評價激勵功能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在農村中學有許多學生對英語學習不感興趣,認為英語是外國的語言,他們也沒機會到外國去,學習英語用處不大,只會白白浪費時間;加之英語現在是標準化考試,試卷上有A、B、C、D四個選項,可以碰運氣選擇,得分率有時也很高。這些學生認為應該把學英語的大量時間用到物理、化學等其他科目的學習上。對于抱有這種思想的學生與其他的學困生,英語教師應耐心引導他們邁向學習的正軌;對于他們取得的進步,要以賞識的態度來評價,以愛心引導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發現自己在學習上的不足,奮勇拼搏,迎頭趕上。例如,當有的學困生在英語學習中出現興趣不足,學習困惑時,英語教師要以愛心鼓勵他們揚起奮進的風帆,運用“Never mind !Try again! I know you can do it.One more time and you'll get it.”等話語使學生明白教師對他們的關心與激勵,從而使他們的信心大大增強,促使他們形成自主學習能力。
三、評價方式要有多樣性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評價方式如果很單一,學生就會厭倦,不利于學生的發展,但無論教師采取何種形式的評價,都應該注意評價對學生的激勵作用。教師要根據評價結果與學生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充分肯定學生的進步。比如,教師可以通過爬樓梯的評價方式,制作幾個大腳板,并在黑板上畫好樓梯。若組員回答正確,則上爬一個臺階,先到頂樓者為勝利方。
評價的尺度也要多樣化,不要用統一的尺度去評價所有學生,關注每一個學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發展,要注意看對象、看場合,或直言不諱,或委婉含蓄。對學習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評價語言與評價方式,以促進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對于學習好的學生,評價時要鼓勵學生再接再勵,適當運用表揚性的評價用語,對他們多提新要求,如發現他們的缺點和錯誤時,要及時進行批評教育。對于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要以表揚為主,以批評為輔,批評時要注意方式與方法,不能挖苦嘲諷;對于學困生,教師要在平時就與他們多交往、多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評價時要從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入手,以賞識來激勵他們好好學習,發現自己的不足,校正學習方法。
評價時還要注意把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面向全體學生有機結合起來,把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努力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促使學生全面成長。在英語教學實踐中,英語教師要以新課改為指南,以素質教育為宗旨,綜合運用評價的激勵和促學功能,以愛心評價農村學生的成長與進步,構建起他們學好英語的信心,培養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為他們的成長與成才奠定基礎。
課堂教學評價,是以教師的課堂教學為研究對象,依據一定方法和標準,對教與學的過程和效果做出客觀的價值判斷。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英語學科教學的目的及原則,對教學過程和所產生的成果進行定性和定量的測量,進而做出價值判斷,并為學生的發展和教學的改進提供依據。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