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就要從小學生特點出發,在結合教育特點的基礎上來做好創新教育,幫助學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教師也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同時來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目標。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進行了簡要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道德與法治;學生;核心素養
前言:
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做好教材研究工作,在完善教材內容的基礎上來幫助學生把握中心思想,讓學生受到德育與法治教育的影響,從而實現健康發展目標。
1創設生動教學情境,提升學科素養
情境教育就是要從學生的未來發展入手,在做好教育內容調整的基礎上來幫助學生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只有提高教學的直觀性與科學性,才能讓學生受到教材內容的影響,才能滿足學生的心理發展需求,輔助教學工作的開展。所以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中就要教師不僅要提煉出教材中的重點,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思想與行為變化,在保證教育針對性的基礎上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給學生創建出教學情境,不僅可以發揮出教育輔助作用,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轉變學生對道德與法治知識的錯誤看法,實現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目標。如在組織學生學習“親親熱熱一家人”這一內容時,就可以給學生設計出教學活動,在與學生家長溝通的基礎上來開展親子游戲活動,以此來為學生營造出濃郁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完成學習任務。只有讓學生親身感受到親情與友愛之情,才能提高學生的感悟與體驗,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與情感。如在學生學習“歡天喜地過新年”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從引導學生學習春節歷史出發,鼓勵學生手機與春節相關的知識,然后開展民俗活動,讓學生在感受春節氛圍的基礎上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2活用課內教材資源,提高道德認知
對于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來說,在教材編寫上主要是從學生的現實生活上來進行的,通過以學生的身心特點為基礎,在完善主題活動的同時來引入游戲教學內容,不僅將枯燥乏味的知識點活躍的展現在了學生的面前,同時也激發出了學生的學習體驗,實現了圖文并茂的目標,在遵循學生學習規律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邏輯思維。其次,教材主要是借助文字與圖片的形式展現的,所以教師就可以將其轉變成為教學課件的素材,通過創新組織活動,以此來將學生帶入到學習活動中去,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教學實踐上來說,就要從教材思路出發,在掌握學生思想道德現狀的基礎上來完善學生的思維結構,從而挖掘出教材中的重點,將其轉變成為啟發學生思維的素材,實現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的目標。如學生在學習《大家排好隊》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基礎上來給學生設計出不同的教學環節,從而保證教學的循序漸進性。只有確保教學的合理性,才能將學生帶入到學習中去,才能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就要做好教材研究工作,在挖掘教學素材的基礎上來充實教學內容,在組織學生觀看的基礎上來提高學生的道德感悟,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巧用課堂生成資源,強化學科素養
在新課改的影響下,就要做好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開發工作,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基礎上來保證教學的生動性,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學生作為單獨的個體,在學習與生活中會產生出獨特的生活經驗,且在生活環境與學習環境的影響下,在面對相同的問題時也會產生出不同的看法。所以在教學中就要從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出發,在提升學生道德認識的基礎上來激發出學生的感受,幫助學生產生出真實的想法,從而實現生成教學資源的目標。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做好生成資源的匯總工作,借助教師、教材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在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從而培養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感受。
4教師學生平等學習,培養學習意識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開展,新型教學模式逐漸成為了教育中的重點,所以教師就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思想,在做好教育創新的基礎上來確保學生能夠參與到學習中去。在核心素養的影響下,就要清楚認識到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在保證教育開放性的同時來吸引學生的目光。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要充分尊重學生,在促使教師角色轉變的同時來發揮出教育主導者的作用,激發出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教師就要在教學中展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如在組織學生學習“我們一起做”這一內容時,就可以從制作技巧出發,鼓勵學生通過合作來完成手工作品。在學生動手操作中教師也要主動觀察學生,當發現學生制作出現問題時,也要避免直接告訴學生,而是要借助引導的方式來鼓勵學生找出存在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不僅可以實現平等互助的學習模式,同時也可以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到合作的樂趣所在。只有打造出新型的師生關系,才能激發出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才能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教學中教師就要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理念,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引入核心素養內容,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教師的親近感,從而在師生有效合作的基礎上來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結論: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教學改革的影響下就要從小學道德與法治教育優勢出發,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基礎上來轉變學生的思想認識。教師也要做好創新工作,借助科學的手段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姜必勝.道德與法治教學培養核心素養的路徑分析[J].文理導航(上旬),2017 (09):78-79.
[2]朱海蓉.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寧夏教育,2018 (07):95-96.
[3]張崧.在道德與法治學科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中國德育,2017 (15):66-68.
作者簡介:蘭嵐(1971.5-)女,吉林省長春市,漢族,本科,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腰十小學校,中教一級,小學道德與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