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業是學生在課堂或者課后對知識應用和鞏固的一種形式,小學英語教學是學生接觸英語的啟蒙階段,雖然在該階段對學生的教學,主要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但是為了在中學階段更好地學習英語,進行有效的作業設計來鞏固知識點是非常有必要的。筆者在本次研究中,首先論述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業設計弊端,隨后對如何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英語作業設計策略展開論述。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作業設計
【作者簡介】楊彩軍,會寧縣平頭川鎮中心小學。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 2018年度一般自籌課題《新課標背景下學科作業設計策略研究》(課題批準號:GS[2018]GHB0754)成果。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各級各類學校越來越重視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教育由傳統的語文數學為主,逐步過渡到當前各學科均衡發展。因此在以前最容易被師生所忽視的英語教學也逐漸地重視起來,由于英語考試分值在升學考試中的比例不如語文數學,因此很多教師對于英語教學的目標沒有一個明確的定位,認為英語課堂應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忽視了通過作業設計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所以就出現了我們所見到的課堂氣氛濃厚,但是考試中學生卻不能取得好成績的現象。
1.教師缺乏作業設計意識。筆者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小學對于英語教學的重視度還不夠,特別是農村小學,英語課堂很多時候都是由別的科任老師來承擔,再加上考試分值所占比例較低,很多教師都不會有意識地為學生進行作業設計。有的教師傳統觀念強,認為英語學習一直都是初高中的任務,在小學課堂上對英語的講解也僅僅是應付了事。
2.作業設計過于形式化。當前很多教師認為,教書就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不出教學事故,因此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過于注重形式化,為了設計作業而設計作業。首先很多教師利用互聯網,不加思索的直接從網上下載資源,沒有認真的審查這些作業是否符合今天所講的內容,是否有錯誤,是否符合本班同學的學習特征。其次,由于小學英語課程并不像語文數學那樣每天都有,有的時候甚至每周只有三節,有的教師認為既然今天沒有英語課,就不必布置作業,導致學生忽視了對英語的復習,不利于對新知識的接受。最后,大多數教師在設計作業的時候,班上所有學生都是統一的作業,忽視了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強弱,對學生設計分層作業。
3.作業評價的缺陷。作業評價是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進行的一次總的評價,是幫助學生查漏補缺,糾正錯誤的好辦法。當前很多教師在進行作業評價的過程中,只是機械性地對著標準答案,幫學生進行打鉤或者打叉,很少會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文字性的點評。由于英語學科在小學教育中的地位更不會去對英語作業進行講解。
1.遵循學生個體差異性設計分層作業。筆者在實際教學中,根據班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差異性,將學生分為A、B、C三個等級,A等級的學生是學習成績最好的學生,B等級的學生是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C等級的學生是學習接受能力稍弱的學生,對于三個不同等級的學生將設置三種不同的作業,即分層作業設計。例如筆者在講授北師大版小學英語四年級:《Unit1 Mocky the juggler》這一節時,筆者根據班上學生學習情況,將作為分為:知識記憶型、基礎鞏固型、能力提升型,對于C類學生只需要他們能夠背誦該章節的相應的單詞和課文即可;對于B類學生,筆者要求這部分學生必須要掌握對基礎知識的運用,在對單詞和句型有一個熟記的情況下,為學生營造教學情境,讓B類學生在情境中,利用can的設問句和He can的陳述句進行對話交流;對于A類學生除了要完A類和B類學生的作業外,還需要自己寫一篇文章,關于職業話題的小作文。
2.設計互動作業,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會設計教學互動,在作業設計中也是一樣,無論是課堂作業還是課外作業,我們都可以設計教學互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互動學習,促進情感交流。例如筆者在講授五年級上冊:《Unit2 Animals》時,筆者設計了一個課前作業,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四位同學進行不同的分工,其中一位同學歸納本節中所涉及的關于動物的單詞,另一位同學生制作一些動物的圖片,并將對應的英語單詞寫在圖片上,第三位同學和第四位同學分別扮演一只小動物和動物園管理員,利用課本內容在課堂上展開對話。本次教學筆者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要求學生完成作業,并最后結合課堂展示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3.為學生進行有效的作業評價。作業評價設計是作業設計的最后一道關口,教師必須要把握住這一道關口,摒棄傳統的只注重評分式的評價方式,認真的預設學生在作業完成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相關的解決辦法。對不同的學生的作業評價也應該要采取不同的評價,關于學生在作業完成中的表現,設計評價指標量表,通過量化的形式來對學生的作業完成過程進行評價。同時還要注意對學生學習前和學習后的評價,分析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前和后的學習情況變化。評價的方式盡量使用鼓勵性的評價,少用懲罰性的評價。
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英語教學逐漸受到教育界的重視,不再是傳統的只關于學生是否樂于學習,更多的是關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對知識和方法的掌握情況,而作業設計作為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基本方式,其直觀性和便捷性,一直在教學中被廣泛推崇。作為新時代的小學英語教師,研究高效的作業設計策略對提升教學質量來說非常有必要。
參考文獻:
[1]郭艷茹.小學英語課后作業設計的意義、存在問題和基本要求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