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構建與語文新課程理念相適應的語文作業,是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方式變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師只有精心設計作業,把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和創造精神的目標納入作業設計中,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語文,進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關鍵詞:語文作業設計;培養;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作業不僅是學生鞏固知識和技能的主要途徑,也是教師檢驗課堂教學效果、改進課堂教學策略的主要手段。因此,構建適應新語文課程理念的語文作業是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方式變革的重要方面,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環節。
然而,長期以來,語文作業設計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制約著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也影響著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那么如何優化作業設計,努力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呢?
首先,明確作業的功能目標。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從自主學習的角度,要學會提出問題和理解問題,能夠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全面解決問題。因此,作業設計應把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和創新能力作為目標。
其次,教師對學生作業全面、公正、藝術的評價,可以起到鼓勵和感化的作用。因此,在批改作業時,既要公平公正,又要靈活藝術地評改。
再次,教師設計作業,要尊重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年段特點,要與語文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關聯起來,由傳統封閉走向開放,由陳舊單一走向多樣化,由整齊劃一走向個性化,由紙面作業走向生活實踐的綜合作業。通過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作業,激發學生對母語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核心語文素養。
學習語文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更好地運用語文。在設計作業時,教師要本著為學生終身發展考慮,使學生時時刻刻學習到“必需的語文”,應該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一、 靈活形式,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設計作業時,我們要減少單調乏味的抄抄寫寫、讀讀背背等書面作業,更多地引入口頭作業、體驗性作業、親子互動型作業等趣味性作業。如畫(文中美景)、演(課本劇、童話劇)、辦(手抄報)、做小制作、各種形式的小練筆(想象寫話、續寫、擴寫、改寫)、朗讀錄音分享、講故事、詩歌誦讀比賽……讓學生的多種感官綜合參與,樂意自覺地完成精彩紛呈的作業。
二、 尊重個體,分層作業
分層設計作業的實踐體現了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改革理念。根據作業的內容和難度,我們將作業分為三個層次:(1)基礎練習:以鞏固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重點的練習,主要適用于學困生。(2)發展練習:強調對知識的理解和簡單運用,主要適合中等生。(3)創新練習:題型靈活多樣,偏重理解感悟、想象拓展和綜合運用,一般適合優等生。我們還將作業分為兩類:必做和選做。必做題面向全體學生,重點是鞏固基礎知識,達到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選做題面對優等生和部分中等生,重在培養他們的應用、實踐和創新能力。如學習《鯨》一課,我們設計的必做作業:(1)抄寫本課生字詞,容易寫錯的詞語可以多寫幾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和小組同學一起交流課后習題,并把第二題寫下來。選做作業:(1)根據課文和自己收集的信息,以“鯨的自述”或“我不是魚”寫一篇短文。(2)為海洋館寫一篇關于鯨魚的解說詞。(3)使用課后資料寫一篇保護鯨魚的倡議書。我們力求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作業,使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作業中取得成功,獲得發展。
三、 以生為本,發展潛能
教師要以學生為本,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作業新形式,使學生能較好地發展自己的潛能。在教學目標的引領下,以教材中出現的知識點、能力點、德育點為出發點,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充分利用語文課內外資源,精心設計常規性作業、自主性作業、實踐性作業、探究性作業、綜合性作業。
(一) 自主性作業
如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老師推薦的名篇名著,或摘錄精彩詞句,或有感而發寫點隨筆等。內容自選,篇幅可長可短。
(二) 搜集性作業
為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我們平時經常布置“搜集資料”的作業,之后開展全班的分享活動。
(三)
實踐性作業
結合所學內容、學校開展的活動,布置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實踐作業。如每學完一個單元,我們會結合單元訓練重點,布置與單元主題相關的實踐作業,如學完“走近毛澤東”單元,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做手抄報、講故事、誦讀毛澤東詩詞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加深對這組課文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毛澤東偉人的風采和凡人的情懷;每年寒暑假,開展“親子共讀活動”,布置孩子做各種特色讀書作業,將書香由校園延伸到家庭。
(四) 探究性作業
如結合學生感興趣的科學課,布置學生做實驗,寫一寫實驗體會,在這種探究性的作業中,學生不僅學到了科學知識,同時也體驗到了作業的樂趣。
(五)拓展閱讀類作業
通過廣泛的閱讀,引導學生學會溝通課內、課外知識的內在聯系,使學生閱讀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華,讓孩子在趣味盎然的讀書活動中感受讀書的快樂。
總之,作業的設計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我們只有不拘一格、創新設計才能讓作業面孔靚起來,才能讓我們的學生愛上語文,進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劉相華,馬瓊.優化語文教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3):84-85.
[2]李菁.聚焦學生核心素養優化語文課堂教學[J].考試周刊,2017(A5).
[3]何叢梅.創新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課外語文:上,2017:101.
作者簡介:
余敏虹,安徽省黃山市,安徽省黃山市屯溪柏樹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