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西丹
【摘要】詞匯是進行一切英語活動的基石,在英語學習中起著基礎性作用。但在現實教學中,詞匯教學仍然難以擺脫死記硬背、表層學習、零散記憶和被動學習的困境。在學科核心素養的指導下,英語詞匯教學逐漸轉向依托語境、詞源、文化背景,借助思維導圖、字典、網絡等工具的教學模式,力求全面提升學生的整體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詞匯;教學
引言
詞是語言的構建材料,也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教育部,2017)。詞匯是英語語言學習的基礎,是學習者開展聽力、閱讀、口語表達、書面表達的前提。學生掌握詞匯數量的多寡,直接影響學生對文本和話語理解的準確性,也直接影響了語言表達的豐富性和流暢性。
一、詞匯教學的困境
一線教師明白詞匯的重要性,因此在實際教學中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進行詞匯教學,但是詞匯仍然是學生進行交流和表達的主要障礙,詞匯教學收效甚微。究其原因,詞匯教學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1.死記硬背。教師通常要求學生掌握課文生詞表中的詞匯,學生便依照詞匯表逐詞背誦。多數教師采用“跟讀學習—自由背誦—聽默檢測”這樣的方式進行詞匯教學。但是,枯燥的詞匯輸入方式讓學生意興闌珊;脫離了語境的學習,只能死記硬背。這樣的方式加重了學生的記憶負擔和學習難度。
2.表層學習。教師和學生均十分關注詞匯的中英文對應解釋,但是母語對于語言的學習有正遷移也有負遷移作用。中文釋義相似的幾個詞匯,或者文化內涵不同的詞匯,最容易受到中文的負遷移影響,這就導致學生在實際的使用中錯誤頻出。
3.零散記憶。學生在詞匯學習過程中,遇到生詞就死記硬背,缺乏將前后詞匯進行聯系、以舊帶新的能力。但是,新的概念只有同人們的已有知識建立聯系,才會變得有意義(康德, 1781)。
4.被動學習。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沒有老師的任務要求就不會主動去背誦詞匯;遇到生詞的用法,更傾向于等待老師的講解,而不會主動去查字典或利用身邊的學習資源。只有當一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被點燃,掌握了自主學習的方法,才能實現教學相長,良性發展。
二、學科素養的要求
英語的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教育部,2017)。學科核心素養不僅給教師提出了英語教學的要求和目標,更給教師提供了教學的方向和指導。就詞匯教學而言,依據學科素養四個方面的要求,教師可以在教學策略和方式上有所調整和改進。
三、學科素養下的詞匯教學
依據學科素養四個方面的要求,針對當前詞匯教學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進。
1.活用詞匯語境,提高語言能力。語言能力指在社會情境中,以聽、說、讀、看、寫等方式理解和表達意義的能力,以及在學習和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的語言意識和語感(教育部,2017)。
由此可見,英語學習需要在語境(社會情境)中,以多種輸入輸出方式(聽、說、讀、看、寫)進行學習。具體到詞匯教學中,教師需要將詞匯放在具體的句子和語境中,讓學生通過上下文的聯系,進行詞義猜測、用法歸納、模仿使用等學習。例如,在引入新詞時,設置具體的語境,引導學生猜測;在學習詞匯的不同意義時,提供不同的語境讓學生比較、分析;在歸納時,引導學生觀察語境中新詞的用法,從而進行用法歸納;最后,根據歸納的用法,自己創設語境,進行模仿使用。
2.樂用詞源背景,增強文化意識。文化意識指對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對優秀文化的認同,是學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現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行為取向(教育部,2017)。要提升學生的文化意識,就必須讓學生了解文化。因此,在詞匯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詞匯進行追根溯源,理解詞匯承載的文化內涵,領會詞匯所傳遞的意義和使用場合。同時,給學生講講詞匯的發展和演變,有助于學生了解一詞多義產生的原因,進而掌握所學詞匯。
3.巧用思維導圖,發展思維品質。思維品質指思維在邏輯性、批判性、創新性等方面所表現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2017)。人教版的教材以話題為單位進行編寫,生詞基本上屬于相同話題詞匯。在詞匯的學習和背誦中,如果能根據話題,借用思維導圖,進行單詞的分類、比較、歸納、拓展、整合,那么在詞匯學習的過程中,思維品質也得到了鍛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進行思維鍛煉,進行分類、比較、歸納、拓展、整合,將新的知識納入到舊有的知識體系中進行關聯。因此,思維導圖的使用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
4.善用字典網絡,提升學習能力。學習能力指學生積極運用和主動調適英語學習策略、拓寬英語學習渠道、努力提升英語學習效率的意識和能力(教育部,2017)。在高中的起始階段,利用兩三節課教學生使用詞典和網絡軟件,領悟使用詞典和網絡軟件的意義,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意識。在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下,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和習慣培養,大多數學生能夠使用詞典或者網絡完成詞匯初級階段的學習(例如中英文釋義,基礎用法),進而提升自己的自主學習能力。
四、結語
詞匯是進行英語學習的基礎。詞匯教學不是簡單的背誦和聽默的教學,而是涉及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性教學。教師應當以學生為本,圍繞核心素養全方位開展教學,讓學生在語境中學習詞匯的意義和用法、領略詞匯的文化含義、提升思維品質,綜合提高語言能力。
參考文獻:
[1]伊曼努爾·康德著,李秋玲譯.純粹理性批判[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