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蓉
【摘要】研究性學習法在高中階段推廣具有深遠的意義和深刻的價值。隨著高中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動機逐漸成熟,學生需要從更加獨立思考、自主研究的角度出發形成對學科的研究方法和對自我的評估方法。因此,研究性學習法必須在教師的實踐和思考中取得新的教學運用成果。
【關鍵詞】高中英語;研究性學習;實踐思考
相比于傳統教學中純課堂形式和教材化的教學,研究性學習背景下的學生學習具有更加突出的實踐運用價值,學生不僅能夠獲得綜合知識的積累,更能夠在書本之外獲得實踐能力、合作能力、調查能力、運用能力的發展。特別是在需要提高知識運用空間的高中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模式更能夠有效落實語言類學科教學的精神,幫助學生獲得“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的進步。因此作為高中英語教師,我對研究性學習產生了以下思考。
一、研究性學習運用于高中英語的基本價值
1.學科發展價值。高中英語教學的基本目的是將其廣泛的社會運用價值發揮到最大,同時從社會運用中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和學習方法。因此教師要想實現英語教學的長期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拓寬英語教學的面,豐富英語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在豐富的實踐與探索運用中發現英語的價值,發展英語的價值,拓展英語的價值。而研究性學習就為這個目標的實現創造了機會,這種背景下的英語教學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激勵學生積極探索英語內涵,推動英語教學在深度和廣度上發生變化,從而讓英語教學在新時期迸發出新的活力。
2.學生發展價值。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親自經歷知識產生和形成的過程,并且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運用、總結的方法。在傳統的英語教學中,學生接受的知識是已成型的,雖然這樣的知識形式能夠降低學生學習的復雜性,但在另一個層面上也斷絕了學生自主探索意識的萌發和綜合學習能力的發展。因此隨著研究性學習的廣泛運用,學生能做的不僅僅是接受知識,甚至還能創造知識,總結知識和運用知識。而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思考知識的來源,豐富知識的運用方式,最終實現自身學習能力的不斷發展和學習思維的進一步拓展。
二、研究性學習運用于高中英語的主要方法
1.組建學習小組,形成合作型學習模式。研究性的學習涉及到學習的許多方面,從學習課題產生開始,學生就需要查閱資料,設計活動,準備展示和總結。同時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探索式和疑難研究式的學習模式,完全依賴個人的能力與知識儲備是難以達成學習目標的。因此這種學習背景下,就需要多人合作來共同完成一個研究性學習任務,即建立起多人的合作學習小組。作為學生在開展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我們教師需要先根據學習的目的和學生的情況劃分合適的學習小組,例如有的學生專注提升英語口語水平,那么教師就可以根據異質性原則形成相應的口語提升小組。有的學生熱衷于解決練習冊和課堂內外的英語難題,教師就可以形成難題突破小組讓有相同志趣的學生聚在一起思考難題,解決難題。
2.豐富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研究性學習是一種實踐性較為突出,活動性較為明顯的教育教學行為,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生理解知識產生的過程,轉化的過程和運用的過程將不再局限在書本教材和教師的講解中,而是更多的依靠學生獨立的實踐探索而呈現出來。因此,如何構建具有實踐精神的高中英語教學課堂,如何創新和創造更多的英語實踐活動將是推動研究性學習走向成功的關鍵之一。
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實踐活動的開展形式多種多樣。作為教師,我們應將形成以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綜合能力為主,以激發學生創造性和學習興趣為法的基礎實踐活動。舉個簡單例子,在新學習到一篇英語文章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印一份刪掉了重要詞句的文章,然后向讓學生小組討論可能缺少了什么字詞,接著再播放錄音讓學生把聽到的內容填上去,最后再讓學生閱讀自己填寫完成的英語文章。這樣一來,學生既能夠感受到區別于傳統教學模式的特殊趣味,又能獲得綜合英語能力的訓練與提升。
3.積累學習思路,形成研究性學習精神。教師要想利用研究性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優化學生的學習方式就必須要把其中的運用要點和思路準確地傳遞給學生,形成學生心目中系統化的,完善的研究性學習運用方法。因此,一方面,教師作為指導者有義務在平時的教學中就將研究性學習的內涵傳遞給學生,并借助一般的教學活動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進行訓練,保證學生能夠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適時恰當地調用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一種途徑,其價值產生的來源,反作用的對象都是學生。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多創新,多實踐,將自己頭腦中零散的研究性學習理論轉化為實際的學習活動。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學生多總結,多學習,理清每一條學習思路,優化每一種思維模式,形成一定的研究性學習能力和研究性學習精神。
三、運用研究性學習的基本要點
首先,研究性學習與傳統的聽講式學習具有較大的區別,學生長期以來接受的都是傳統的教學模式,一下子從被動接受的角色變為主動探索的角色,在知識和能力儲備上存在不足,在適應與突破方面也缺少經驗。所以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循循善誘,逐步激發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興趣,積累起學生研究性學習的意識與能力。其次,研究性學習的開放性更加顯著,無論在時間還是空間上都需要教師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內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最后,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項主要依靠學生參與的活動,需要教師重新認識自己的角色定位,把握好教學活動中的分寸,既要給學生充足的自主思考和探索的機會,又要有必要的介入,給予學生適時的指導和啟發,避免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陷入迷茫和無助的情況。
綜上所述,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運用具有廣泛性和必要性,不僅能夠幫助英語教學在新時期獲得新的發展前景,還能幫助學生在新階段獲得新的英語能力和英語素養。在了解了研究性學習價值的基礎上,教師才可以著手設計相應的教學計劃。同時,教師還要積極參考學生的意見,將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狀態,英語水平等要素包含到教學方案制定中,這樣一來教師才能保證研究性學習能夠最大程度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