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
[摘 ? ? ? ? ? 要] ?通過問卷和訪談了解中職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發現中職教師對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需求較高、對所教專業前沿信息不足是目前遇到的最主要困難、最喜歡的培訓模式是教學觀摩與評析、希望的培訓重點是專業能力的培訓。針對中職教師的需求,提出以下建議:創立有效的教育教學與班級管理資源庫、創造良好的物質與文化環境、簡化班主任工作、增加請專家進校和外出培訓的機會、增加校企合作、創設教師團隊合作與研討機制和提供分專業與分方向的專業培訓。
[關 ? ?鍵 ? 詞] ?中職;教師專業發展;需求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8-0064-02
一、問題提出
2016年,東莞市被列入“廣東省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市”首批4個創建地市之一,提出“到2017年底建成廣東省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市,到2020年,構建起與東莞制造業大市地位相匹配、處于全國領先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總目標。同時,東莞市政府也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意見》(東府〔2016〕18號),《東莞市職業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東教〔2016〕8號)等系列政策文件引領職業教育發展。在這種背景下,從注重規模擴張的外延式發展轉向注重質量提高的內涵式發展,是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內在發展的必然選擇。教師素質的提高是提升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路徑,因此,促進教師專業提升與發展就顯得迫在眉睫。
本研究從中職教師專業發展的需求分析入手,采用問卷法、訪談法,通過對東莞市中職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現狀分析,了解目前中職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面臨的主要困難、迫切需要提升的地方、期望的繼續教育培訓模式和期望得到的幫助等,以便有針對性地為中職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參考,促進東莞市中職教師專業發展實踐工作順利開展。
二、研究方法
(一)問卷調查法
本次問卷共面向東莞市3所(其中兩所公辦1所民辦)中職學校的教師發放,共收回問卷322份,有效問卷322份。問卷共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中職教師基本情況調查;第二部分是中職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現狀調查,包括對中職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認識、對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需求程度、教學面臨的困難及迫切需要提升的能力、教師專業發展模式、中職教師培訓重點、希望得到的激勵方式與發展平臺、專業發展影響因素等。
(二)訪談法
分別對新教師、骨干教師、名教師、文化課教師、專業理論及專業技能課教師進行訪談,了解他們在中職工作中遇到的主要困難、希望提升的能力以及期望得到的幫助,深入了解中職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需求。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中職教師對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需求較高
在被調查的教師中,35.09%的教師對提高自身的學歷表示迫切需要,而對非學歷在職培訓,28.88%的教師表示迫切需要。在累計百分比中,分別有76.6%和78.58%的教師表達了對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的較大需求,對二者明確表示不需要的只有9.32%和9.94%。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中職教師對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需求都是比較大的,這與近年來國家對中職教育學歷要求普遍提高有關,也與中職新招聘崗位更多要求研究生學歷帶來的輻射效應相關。隨著社會對人才需求的不斷提高,部分中職專業勢必要向大專轉型,因此中職教師的學歷與非學歷提升意識普遍較高。
(二)專業前沿信息不足是目前遇到的最主要困難
關于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主要困難,調查顯示得分排最前面的依次是:所教專業前沿信息不足;缺乏教學科研的有關知識與方法;學生管理;實踐操作能力不強(或很難將講所授知識與學生職業相聯系)和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如課堂組織、學習者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所教專業前沿信息不足平均得分有5.08,是其他幾項得分的2倍,可見對所教專業前沿信息的缺乏是目前中職教師面臨的最大難題。而走出去學習,尤其是了解專業最新前沿動態成為教師最大的呼聲。
(三)教學觀摩與評析是教師最喜歡的培訓模式
對適合自己的繼續教育培訓模式,問卷統計結果顯示,選擇人數最多的是教學觀摩,其次是系統面授、企業參觀交流、專題式講座、研討班。教學觀摩及評析成為最受教師推崇的教學形式,因為這種形式比較直觀,教師在觀摩其他教師的過程中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在評析的過程中會加深對有效課堂行為的印象,從而為自己的課堂設計和教學組織提供借鑒。中職教育的實踐性非常強,企業參觀交流的方式能幫助教師更詳細地了解一線的科學技術、專業前沿、職業能力等信息。專題式講座和研討班多以教師中實際遇到的問題為研討內容,能夠引起教師的興趣和共鳴。同時,專題式講座、研討班能夠使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聚到一起,對所探討的問題進行交流探討,所以也受到了教師的歡迎。
(四)專業能力的培訓是教師希望的培訓重點
關于中職教師的培訓重點,選擇人數最多的是專業能力方面(包括實踐操作能力,將職業能力培養融入學科教學中的能力),其次是專業知識(包括學科知識、專業前沿、教育教學知識等)、專業情意(對中職教育的認識、對所教專業的職業認知等)和學生管理。在教師所任教類別中,占比最大的是文化課教師和專業技能課教師,其次是專業理論課教師和實習指導教師。而不論哪一類教師,如果能更了解學生未來就業的職業能力,尤其是能將職業能力培養融入學科教學中的話,對學生的培養將會大有裨益。
四、討論與建議
近些年來,通過加強師德規范、建立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實施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開展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建立教師企業實踐制度等一系列重大舉措,中職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在“希望學校提供哪些幫助來促進自身專業能力發展”“如果有可能,希望學校或上級教育部門在教師培養方面有什么改變”的開放式問題中,教師積極踴躍地表達了自己的期望,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創立有效的教育教學與班級管理資源庫、創造良好的物質與文化環境、簡化班主任工作、增加請專家進校和外出培訓的機會、增加校企合作、創設教師團隊合作與研討機制、提供分專業與分方向的專業培訓。
(一)創立有效的教育教學與班級管理資源庫
在教師訪談中,很多教師,包括新教師和校級名教師都提及希望有適合本校本專業的班級管理資源庫和教育教學資源庫。一位名教師表示,自己已有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但仍希望在班主任管理方面有所提升。“希望有實打實的資源,比如按照班主任大賽的要求就可以理出思維導圖,理出框架來給班主任有用的培訓;或者以問題形式建立班主任資源庫,當老師有疑惑時就可以搜索出解決方法,這樣就能集思廣益,思考出合適的解決辦法”。新老師在訪談時也講到自己作為新老師在教學中遇到困難時非常希望有教學資源的提供或者指引,因為“不知道去哪找相應的資源”;“希望學校能將本專業的3年課程計劃印出來發給教師,這樣作為班主任就更能了解學生整體的教學計劃、必須完成的各類考證等。”“各類比賽也希望有以往的資料可供參考,方便老師去了解比賽內容、形式,這樣自己平時就可以去提前學習或有意積累。”由此可以看出,教師自己的工作都是比較有激情與追求的,非常希望有很多相關的實實在在的資源庫可供自己學習與參考。
(二)創建良好的物質與文化環境
中職學校的物質與文化環境建設對中職教師實現專業化發展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義,無論是物質文化建設,還是制度文化建設、文化活動建設等,都需要中職教師的具體參與和實踐。物質文化環境的建設,離不開教育資源的豐富,體現在辦公系統的更新與優化;圖書館書籍借閱及新書采購;實習實訓設備的申購制度等。教師在問卷中反饋:“希望學校圖書館的圖書資源能更豐富,滿足教師的備課需求。”“給足夠教育資源支持”。當教師在學校里更有參與感,更有主人翁意識時,學校的風氣也能更加積極向上。
(三)簡化班主任工作
工作量直接影響到中職教師的學習時間及機會,影響到中職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本研究結果表明,教師最希望學校提供的就是“給予教師時間、空間,形成學習化環境”,在專業發展影響最大的因素中選擇最多就是“教學與班級管理任務繁重”。近些年中高職轉段或貫通培養成為職業教育的主流趨勢,“3+2”班或5年制班都對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職學生的考證壓力、學業壓力都比從前增加了很多。加上現在中職校歷與中小學同步,每學期教學時間縮短一周,高職高考由每年的六月提前至一月,這些新變化勢必要求中職學校去適應這些新變化、新要求并重新規劃與安排各項工作。一名教師反饋到:“班主任的工作太多,很想做下課題研究都沒有時間,班主任雜事太多。”“學生各種類型的比賽太多了,很耗費他們的精力,于是容易浮躁,靜不下心來學習,希望學校能減少些不必要的學生比賽。”中職教師呼聲很大的一點就是希望簡化班主任工作,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學生評比與比賽:(1)給班主任留出多一些時間鉆研教學;(2)為學生留出更多的學習時間,營造好的學習氛圍。
要滿足中職教師的培訓需求,單靠單個市的力量是不夠的,最好是全省統籌規劃,統一資源,在中職教育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繼續教育培訓部門科學分析全省中職學校各專業、各類別教師的訴求,對教師進行專業需求測評。在需求調查基礎上,明確中職教師專業需求的內容及等級,以此促進中職教師專業培訓質量的提升,促進中職教師的專業發展。
參考文獻:
[1]專題.2017我市將建成省現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示范市[N].東莞日報,2016-6-3(A07).
[2]閻登科.論新時期中職師資培養和培訓的轉型策略:基于浙江省H市中職師資的調查分析[J].職教論壇,2016(2):5-10.
[3]孫菲菲.中職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D].河北科技師范學院,2013.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