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韜
摘 要 城市公園不僅是人們游憩的空間,也是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一個重要場所。基于此,以城市公園生態景設計策略為研究對象,對當前城市發展快速而導致的氣候變暖等現實狀況展開生態景觀設計策略探討,具體從城市生態景觀劃分、城市生態狀況評估、景觀設計中“綠色生態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公園生態景觀設計生態策略。以減緩氣候暖化的速度,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城市生態平衡。
關鍵詞 城市景觀;生態景觀原則;生態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6.5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7.025
近幾年來城市發展快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為了減緩氣候變暖,各發達國家都在倡導節能減排,順應國際環保議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環保意識加強。近年來,針對環境景觀及公園的功能性有了全新的詮釋:1)提供作為民眾活動;2)休息的開放空間;3)結合藝術、展場空間,達到多功能性的公園。綠色植物吸收大自然界中二氧化碳以及水,光合作用的功能,城市植物生態、綠色建筑等,無一不在為減少二氧化碳而努力。
1 城市生態景觀分類與城市公園生態景觀的功能
1.1 城市公園生態景觀從空間上的分類
1)區域城市生態景觀:以提供生態保護為主要的城市生態景觀,也可以發揮景觀、防災、休閑、教育等目的,應保持現有的相關生態規劃。2)城市生態景觀:以居民生活和活動空間為主體的城市生態景觀,應注重提高城市規劃區和建筑空間的質量,構建與之相適應的區域層次體系。3)區域城市生態景觀:包括道路、河流、海岸、人行道路等,主要用于道路的形成和交通;區域城市生態景觀應當依法劃定,并制定設計管理指南。
1.2 城市公園生態景觀從區域使用角度的分類
從區域使用角度來看,城市生態景觀包括以下4類。1)城市生態景觀的環境保護,包括生態敏感區(如濕地、生物棲息地、地質脆弱區)、生態、道路、自然保護區等。2)防災城市生態景觀,包括衛生保健、防災道路、空間、消防綠地、緩沖城市生態景觀等。3)美麗的城市生態景觀,包括建筑生態化、景觀點、景觀軸線、景觀線、景觀面積等。4)休閑娛樂城生態景觀,包括公園和區域、蕪湖、郊區、娛樂區等。
1.3 城市公園生態景觀的功能
城市公園生態景觀一般有以下6個方面的用途。
1)生態保護用途。提供土地回報,保護生態敏感區,提供棲息地、覓食環境和遷徙路徑。此外,整個環境應該能夠凈化空氣、水和土壤。2)景觀美的目的。可以裝飾空間,提供空間美學的居住環境和視覺,也可以保留具有特殊景觀美的自然環境空間。3)避難防災。對于自然災害(洪水、地震)和人為災害(火災),不僅可以起到預防作用,還可以為居民提供避難場所、逃生路線和防災據點。保護他們的生命。4)社會人文目的。作為人們在戶外聚會、交流的場所,聚集公眾對生活環境的認同感。5)環境教育的應用。公園城市的生態景觀可以作為提供自然環境體驗和學習的場所,為公眾培養正確的環境知識和對環境保護的理解。6)休閑娛樂。提供公園城市的生態景觀。
2 景觀設計中綠色生態化對生態系統的影響
綠色生態化是指種植防護林、行道樹、及公園內的植栽和農作物等,以改善環境、增近生態效益的活動,生態同時也含有美化的意義。生態空間依尺度的大小,包括國土生態、城市生態及道路生態等。生態可改善環境并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其益處至少有下列10個方面。
1)補充空氣中的氧氣:生態植物在進行光合作用時,可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2)吸收大氣中有害的物體:許多植物能有效地減少汽車廢氣中氮氧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物體。3)防塵:有些植物的葉面和莖的表面生長絨毛,或分泌黏液油脂,能攔截吸附大氣中的懸浮微粒。4)防風:茂密的森林、樹干、樹枝和樹葉阻擋氣流前進,降低空氣流通速率,并減少沙漠化的速率。5)降低噪音:聲音遇到植物阻礙時,會由直線傳播變為分布式傳播,使得強度變弱。6)滅菌:不少植物能分泌黏液減少空氣中的細菌,有些還能釋放出植物殺菌數。7)改善微氣候:植物能透過阻擋太陽輻射與樹葉的蒸散作用來調節氣候及濕度,改善市區的熱島效應。8)凈化水質:樹木有吸收水中溶解物質的作用,有排污效應。9)保持地面干燥:沼澤和地下水位較高的地方,地面往往十分潮濕,樹木吸收地下水和含蓄水分的能力降低地面的濕度。10)改善市容:植物的生長能美化環境,使城市面貌更為整潔,并為居民提供休憩的空間。因此,無論是就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還是人類自身的居住質量而言,提升市區生態面積都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這也是綠色建筑指標除了生態多樣性指標外,又特別提出生態量指標的原由。
3 公園生態景觀設計生態策略
3.1 “生態原則”在城市公園設計中的重要性
城市公園要通過系統的、專業的設計,在設計中充分彰顯生態原則,這樣才能設計規劃出最適合人類活動的休閑場所。公園設計時必須對空間特質人文發展與地方特色全面了解,才能設計一個永續使用且符合大眾需求的成品。規劃者對于公園景觀評估指標的想法,會依據指標方向去設計出減排量最佳又符合大眾需求的公園,讓彼此形成循環相互依存的關系。
3.2 城市公園生態景觀設計需要體現系統化原則
當前城市公園存在的問題就是缺乏對生態環境的保護,縱使具有再好的硬件設施,而沒有植物的點綴美化,會顯得毫無生趣,呆板灰冷,以植物配置為例。植物的配置于整個景觀規劃設計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而環境中如何應用植物材料并與其他附屬設施相互配合,使其基地環境更為美觀而舒適、產生諧和的感覺。因此對于植物的栽植制作一套完善且具系統的計劃,于各個植物的間尋求其相關性及差異性并與各種組合方式加以分析,以發揮栽植的最大效能。
3.3 城市公園生態景觀設計植栽設計要點
為了充分發揮叢植的藝術效果,植栽設計的要點如下。1)選擇栽植地點,發揮預期的效果及作用。2)選擇適宜的樹種。3)樹叢的設計以立面襯托法,表現立面層次。4)靈活應用美的造型原則,表現植物組合的藝術美。5)喬木、灌木成長后各自表演其樹形美,卻能在叢植中有互相呼應關系,且排列有疏有密,并以喬木為主,灌木烘托的。植物的選種,除了保存現有的樹木外,為達設計構想,要視經費情況,配合植物市場的調查、培育計劃、日后管理維護工作情況,而選擇適合的植物種類來種植。而植物的選定,也必須注重其植物選擇的多樣性及適應能力、活動地區的情況及其他特殊情況的相關問題。在特殊的環境中,因設計目的的不同,植物的栽植數量及種類則相差較大。其也必須注意各種植物栽植所組成的空間效果,以配合整體的栽植計劃。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