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滿 馮柯
摘要:原有的建筑美術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已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應進行新的探索與嘗試,構建新的適合本專業發展的美術教學課程體系,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更新、更多的可能性,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現代意識、時代美感的建筑人才。
關鍵詞:建筑學;課程改革;藝術素質
美術課程是建筑學專業必修的基礎課程,也是技法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建筑學專業美術課程以繪畫實踐為主,使學生掌握基本藝術造型的技巧與方法;培養學生用正確的思維方法觀察對象、表現對象;鍛煉學生活躍的空間想象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和藝術修養。所以美術課程是建筑學專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課程。
一、建筑學專業美術課程改革特點及意義
建筑學專業美術課程設置的內容偏重較為基礎性的美術訓練,例如素描、速寫及水粉與水彩。但是由于我國建筑類招生制度的特點大部分學生在入校前沒有進行過系統的美術教育及培訓,有的甚至從沒有接觸過美術相關方面的熏陶,好多學生在入學初期美術基本功幾乎是零,普遍藝術素養較低,這就給本應十分重視美術基礎訓練的建筑學專業學生在學習上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并且大部分建筑學專業美術課程也只開設在低年級,尤其近幾年還存在課時縮短的情況,繪畫訓練時間及內容更加有限,學生要想通過如此少的學時數的學習就能有非常扎實的繪畫功底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所以過去原有的建筑美術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已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應進行新的探索與嘗試,構建新的適合本專業發展的美術教學課程體系,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提供更新、更多的可能性,這樣才能培養出具有現代意識、時代美感的建筑人才。
二、建筑學專業美術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
我們在教學時應結合建筑學專業學生的特點,為使學生所接納和喜愛,對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在掌握繪畫技能方面的要求不應較高,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改革。
(一)培養學生藝術素養
建筑是一門藝術,是理性思維, 科學手段和藝術審美的綜合體現,它不僅要求設計師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要有較高的藝術素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美術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繪畫,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繪畫興趣,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藝術素質的培養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長期過程。建筑美術教學除了通過基礎的繪畫訓練,還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多方位的藝術熏陶。
首先可安排學生參觀學習各種美術展覽,美術展覽往往提供的是最前衛的美術資訊,或展示著具有一定藝術價值的可觀視訊,通過接觸藝術作品使學生感知和欣賞藝術的魅力,是實踐中完善自我,從中獲得藝術上的享受和思想上的啟迪,拓寬學生藝術視野、陶冶學生審美情操。其次可組織學生聽取相關方面的藝術理論講座和藝術鑒賞課程,使學生學習藝術史,了解優秀藝術作品,理解相關形式要素、文化背景、符號意義、審美特性和藝術語言等,提供多角度、多方位、多視點的觀念,增長學生藝術見識,逐步提高其藝術修養與個性。[1]
(二)強化學生形象記憶力
較強的形象記憶力對提高學生思維創造能力和空間想象力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一定量的默寫訓練,可讓學生把一些轉瞬即逝的對象通過默寫形式直接繪制出來;也可將寫生過的景物重新默畫一遍。這樣通過大量反復的默寫訓練不僅強化了學生形象記憶力,還加深了學生對物體本質的理解與認識。
(三)提高學生創造性思維
因為建筑是空間造型藝術,它不僅要求設計人員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且還要具有創新能力。[2]在課堂教學中可融入創造能力訓練,要求學生對著景物或畫面的時候,能處于一種主動去進行創造性思維的狀態。使學生利用造型規律、空間規律,透視規律,結合自己的藝術個性,通過抽象、變形、理性、非理性、研究性和表現性的有機融合、滲透、借鑒,在思維軌跡中尋找到創造性因素和表現手段。這樣今后學生們才能設計出有創意、有品位、有內涵的建筑作品。
(四)加強與設計課程的關聯性
建筑學美術課程是從屬建筑專業設定的,歸根結底是為建筑專業服務的,所以要強化美術課程與設計課程之間的聯系,通過美術基礎課程的訓練,使學生能直觀而形象地用繪畫形式表現自己的設計意圖,展示自己設計構思,為建筑設計中創意理念的表達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技法性的練習與訓練。首先素描課應結合建筑設計教學的特點,適當減少寫實性素描的訓練, 真正做到通過形體結構做分析, 在分析基礎上構建畫面形體, 并切實地安排空間形體多角度、多視點的想象畫作業, 引導學生對物體對象的認識由外部表象到內部結構, 把復雜的形體通過結構分析分解為幾個簡單的幾何體,以培養學生表達意象和圖解構思的能力。讓學生明白設計師就是可以憑借透明的三維圖形進行多元化、全方位的形象思維, 在圖形上做削減與疊加、分割與組合, 進行并完成設計構思階段的草圖或快速的表現效果。[3]其次色彩課教學除了增強色彩理論相關知識,還需增設設計色彩的訓練內容,重點培養對色彩的感受力,加強對色彩變化基本規律的認識,通過各類客觀色調的寫生練習,進入主觀色彩感受訓練,使學生學會運用色彩原理表達觀念情感,從而完整地理解寫生色彩和實用色彩, 做到表達與思維的統一,達到在畫表現圖時, 能展開想象的翅膀,按自己的設計意圖創造出最佳的色彩表現。
總之,對建筑學專業美術課程進行相應的改革對推動未來建筑師建筑設計能力、藝術素質和藝術創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春梅.淺談高職建筑類專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
[2]申貽璇.建筑美術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青海教育,2002(Z2):66.
[3]符宗榮.建筑美術教學改革之斷想[J].高等建筑教育,1999(S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