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憲標
摘要:歌曲作為一種藝術形式,類型繁多。作為表現歌曲藝術價值和魅力的一種主要形式,裝飾音顯然有其自身重要價值。本研究對裝飾音的概念進行解讀,加深對裝飾音的理解,并對裝飾音應用到歌曲創作中的價值展開分析,提出具體可行的運用策略,將裝飾音運用到歌曲創作的不同的器樂演奏中,更直接、更具體,更能展現出裝飾音在歌曲創作中的運用價值。
關鍵詞:裝飾音;歌曲創作;運用策略
一、引言
歌曲創作的過程是一個相對復雜的過程,涉及的樂器較多。一首成熟的歌曲創作作品。作詞,譜曲等等,都需要創作者本身有著基本的綜合素養,能夠更好地展現出歌曲自身的魅力。裝飾音,作為一種歌曲旋律型表現得特別記號,主要是裝飾演奏的音,以此來表達情感,傳遞內在核心價值。
二、裝飾音的概念
對裝飾音的概念解讀,其主要是用來裝飾旋律的臨時音符,或者是帶有特殊記號表示該音符應作某種裝飾性演奏的音,又稱花音。裝飾音多用來達到裝飾曲調的目的,給樂曲增加特色與效果。在裝飾音內容層面,具體還包括倚音、顫音、廻音、波音、滑音等。隨著音樂風格類型的多元發展,裝飾音已經成為一項不可或缺的藝術表現強化形式。在當前我國一些傳統民歌和古典西方音樂中,裝飾音普遍存在,塑造了不同的旋律風格。從廣義角度上對概念進行解讀,音樂語言本身就是人們日常生活的日常用語,語言語氣的裝飾,一字多音的唱腔升華了語意所想要達到的特定表達要求。雖然一些歌曲創作中,歌曲和樂譜上并未進行裝飾音的處理,但通過演唱的方式能夠增強裝飾性。如周大風的《采茶舞曲》是浙江風的韻律,使用方言進行演唱有一股龍井茶的香味,否則歌曲本身就失去了其自身的意蘊。又如劉歡演唱的《好漢歌》,是通過沙和吼的方式,讓所有聽眾可以在裝飾性的嗓音當中,讓劇中的人物形象更具鮮明的特色,傳遞人物性格。在裝飾音的概念解讀中,發現其對音樂創作的影視表現在方方面面[1]。
三、裝飾音在歌曲創作中的運用價值
裝飾音在歌曲創作中的運用價值,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即傳遞歌曲的自身魅力、傳遞和呈現歌曲情感、增強歌曲的藝術表現力。鮮明的運用價值,讓裝飾音的特征得以充分展現。
(一)賦予歌曲自身魅力
藝術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經歷了不同的變化,但唯一不變的是其內在價值和呈現出的藝術魅力。對于歌唱家們而言,生動的音樂呈現方式,帶給人一道精神上的美餐。裝飾音作為歌曲藝術的美餐上的“甜點”,經過“二度創作”,通常能夠帶給歌曲別樣的藝術表現力,更突顯出歌曲本身的深層次的美感。如《高山流水》演奏的如詩如畫,嗩吶曲《百鳥朝鳳》演奏的鶯歌燕舞,中國鼓曲《夜深沉》演奏的月夜朦朧,在二度創作中裝飾音出現在高、中、低各個音區,借助裝飾音詮釋了歌曲自身的魅力[2]。
(二)傳遞和呈現歌曲情感
裝飾音本身就是一種裝飾性的音,用以充分展現出歌曲作品的自身魅力。音樂本身能夠寄托情感,裝飾音的應用更能夠呈現出歌曲的情感要素。以中國民歌作品為例,作為民族民間的音樂表現形式,傳遞的是人們的情感。裝飾音的運用讓民歌唱腔的刻畫更充分,更能凸顯出某一種特性的意義或者是情感。如果對裝飾音在民歌作品中具體表現,大致可細分為嘆息、嗚咽、憤恨、欣喜等幾種,巧妙地運用裝飾音,可以讓情緒本身更加飽滿。如《小背簍》的歌曲作品表現中,其中就使用了大量的裝飾音,也讓該作品的情感更豐富[3]。
(三)增強藝術表現力
音樂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有其自身鮮明屬性。裝飾音在音樂創作中的運用,目的是傳遞情感,增強音樂本身的表現力,讓感染力更充分。裝飾音在歌曲創作中的運用價值顯著,增強藝術表現力是關鍵所在。但在裝飾音的運用過程中,要凸顯出靈活性的本質,與歌曲傳遞的核心主旨保持高度的一致性,通常能夠發揮顯著的作用與優勢。
(四)裝飾音在歌曲創作中的具體運用
裝飾音在歌曲創作中的運用價值已經得到充分肯定,要明確裝飾音在歌曲創作中的具體運用價值,從多角度著手,挖掘其中的深刻意蘊,從而在根本意義上凸顯出歌曲創作的核心功能與內在價值。裝飾音的運用要滲透到歌曲創作的各個階段當中,讓表現形式更生動、更充分。
1.吉他演奏中裝飾音的運用
在當前的音樂歌曲創作的過程中,都會應用到吉他這一類的樂器。在吉他演奏中裝飾音的運用,通常是需要依靠打音或者是勾音來實現和完成。吉他的演奏過程中,對裝飾音的要求通常是靈活、清晰、敏捷,這對演奏者的手勢靈活度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手指要保持直立狀態按弦。演奏的過程中,如果無法達到演奏要求,勢必會造成裝飾音出現模糊不清的情況,從而造成動作出現浪費的情況。為了保持敏捷性,則需要對裝飾音的表現有充分的認知。在進行吉他演奏地過程中,去掉更多多余的動作,賦予裝飾音更靈活的形態。吉他演奏中裝飾音的運用,要結合歌曲創作過程中對吉他演奏本身的需要,做好對裝飾音的具體設置。
2.鋼琴演奏中裝飾音的運用
鋼琴演奏中的裝飾音的運用,本身是對鋼琴發音弱點的一個有效彌補的過程。鋼琴演奏過程中,本身無法發出“滑音”,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音樂的表現力受到影響。在鋼琴演奏的過程中,則需要通過裝飾音來增強樂器的表現力。隨著裝飾音在鋼琴演奏中的具體運用,裝飾音的外延得到拓展,能夠通過鋼琴的裝飾音來模仿不同的樂器音色,從而賦予樂曲本身鮮明的特色與價值。如在使用裝飾音模仿拉弦類樂器的音色和技法時,鋼琴曲“二泉映月”,為了凸顯出二胡的音色特點,對第4-6小節中鋼琴對于二胡滑音的奏法,以二度和三度的單倚音來進行模仿,第51-55小節尾聲中三處波音的運用,就是模仿二胡滑音演奏與柔和運弓共同營造出的音色,在此處運用波音使得聲音得到延續,充分表現出二胡的演奏技巧和特點。又如運用鋼琴裝飾音對彈撥類樂器音色和技法的模仿上,《夕陽簫鼓》以五聲商調為基礎,保留原作風格,使用大量的裝飾音來表現琵琶、古箏和蕭等民族樂器演奏技法和音色的模仿過程。鋼琴演奏的裝飾音表現逐漸走向成熟,對歌曲創作有重要意義[4]。
3.小提琴演奏中裝飾音的運用
在小提琴的演奏中,作為歌曲創作的環節之一,在小提琴演奏中裝飾音的運用,同樣需要做好對內容的調整。由于裝飾音的類型較多,在小提琴演奏中的裝飾音的運用,不同類型的裝飾音運用方法不同。如倚音的運用,在通常情況下,樂譜當中的小符尾表示長倚音,帶斜線的小符尾表示短倚音,通過直觀的方式能夠在樂譜中表現,但不同倚音的寫法存在明顯的差異,不同時期呈現出不同的特點,所以在應用的過程中還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樂曲表現具體確定。如貝多芬鋼琴三重奏Op.1No.2,第一樂章。舒曼的確只寫短倚音,但使用不同記號來具體表現。小提前演奏中的裝飾音的表現類型多樣,但具體確定還需要結合實際樂曲風格確定,對歌曲創作的藝術表現力有積極意義[5]。
總的來說,裝飾音在歌曲創作中的運用價值不容小覷。裝飾音有其自身鮮明的屬性與特點,是歌曲創作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將裝飾音運用到作品創作的各個環節當中,將展現出獨特的魅力與價值。
參考文獻:
[1]張先永.湘西苗族風格歌曲的創作研究[J].當代音樂,2019(07):82-83.
[2]曾美艷,邊巴.藏族歌曲裝飾音在合唱中的融合[J].藝術評鑒,2019(05):61-62.
[3]寧洪梅.談民族聲樂裝飾音的二度創作[J].戲劇之家,2018(22):74.
[4]趙彬.淺析裝飾音在陜北民歌演唱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17(20):90-91.
[5]沈悅.淺談裝飾音在中國民歌演唱中的運用[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5(0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