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社會文明的快速發展,文化類型組成的豐富性以及各種因素的影響,促使了群眾文化的產生。作為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的發展對我國社會文明建設,以及國家的進步都有著很大的影響意義。根據時代發展需求強化群眾文化輔導,實現對文化輔導的創新,可以充分體現出群眾文化的價值,使其朝著更理想的方向發展。筆者在本文通過認識群眾文化輔導的難點內容,分析了群眾文化輔導的意義,并提出有關的創新與發展策略。
關鍵詞:群眾文化;輔導;創新與發展
一、引言
群眾文化的形成是社會進步和人們文化水平提升的象征,國家也在一直投身于對群眾文化的完善和建設過程中。由于群眾組成類型的復雜性,人們的建議和興趣愛好都各不相同,為了保證群眾文化可以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勢必要加強對區中文化輔導工作。有關人員應當對新時期發展下群眾文化輔導的難點工作進行分析和認識,并正確去了解群眾文化輔導的意義,從而才可以結合時代發展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進行不斷地創新。
二、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的難點內容
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主要是通過各種形式,對人民群眾進行全面的教育,實現對文化的促進和發展,為人們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社會文明的進步帶來幫助。由于群眾文化的組成類型十分豐富,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以及不同人群對文化的需求也有所差異,這就使得群眾文化活動內容與形式都要結合人們的需求,并根據社會發展要求進行創新和改善。
三、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意義分析
(一)更好地促進我國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眾所周知,群眾文化的類型非常多樣化,人民群眾在共同參與各種文化活動的過程中,也是對文化的一種宣揚。我國作為文化歷史發展悠久和豐富的大國,各種各樣的文化不僅僅是民族的代表,更是人民精神的寄托和國家發展的根本保障。群眾文化這一現象在社會文明步伐的前進下形成,讓人們之前所忽視的傳統文化內容,因此得到了更多發展的平臺,也可以突破各種限制融入社會生活當中。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一來不僅僅是為人民群眾帶來健康和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打造更充足的精神世界,更能夠讓文化經過人們的挑選和保護得到優化。長此以往,我國的各種豐富文化內容便會隨著群眾文化工作的不斷進展得到可持續發展,實現對文化的有效傳承[2]。
(二)實現對社會大眾的正向引導
在一定程度上,群眾文化流傳于社會人群中,會通過不同的文化形式與載體和文化內容,給人民群眾從身心健康、思想觀念和行為意識方面造成影響。群眾文化作為一種知識的特殊載體,人們參與到文化活動當中,是個人身心發展的一種學習形式,也是投入到社會群眾里的象征。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展開,可以引導群眾文化活動以更規范、更積極、更具備價值意義的形式和社會大眾融為一體,可以說,群眾文化輔導其實也算是一種間接的教育途徑。圍繞群眾的業余生活,采用各種看似娛樂化的文化活動形式,實質上卻可以更好地通過這種輕松的氛圍,實現對群眾的積極教育,為社會環境的健康發展打好了基礎。
四、加強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的創新與發展路徑研究
(一)構建新型的群眾文化內容,改善群眾審美觀念
近年來,市場經濟的變化促進了社會環境朝著飛速的方向發展,在新形勢下,一些新的文化內容和文化載體得以形成。任何創新和改變都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對這些不加以控制和引導,部分群眾的個人觀念會因此歧化。加強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要求有關人員應當結合時代發展需求,構建新型、健康以及有積極影響意義的群眾文化內容和形式,包括鼓勵群眾展示個人特長,制定激勵機制,引導群眾在文化活動中進行良性競爭。通過這些文化活動來改善群眾的審美觀念,幫助群眾形成良好的辨別能力,以此傳遞更積極健康的思想意識。在此基礎上,我國各個地區以及有關部門都應當積極配合相關工作,為群眾文化輔導的順利進展提供幫助[3]。
(二)重視對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人員能力的培訓
要保證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效率得到提升,離不開有關的工作人員。社會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使得人民群眾對不同文化活動的需求和內容有很大的差異,那么,群眾文化輔導者便應當及時學習和了解更先進的群眾文化市場環境變化,不斷提高個人對文化的辨別能力,調查群眾對文化的需求發展。因此,當地有關部門要重視對工作人員能力的培訓和考核,包括計算機互聯網技術,文化素養以及各種藝術理論的學習[4]。為其提供良好的學習與工作環境,使工作者更好地分析群眾文化的發展特征,能夠成為與時俱進的現代化人才,從而為群眾文化的創新發展做出貢獻。
五、結束語
綜上,群眾文化是現代社會中人們業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群眾修身養性、精神寄托、創建和諧關系和建設文明社會的途徑。為了使得群眾文化活動可以隨著社會發展共同進步,加強群眾文化輔導工作是一種必然的方式。在群眾文化輔導工作中,要充分了解群眾的需求,及時與群眾進行溝通交流,合理利用互聯網和現代化的方式拉近群眾和文化活動之間的距離。
參考文獻:
[1]馬俊瑩.試析如何做好群眾文化輔導工作[J].大眾文藝,2018(21):121-122.
[2]苗麗萍.淺談如何提高基層群眾文化輔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5):152+154.
作者簡介:鄒婧,永順縣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