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教學是提高學生的藝術感受力、加強學生外在表現的有效方式,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的聲樂教學中,大多數教師只關注了在學生樂理知識、歌唱技巧方面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加強,導致學生的聲樂表現受到內心情況的影響,不能發揮出最佳效果。本文通過分析心理素質對聲樂教學的積極作用,提出可行的針對聲樂教學的心理素質培養與訓練方法,以期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聲樂教學;歌唱心理素質;培養與訓練
一、前言
聲樂教學能夠培養學生的聲樂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對藝術的感知能力,加強學生的外在表現力,增強學生的創造力,對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但是由于傳統教育的影響,目前的聲樂教學仍然過度重視在樂理知識、表演技巧等方面的教學,忽略了對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導致部分學生在學習中出現消極的表演情緒,從而影響歌唱的訓練效果。因此在目前的聲樂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通過結合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以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從而提高教學水平,推動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
二、聲樂教學中進行歌唱心理素質培養的意義
(一)引發歌唱動機導向
任何活動的執行都需要有正確合理的動機指導,同樣在歌唱活動中也需要調動合理的歌唱動機。通過對學生進行歌唱心理素質教學能夠引導學生對演唱內容產生情感上的共鳴,豐富學生的內心情緒,從而帶動學生的外在表現為歌唱本身服務,抒發出學生最真實的情感,利用積極的心理情緒指導學生進行歌唱表演。
(二)激發學生歌唱興趣
傳統的聲樂基礎知識和技巧教學存在枯燥乏味的問題,容易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對聲樂教學的抵觸心理,不利于學生聲樂能力的提升。通過引入歌唱心理素質的教學,能夠使學生從情感上理解聲樂知識的內涵,激發學生對聲樂表演的興趣,從而自發性的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從而保證聲樂教學的效率。
(三)保持學生長期學習
聲樂是一項需要長期學習的項目,只有經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使學生熟練掌握聲樂技巧,將相關的表現能力內化為學生自身功能的一部分,實現聲樂與學生內在的結合。但是聲樂教學對于同一個知識點的反復訓練,容易使學生對聲樂學習產生厭煩心理,不利于學生的長期學習。通過加強歌唱心理素質的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毅力,樹立學生堅持不懈的學習理念,從而保證學生能夠以平穩、不浮躁的心態進行長期學習。
三、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素質培養與訓練的路徑
(一)培養“表象”能力
將表象概念應用在歌唱表演中可以再現出歌唱者感知過的一系列的人、事、物,將其形成心理反應。要培養歌唱者的表象能力,教師可以積極組織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入社會,通過學生與社會的實際接觸豐富學生的生活經歷,增加其感情感知,使其在歌唱時能反映出具有生動性的具體表象,使其表演具有生命力。同時教師也要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演唱及發生內容的概念認知及深度理解,以提高學生的感知能力為前提實現學生在歌唱中的表象。教師也可以在日常訓練中積極引導學生觀察每種物體的形態,使學生能夠對物體形成深刻印象,從而能夠在實際表演中下意識地表現出不同的表象,使歌唱表演更有層次感和準確性。
(二)加強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學生的自身意志品質對聲樂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只有具有堅強意志、能夠堅韌克服外在困難的學生才能不斷進行聲樂知識的學習,建立自己的歌唱表演體系,因此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聲樂學習的困難主要分為主觀和客觀,主觀困難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消極情感,客觀困難主要指學習外在的條件阻力,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時要能夠正確地分析學生面臨的困難,有針對性的提供幫助。如果是主觀困難,教師要從學生自身出發,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具體思想問題,與學生進行積極談話,引導學生克服消極影響,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問題。對于客觀困難,教師要最大限度地為學生提供幫助,減少外在因素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不畏懼困難,積極去克服,培養學生的堅強意志力。
(三)加強實際訓練
在進行聲樂教學時,主要是在固定的教室進行傳統的課堂教學,沒有觀眾的觀看,使學生的情緒較為放松,與實際表演過程中緊張的心理有所差別。因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進行實際臨場訓練,使學生能夠在真實的表演道具和觀眾的環境中進行表演,從而加強學生的心理素質,提高學生的臨場反應,加快學生歌唱表演的成熟。
四、結語
歌唱心理素質與歌唱技巧共同作用于學生,影響學生的表演效果,因此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時要重視學生歌唱心理素質的訓練,使學生能保持輕松愉悅的表現心理,通過內在情緒的支持實現外在技巧的表現,從而提高聲樂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
參考文獻:
[1]劉莉.高校聲樂教學中歌唱心理素質問題探討[J].魅力中國,2019(3):267-268.
[2]黃菊.簡析歌唱心理素質在聲樂教學及表演中的作用研究[J].黃河之聲,2018(18):105.
作者簡介:劉衛平(1976.10-),女,漢族,四川成都,本科,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助理講師,研究方向為音樂與審美教育,聲樂教學中心理狀態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