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面臨更大的挑戰。博物館在保護及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將從博物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面臨的優勢出發,分析博物館信息化建設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中的作用。
關鍵詞: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
一、前言
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的一種非營利性機構,能展示、保護及傳播人類社會中的各種有形和無形遺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表現形式多樣,比如表演藝術、社會民俗以及傳統的手工業技能等都可以被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地位突出,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讓博物館的數字化建設成為可能,也提升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水平。
二、博物館對文化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意義
非物質文化遺產凝聚著民族之魂,雖然我國已經列出了許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但實際保護工作卻不夠理想,許多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隨時可能消失。比如云南地區的納西古樂,這種古老的藝術形式是遠古時代的民謠和民樂,但當地會古樂的人越來越少。對這些藝術表現形式進行保護與傳承,體現了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尊重與維系。
三、博物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作用分析
(一)加強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認識
數字博物館是傳統博物館信息化發展的結果,其主要應用網絡技術、通信技術以及數字化技術等,將博物館的內部結構以科技手段進行展示。應用多種先進的科學技術,人們可以隨時隨地看到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實物展示,展示形式包含文字、圖片和視頻,展示效果更強。首先科學技術的應用能讓公眾在交流平臺中進行學習。比如博物館可以建立微信公眾號,定期發布新展品的相關信息,同時開通評論與后臺回復功能,讓受眾自行發表自己的建議意見等。其次博物館可以制作電子出版物來宣傳非物質文化遺產,比如廣東省的博物館會將內部館藏制成各種圖像、動畫及攝像資料,為博物館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讓世界各地的人們認識粵劇這一無法觸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另外博物館可以借助大屏幕來介紹相關文化活動,比如在古樂旁設置多媒體古樂播放器,這樣一來人們就能通過自行按鍵了解古樂器的音色,增強觀眾的體驗感。
(二)加強國內外博物館的交流合作
國內外博物館的交流合作由來已久,比如上海博物館就曾與法國盧浮宮博物館聯系協商,同時通過網絡讓兩國專家在線鑒賞各國的文化寶藏?,F階段國際中已經設置了藝博網這一藝術類博物館網站,目的是為內部成員提供展示館藏的機會。人們如果想要了解某一非物質文化遺產,可以自行前往該網站搜索,搜索項目包含藝術家的姓名、作品的題目等等,讓每個國家的藝術資源聯系起來,達成藝術共享的目標,促進文博事業的國際化發展。
四、博物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傳承的措施
(一)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需要廣泛的群眾基礎,只有群眾認識并熟悉周邊的文化遺產,才會有意識地進行保護和繼承。一直以來博物館都扮演著宣傳大眾文化的角色,社會公眾也愿意自行前往博物館參觀學習,如果將非物質文化遺產引入到博物館當中,人們與博物館之間的互動交流更為頻繁,遺產保護效果更好。然而博物館依然要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讓更多群眾有意識的前往博物館或者電子博物館學習,了解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形式,引導人們為文博事業的發展貢獻己力。
(二)舉辦傳統文化的展覽
博物館具有保管與收藏的作用,對很多傳統的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會實施專門的保護措施,比如依據文物的形式開設展柜,并設置與文物相互適應的濕度、溫度,減少歲月在文物身上留下的印記。非物質文化遺產沒有實際形體,但當前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只是作為收藏品被相關單位代管,而沒有以適宜的方式展示給大眾,不利于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博物館擁有展示優勢,能將非物質文化遺產曝光給公眾,節省了文化傳承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同時也會起到文化保護作用。除了日常展示之外,博物館可以定期舉辦傳統文化展覽活動,讓更多人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了解文化遺產保護的必要性,增強人們的民族自豪感。
(三)增強自身的社會職能
相對一般的文化機構,博物館擁有一定的人才與科研優勢。人才方面,博物館內的工作人員大都畢業于各個高校的文博專業,他們在長期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更為順利??蒲蟹矫妫壳皣鴥仍S多省市都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調查研究,博物館、高校和企業等積極加入相關活動,無論是科研技術還是科研資金,實力均不可小覷。而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文明的體現,將其展示給公眾利于激發人們的保護意識?;诖?,博物館需要準確定位自身的社會職能,并加強內部建設,引入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
五、結語
在當下社會中,傳統博物館不僅承擔著保存、管理有形物質遺產的職責,而且需要發揮人才優勢、科研優勢和保護優勢、展示優勢等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相信在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等科技產物的支撐下,博物館的信息化水平會不斷提高,未來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中也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肖洵.博物館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作用研究[D].云南大學,2018.
作者簡介:孫珩滔,煙臺市牟平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