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光在我們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與意義,它讓我們有了白晝之交,四季之分。隨著光被人們認知,被科學解密,它對繪畫發展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畫家通過描繪不同光線下的事物,使畫面呈現出不同的色調效果和情感氛圍。在畫家對光的準確理解和把控下,使我們更為直接自然地感受到畫家所要表達的情感。我們看到眾多經典的油畫作品,或多或少與光的表現有著比較密切的聯系。如果沒有光,我們無法觀察到世間萬物,一切都將失去它原本的色相,更不會有那么多油畫精品供我們學習研究。本文結合個人的畢業創作過程,淺談寫實油畫創作中光線表現的各種類型及藝術特點,以及我的作品是如何運用光線進行創作構思和表現的。
關鍵詞:光;情感;油畫;創作;運用
一、引言
光在我們生活中有著無法取代的地位,在油畫創作中更是如此。如果沒有光那我們無法觀察到世間萬物,一切都將失去它原本色彩,當我們無法觀察到事物的時候又怎能刻畫出事物的神,表達出事物的魂呢?隨著科學家對光的解密,光的科學原理逐漸被我們所認知。在藝術大師們大量的實踐創作中——倫勃朗對舞臺光線的運用,米勒對日出日落逆光場景的運用,印象派大師們對明媚陽光的運用,維米爾對室內光線的運用,以及拉圖爾對燭光的運用等等,都是在寫實油畫中通過不同光線的運用來表達出畫家想展現給世人的一種審美表現與情感。這些油畫著作不僅僅在視覺效果上讓人們感到驚艷,更能讓人們在靈魂深處與創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產生共鳴。
二、光影與明暗
在寫實油畫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畫家對光認知的方法及藝術表現的取向,是逐步演化和發展的。從以素描光影為主導的古典主義油畫,擅長色彩表現的威尼斯畫派,到強調光照環境下環境色彩的印象派,再到以主觀色彩表現的后印象派,藝術家對光的認識和表現不斷發生變化。光影是客觀物理現象,因光影而產生明暗,使明暗層次成為繪畫表現的語言。光影構成和明暗表現在古典主義油畫中占據主導地位。代表畫家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其作品能夠讓我們感受到強烈的舞臺燈光效果以及豐富的明暗層次變化。
三、光與色彩
提到對光的色彩認識和繪畫表現,最具代表的就是強調外光環境下環境色彩表現的印象派,以及在印象派基礎上進一步向主觀色彩表現推進的后印象派。印象派的繪畫作品主要就是表現的是,室外光線與色彩的關系。在大量的寫生過程中發現光對顏色的變化,產生很大的影響。隨著光學和色彩學逐漸被世人所認知,印象派也將這種科學認知帶到他們的作品中,將科學和繪畫藝術完美的結合。
四、光與時間
(一) 時間的情感
在油畫創作中同一景物在不同時間或者不同的光源影響下都會產生出不同的色彩,例如屠格涅夫筆下《獵人筆記》中講到的,他是如何從早到晚的扛著槍在森林游蕩。大清早,“在發白的草地上躺著的事,您雙腳留下的綠色的腳印。”;白天,“被烤地灼熱的灌木叢在陽光下仿佛變黃了”;傍晚,“遠處炊煙裊裊暖暖的樣子,赭紅的閃光與露水一起灑落在林間草地上。草地,不久前被鍍上了一層流光溢彩的金色”;夜晚,“在那峻黑的灌木叢上方,遠遠的天際,依稀的閃亮著……這是什么呢,著火了嗎?不,這是新月初生……”炊煙,“暖暖的樣子”。
(二)環境的主次
在寫實油畫創作中需要根據創作的需要在畫面中分配塑造的主角與配角,不能喧賓奪主。除主要塑造對象外,其他的環境也要根據創作中的需求來匹合主體的需求,無論在構圖上還是色彩上都需要光線的配合,主光源與輔光源(反光、分散的光斑、除主光源外的一切光線)的分配比例。結合第2章光的明暗對比分劃構圖的基礎上,要結合創作內容的情感需要來運用不同的光線。在通過大量對光線描繪的寫生實踐中積累出光線與情感的關系來選擇針對創作主題所需要的光(主光源與輔光源),主體物在主光源和輔光源同時作用下達到主體事物突出的同時,又要與環境和配角之間和諧統一。
五、結語
在沒有動筆之前的畫布就好比一個沒有拉開幕布的舞臺。一臺完美的演出,需要對舞臺燈光進行精心的設計與安排。如果沒有舞臺燈光觀眾將無法看清舞臺上的景物形象,無法體會到演員的情感流露,無法感知劇中的時間的變化和空間的轉換。而一幅能觸動人心的油畫作品,光也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既然光能引起觀者的內心的觸動,那就應該把光所帶來的這份觸動,通過油畫創作中光的運用與表現最終呈現出來。
光的繪畫藝術并不是把光通過繪畫的形式呈現出來,而是在創作實踐中把光的種類、角度所帶來的情感、效果等規律性的內容合理的運用起來。使光產生的特殊效果,能最佳的構架出、烘托出、創造出更加震撼眼球、觸動人心的作品來。使光的繪畫藝術價值,在寫實油畫創作中能夠更好地去展現。
參考文獻:
[1]鄭光旭.點畫砌構——向列賓美術學院葉列梅耶夫教授學油畫[M].人民美術出版社,2013.
[2]孫孝華,[英]多蘿西·孫.色彩心理學[M].上海三聯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于新華,中國藝術研究院(文學藝術創作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