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大眾對學齡前兒童教育問題的關注程度逐漸增加,學前教育專業也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迎來了創新發展的機會。根據我國《基本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的相關要求可知,學前教育專業改革必須一改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方法,不斷探究舞蹈教學模式的優化策略,從而讓這種獨特的藝術行為真正對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與人文精神世界產生深遠的影響,為此,探究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的創新具有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
舞蹈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必修專業課之一,對提高學生的精神文明程度以及文化綜合素養具有重要的意義。舞蹈教師不僅要使學生掌握舞蹈基礎理論知識,還應當引導學生學會對美的欣賞,以基本功訓練及形體訓練等實訓課程來提高學生身體的協調性、柔韌性以及節奏感,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應當具有一定的幼兒舞蹈編導能力,能夠正確的講解舞蹈動作并有許多額組織幼兒進行舞蹈活動。目前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著舞蹈教學的效率與效果,為此學前教育專業教師應當積極探究舞蹈教學模式的創新策略。
一、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存在的問題
舞蹈教學作為一門專業技術課在整體課程中所占比例較小,且缺乏科學的、系統的舞蹈教材對教學活動進行具體的指導,部分教師只能按照自身的知識經驗進行教學,但許多舞蹈教師自身專業能力與教學水平有限,教學方法也過于單一,整個教學活動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以至于教學效果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許多學校仍然沒有建立獨立的舞蹈教室,也沒有完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學生并沒有得到良好的實訓條件。舞蹈教學的效果同時也取決于學生自身條件,部分學生可能之前并沒有相關的舞蹈學習經驗,統一的教學進度有可能無法顧及基礎較差的學生,因此教學效果在不同學生之間逐漸產生了一些差距[1]。
二、學前教學專業舞蹈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
(一)以教學目標為導向制定人才培養計劃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的目標十分明確,舞蹈教師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同時還應當對學生的學科素養進行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出來的專業人才都應當是幼兒教師的后備軍,近年來國家重點培養師范類學生以期提高整體國民素質,教學目標及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都應當與社會背景相結合,希望可以通過優化舞蹈教學以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整體素養。
(二)以舞蹈教學大綱為基礎優化課程設置
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并重的一項教育活動,學生應當掌握專業舞蹈技能以及訓練方法,提升自身整體舞蹈素養以便能夠勝任幼兒園等學前教育機構的舞蹈教學工作。以舞蹈教學大綱為基礎優化課程設置是實現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創新發展的基礎環節,調整課時安排時應當適當增加舞蹈實踐課程的占比,盡可能為學生開設更多基礎訓練課以及形體課等等。課程設置也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工作,為此可以適當地增加藝術欣賞課,通過讓學生觀看舞蹈視頻等方式以優秀作品來陶冶學生的情操,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2]。
(三)以現代技術為手段豐富教育教學模式
現代科學技術使得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工作變得更加便捷,教師可以將舞蹈動作及教學重點與難點以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并發送給每一個學生,學生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復習舞蹈動作,不僅節省了課堂教學的時間,還能夠更加直觀的對比自己與標準動作的差距。對于舞蹈教學的作業完成情況,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錄視頻的形式進行一對一的檢查,教師可以在課下針對每一個人的問題及建議做出詳細的說明,避免課堂集體教學可能會忽略某些學生的學習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因材施教并縮小了學生之間的差距[3]。
(四)以就業問題為目標融合職業道德教育
就業是每一個學生必須面對的問題,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與技能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為此舞蹈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融合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觀并形成遠大的職業理想,引導學生認識學前教育的內涵以及舞蹈教學對學前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真正將舞蹈教學與自身未來發展聯系到一起從而提高對舞蹈教學的重視程度,進而促使學生成為知識技能與職業素養兼具的新時代優秀專業人才。
三、結束語
學前教育專業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希望加快教學模式的改革從而實現整體教學效果的提升。舞蹈教學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學生的綜合性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為此舞蹈教師應當分別從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教育教學目標的設置、教學手段的更新以及職業道德教育的加強等方面來實現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武開娟.創新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的意義和方法探析[J].戲劇之家,2018(3):177.
[2]吳瑩.關于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模式探析[J].中外企業家,2018,598(8):127.
[3]趙宇楠.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課程教學的創新研究[J].才智,2018(14):118.
作者簡介:郝佳寧,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