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舞蹈是以肢體動作語言為主要載體的藝術形式, 其主題表達及人物塑造均需通過動作語言進行建構,因此主題動作在作品中顯得尤為重要。舞蹈編導是編創舞蹈的藝術家,是舞蹈作品形成中的重要角色,只有有機結合舞編、主題動作和優秀舞者,才可以將舞蹈的內涵充分表達出來。對此,本文主要對舞蹈編創中主題動作的形成和運用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舞蹈創編;主題動作;運用
舞蹈的主題動作(也叫基調動作),主要立足于音樂主題而形成,是指在舞蹈作品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最能體現人物的個性或舞蹈的特性所具有的典型性的舞蹈動作,并通過不斷重復來加深觀眾對舞者所要表達思想的印象,用文學作品來比喻就是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套可以表現作品主旨的舞蹈動作,會讓觀眾在欣賞的同時很快明白其真正想表達的意義。
一、主題動作的探索
舞蹈編創的初期,需要不斷地去嘗試和探索,這就需要舞蹈創作者在創作舞蹈時,必須取材于實際生活,不斷深入探索,并最終為生活服務。舞蹈創作者必須嚴格按照舞蹈藝術表現形式的原則,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如此才可以加深對生活的感悟和體會,進而將優秀的舞蹈作品創作出來。為了讓藝術表現形式更加多元化,舞蹈創作者必須對各種生活素材進行選擇,同時深度整合和濃縮相關素材,并有機結合這些素材和主題動作設計,使舞蹈作品更準確地傳情達意。
二、主題動作的提煉
創作動作就像開發一件商品,需要通過各個方面的捶打。從諸多探索后獲得的信息源中選擇與要編創的舞蹈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信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提煉”。創編舞蹈的過程和挖掘文物的過程很相似,需要逐步進行,必須注重所有信息的細節。當獲得諸多信息后,就要一點一點將其抽離出去,這種抽離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隨時關注其是否對創編的舞蹈作品有一點關聯性。
三、主題動作的創新
舞蹈靈感或舞蹈動作均從生活中而來,借助肢體語言對內在思想進行表述。舞蹈創作者應有機結合主題動作和創造意識,將自身的創作動力充分激發出來,明確創作動機,如此才能促進舞蹈作品質量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舞蹈編創者在主題動作開發時要打破常規,運用時空力變化、重復、剪切等技法去設計和編排,再經反復的修改加工, 融入現代化元素、交流藝術審美、加強情感表達、反映新時代精神等,積極創新,形成一套既好看又能代表舞蹈作品的主題動作。
四、主題動作的組織
動作組織好似一張網,必須具備清晰的思路,較強的穩固性,如此才能更好地把一張牢固的舞蹈網織成,在對整套動作進行組織創作的過程中,在完成前面鋪墊步驟后,應合理調整各個動作細節。諸多編創工作者將很多動作融入了作品之中,如此便導致觀眾在觀看的時候感到眼花繚亂。此方式十分不科學,舞蹈編創者應注重提取核心表達的主題動作,把舞蹈動作和音樂充分匹配好,如此才能帶給觀眾一種和諧的感覺,而這種效果需要組織才能實現[2]。
五、主題動作的美化
美是完整藝術形式的重要基礎,在舞蹈中也不例外。但在舞蹈中并非每一個動作都是美的,在展開美化的過程還需要更加精煉,在舞臺中的舞蹈表演均是通過精心打磨、加工的,但并未和生活的原貌相脫離,美化動作的過程即美化整個作品。動作的美化是在把初步作品完成后,然后在再次創作中進行反復修改。完成動作后需要根據作品主題思想表達的要求調整動作。和下一個動作無縫連接是美化動作的關鍵點,舞蹈編創作者必須充分思考動作的順勢,使動作間連接流暢,以增強美感。由此可見美化可以使動作得到更好地調節。
六、主題動作的運用
舞蹈編創的前提條件就是準確地選擇動作語言, 即選擇能夠充分表達作品主題思想并能夠獲得觀眾理解的動作語言。主題動作是舞蹈作品里面的核心動作語言, 但并不是每一個舞蹈的動作都需要與這套動作相結合。通常舞蹈作品是以開頭動作、輔助動作或是連接動作來作為引導進入舞蹈主題動作的,這也是常用的一種方法。在對舞蹈動作進行提煉的過程中,我們要充分了解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人物存在的環境等內在特征,同時基于此將舞蹈作品中人物的潛臺詞、意識和心情設計出來。每一次的創作過程都要以編創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厚的舞蹈內涵作為支持, 跟隨著創新思想的出現以及對生活情感表達的積累。
七、結語
總而言之,舞蹈的發展離不開編創,而編創又離不開主題動作的良好運用,一名成功的舞蹈編導,需要從探索、提煉到創新再到組織、美化等過程來開發并創作出符合舞蹈作品的主題動作,充分的借助主題動作展現出舞蹈作品創作的意圖,不斷提高舞蹈創作品質。
參考文獻:
[1]龔堅.舞蹈編創中主題動作的形成與應用[J].大眾文藝,2019(04):153.
[2]楊森淑.舞蹈創作中動作結構的應用分析[J].戲劇之家,2018(29):104+106.
[3]鄭軍.論舞蹈編創中主題動作的開發與運用[J].大眾文藝,2018(03):159-160.
作者簡介:孫慰慰,新疆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