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立足現代技術對小學音樂教育的影響,以電子白板教學為典型來分析技術對小學音樂理論教育、實踐操作及情境形成的作用。電子白板是展示的技藝,能夠給小學生帶來新奇感,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積極的學習態度,因此小學音樂教育可以有效地利用它來開展教學,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進而提高小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
關鍵詞:小學生;音樂;電子白板
現代技術與教育的結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教育活動的開展。在科目教學中,教師會引入各種教育技術來提高教學效果。小學音樂是小學階段必學的科目,關系到小學生的未來成長。因此在教學中有必要巧妙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促進小學生音樂教育的發展。電子白板是新型教育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具有一定的創新性。我們可以從理論和實踐教育及音樂氛圍等方面來分析其創新性。
一、電子白板預設 展示音樂理論
小學生學習音樂需要掌握一些基礎理論,這樣才能夠為后期的音樂學習以及音樂專業研究奠定基礎。但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學習效果受到影響,特別是一些理論知識較枯燥,學生難以持之以恒地學習,從而影響到音樂理論的學習效果。
在教學中引入電子白板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創新音樂理論教學。電子白板可以趣味性地展示理論內容,吸引學生關注。比如,在小學五年級上冊《祖國像媽媽一樣》中有休止符知識,且要區分獨唱與合唱兩種不同形式。單用語言講述,學生難以掌握這些內容之間的區別,不懂得如何使用休止符。借助電子白板可以將休止符制作成動態的圖片,在展示出曲譜的時候,休止符就變成了一個動態的提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另外,學生在學習演唱的時候,曲譜用電子白板播放出來,遇到獨唱的章節,合唱部分曲譜停止推進,遇到合唱到時候,獨唱部分曲譜停止推進,給小學生很強的既視感,能夠比較快速地掌握這些音樂理論。
二、動手操作白板 進行音樂實踐
小學生學習音樂是要掌握基本的演練表達方式,實踐是必不可少的內容。目前,小學音樂的教育側重于教學生唱歌,掌握一些基本的音樂技能和樂器使用。在小學四年級《走進音樂世界》課程中,學生通過圖片認識樂器,了解樂器的基本構造;這對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遠遠不夠的。投資購買很多樂器供學生體驗是不劃算的,但借助電子白板可以完成虛擬體驗。教師將模擬軟件安裝到電腦上,并投射到白板上,學生可通過操作電腦鍵盤來體驗樂器的演奏效果。這可以節約學校的教學資源,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提高音樂教學的實踐效果。
三、視頻內容加持 形成音樂氛圍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有很強的探索欲望,也有不少小學生天生對音樂有學習熱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學習和模擬來掌握各項知識技能。而視頻能夠快速地將學會引入到教學中去,形成比較好的體驗。網絡上有大量的視頻素材,如果教師能夠有效地利用這些內容,那么就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比如,三年級學生在學唱《春天來了》這首歌曲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先通過視頻內容來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氣息,認識到春天的美妙景色。在不斷地情境構建中讓所有的學生產生一種表達沖動,產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有了視頻的加入會讓教學情境更加完善,那么也就能夠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音樂課程。隨后,教師可以利用微視頻進行音樂教育,讓學生通過微視頻來接受教師的教學,與課堂教師的教學之間形成對比。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雙師”課堂。在這一課的學習中,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大自然環境保護的視頻,這些視頻素材比較多。學生花一點時間觀看視頻,就能夠形成比較直觀的認識,對大自然產生更深的情感。那么,這就能在情感上激起學生的認同感,讓學生能夠將自己的情感融入歌曲的演唱中去,使歌曲演唱的情感層次更加豐富。
總之,在小學音樂的教學中電子白板的作用非常大,不僅僅能給學生最直觀的體驗,還能夠匯聚大量的教育素材,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在使用電子白板的時候,教師需要進行一些比較好的設計,借助互聯網將各種素材引入到教學中,進行巧妙的組合。由此可見,電子白板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重大,能對小學音樂的教育教學活動產生多方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張英俊.淺談電子白板在小學音樂課堂中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6(29):149-150.
[2]肖婕.小學音樂教育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路徑探析[J].北方音樂,2018(11):197.
[3]汪奇.小學音樂教育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J].黃河之聲,2018(6):107.
[4]陳萌.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探析[J].通訊世界,2017(12):257-258.
[5]劉海燕.交互式電子白板和小學音樂教學的融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23):47-48.
[6]白曙華.小學音樂教學因手段現代化而精彩[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5):132-133.
[7]崔圳超.交互式電子白板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12):50-51.
[8]趙佳.淺談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J].戲劇之家,2015(11):204-205.
作者簡介:羅琳,華南理工大學附屬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