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冠華 李碩 朱思潔 王珊珊
摘要:素描教學是培養學生造型能力的基本功,它為培養合格的美術教育人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文針對素描零基礎學生,探討對其的教學方法,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素描水平。
關鍵詞:素描教學;素描零基礎學生;教學方法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需求,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美術教育也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社會對于專業美術人才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特別需要專業美術人才。而現實中很多學生基本沒有任何繪畫功底,屬于素描零基礎的學生。因此,針對該類學生而言,如何合理地因材施教,使學生掌握設計素描技能,是很值得教師探索的問題。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唯有對素描產生興趣才能夠讓他們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零基礎的學生第一次接觸素描,對其一無所知,并且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來掌握相關基礎技法,如果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來開展教學或者進行學習,學生們難以真正掌握相關技法,并且時間一長就會在很大程度上產生厭煩與抵觸,打消他們學習的熱情。此時我們應當盡可能讓他們帶著問題,最大程度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引導他們實踐并總結出規律。老師應該構建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環境,例如通過多媒體、旅游等來拓展他們的思維,調動他們學習上的積極性。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能夠讓生生之間抑或是讓師生之間一同探討完成與欣賞一幅作品。我們應該對他們的選擇給予充分的尊重,如此學生才可以更好地展開創作。在對于學生開展教學的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到他們這個時期的心理特點,選擇和他們生活相關的內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他們的繪畫熱情,培養其創造力,啟發他們在素描的時候怎樣合理地用筆、墨、色,這不但可以促使其素描水平得到顯著提升,創造力亦能夠得到一定的提高。
二、課程標準與授課計劃設置
針對零基礎的學生,教師必須明確設計素描的課程標準,制訂切實可行的授課計劃,真正達到因材施教的目的,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素描造型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提升藝術感知力和審美能力,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授課計劃要循序漸進,逐層深入,從最初的握筆姿勢、線條練習、觀察方法和步驟,到幾何體透視、結構、色調、精細化刻畫、創意素描等創作方法和造型語言,教師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細致合理的安排,這樣才能使學生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和將來從事設計工作夯實基礎。另外,教師在課時上也要進行大幅度的調整,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
三、啟發式的教學方法
素描的教學相較常規的知識性學科存在明顯的差異,在零基礎學生更開始學習素描的時候對于某些抽象的問題及要求經常無法理解抑或是一知半解,此時能夠采取比喻式啟發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形象的比喻可能會在一瞬間將零基礎學生想象的大門打開。聯系性啟發就是啟發零基礎學生采用聯系的觀點對于問題加以審視,怎樣正確地對于事物之間的聯系加以把握,此亟須我們在觀察里善于展開對比、歸納概括以及組合,啟發零基礎學生基于多個視角展開對比,找到物體之間的異同點,在對比中觀察其之間的差異與聯系,將相同的因素進行組合,不同的因素加以歸納總結,讓其變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比如素描教學中的剪影式觀察,就是在比較、組合、概括中的一種觀察方式,這種聯系性啟發可以讓零基礎學生構建一種科學有效的觀察與思維方式,對于零基礎學生能夠產生非常大的影響。拓展性啟發就是要對于學生的思維加以拓展,促使其能夠擁有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在素描教學里能夠設置眾多開放式的問題,開展某些課程之外的拓展性訓練,提升零基礎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四、培養學生自我評價素描作品的自主學習能力
素質教育中一項很重要的學習方法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并非純粹地讓學生掌握多少知識,而是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老師應該努力給零基礎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讓其基于此環境下展開自主學習。在點評里能夠鼓勵零基礎主動發言,發掘他人的優勢與不足,對于零基礎發表的觀點不應該一味地批判與否定,應該多加以引導,多給予一些鼓勵,在他人的創作里發掘問題亦為對于問題的一種分析能力,然后和自身的作品展開對比,如此才能夠更深入的認識自身的問題并且進行修正。零基礎之間獲得認同亦會加強自信,如此,課堂的氛圍就會明顯活躍起來,零基礎學生能夠在鼓勵與點評中獲得提高。
參考文獻:
[1]張亞松.在高中基礎素描教學中的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5.
[2]詹小燕.義務教育階段小學基礎素描教學方法的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15.
[3]徐少年.高校美術基礎素描教與學的思考[J].設計,2016(07):100-101.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art 零基礎繪畫館(201910075028x)。
作者簡介:馮冠華(1995.09.10),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本科,河北大學,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李碩,河北大學;朱思潔,河北大學;王珊珊,河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