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虹 李曉娟
摘 要: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進步,我國電力行業發展極為迅速,配電臺區作為確保供電范圍內低壓設備能夠快捷高效接入運行的基礎平臺,更是電力經濟運行管理的直觀體現,而傳統的配電臺區在實際運行管理期間由于技術理念所限本身所存在問題相對較多,很難充分發揮配電臺區的價值作用。但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提出和推廣,物聯網技術在配電臺區中的應用不僅可以解決以往傳統配電臺區運行管理存在問題,還可有效提升配電臺應用實效性,對進一步提升我國電力行業全面發展意義重大。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配電臺區;應用分析
從現實角度出發,目前我國配電網已經進入深化改革階段,配電臺區運行管理及后續運營方向必然是以現代科技為基礎來制定可持續發展方案;確保配電網價值能夠充分得到開發。但就目前而言我國過于密集的低壓配電網點,所表現出的單點經濟價值低的特性也更加明顯,尤其近年來我國經濟步入新常態發展的背景下,整個社會對配電網供電服務需求標準也隨之全面提升,而傳統低壓配電網以配電變壓器供電范圍劃分單位片區做配電臺區式進行管理運營的方法,雖然切實提升區域供電可靠性,但在具體精益化管控以及電能質量檢測和改善上仍相對較為滯后,而采用物聯網技術則可有效使傳統配電臺區過渡至智能配電臺區,形成系統的、標準的智能管控機制,最大限度發揮配電臺區功能特性,使整個配電網價值完全得以體現。
一、物聯網技術內容要點分析
物聯網技術即在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基礎上延伸而成的具備良好業務應用的新型科學技術,其在普適性上相對較為突出,幾乎各個領域都可進行物聯網技術的改良應用。與此同時物聯網技術與互聯網雖然有一定聯系性和相似性但其差異性也較為明顯,其用戶端往往不是局限于人工指令操作,而是可以覆蓋至物品指令;真正實現了“物物相連”、“人物相連”,因此物聯網也可看做是在互聯網原有理念之上,按照感知、識別、通信等新技術直接將存儲至物品上信息做實時全面的提取和傳遞,因此將其應用至各個行業領域中時,不僅可以有效促進相應行業領域在短期內高效發展,更對整個社會經濟以及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物聯網技術功能要點主要是以傳感器技術、通信技術、嵌入式開發技術來體現,在實際設計應用期間也是以確保這三方面功能可以充分發揮,來衡量物聯網技術在對應行業領域應用效果是否達到預期。
二、傳統配電臺區現狀及問題
目前我國傳統配電臺區運營現狀整體不容樂觀,所存在各種問題也相對較多,結合實際來看低壓臺區本身線損率遠高于高壓臺區的現象便說明傳統配電臺區運行管理缺陷性明顯。而線損率作為電流所經設備產生損耗,可直接看做是考核電力發展的核心指標依據,因此線損率往往反映了對應配電臺區供電企業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而造成傳統配電臺區出現各種缺陷性問題的主要原因,除開管理落后、選型不當等人為因素,其技術因素也是核心原因,不夠完善的電力系統使得低壓臺區運行期間發現線損率的概率會大幅下降,繼而使得大部分電能資源會在此期間被浪費,嚴重影響電力事業正常運營和后續的合理發展。而物聯網技術在配電臺區的應用,則可根據自身功能特性從降低低壓臺區線損率的角度出發,進一步完善整個配電系統,以此最大限度提升電能資源的高效利用率,保障配電臺區運行管理質量完全得以體現[1]。
三、物聯網技術在配電臺區中的應用分析
1、設計應用原理
物聯網技術在配電臺區中的應用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對解決傳統配電臺區所存在問題,促進整個電力行業發展意義重大。實踐期間則主要結合目前配電臺區存在設備類型較多,業務變化較快、投資成本高等多種缺陷性問題角度出發,構建基于物聯網的全面、智能配電臺區運行框架。按照低壓配網全面感知設計的方式,在其臺變側、線路側、用戶側等關鍵點做智能傳感器以及視頻監控設備嵌入,確保其運行狀態能夠全天二十四小時得以實時提現,使相應專業工作人員能夠第一時間掌握其線損情況。同時根據實際情況組建低壓臺區零接線網絡層并統一通信接口達到解決其舍內類型數量多安裝位置分散所導致運行效率低、故障高的缺陷性問題,有效提升整體電能資源利用率。
針對配電臺區引入新型計算架構,確保配電臺區自身及所覆蓋范圍低壓配網運行狀態能夠直接采用本地在線監測,全面緩解覆蓋高頻數據對整個配電臺區運行所造成的壓力,以此使其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得到顯著提高。還要從可滿足多元化形態業務角度出發,注重對其業務體系軟件的多樣性功能開發,使配電臺區管理能夠實時調整通信資源和管理環境,形成精益化分布逐層管控的系統運行模式,全面增強配電臺區運營實效性。其最終所形成應用架構管理體系如下圖(圖1)所示:
2、應用實踐效果
目前物聯網技術在配電臺區的應用實踐已經在全國5000多個臺區得以落實,其所表現出的智能化、精細化管理特質是極為突出的,按照對下接入智能開關、集中器、各類傳感器等方式,確保業務服務和管理程序與配電物聯網形成實時全面的交互形態。整個配電臺區現場基本可實現不用專門配置,只需遠程集中批量或單點識別接入低壓設備,便可進行業務數據交互的模式,最大限度提升低壓電能資源利用效率,同時減輕工作人員作業壓力和管理難度,使相應配電臺區管理品質能夠完全達到預期,有效促進整個行業電力經濟的快速發展[2]。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物聯網技術在配電臺區中的應用分析,可以看出其對解決傳統配電臺區所存在運行管理問題效果顯著,且利用物聯網技術功能改善現有配電臺區系統框架,形成智能配電臺區管理終端不僅可以實現對低壓臺區線損率情況的全面掌控,還可使低壓設備接入便捷性得到有效開發,為我國后續電力行業多元化業務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志新,吳小歡,葉菁.配電臺區在線線損異常分析與分級管理智能監控系統研究[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19(02):12-14+18.
[2]吳善,郝思鵬,楊李星,林曉旭,吳利亞.基于CIM的智能配電臺區信息模型及應用[J].電測與儀表,2018,55(10):46-5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