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有寶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它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小學作為學生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其日后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語文是小學三大科目之一的存在,不僅對于培養學生語言行為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引導作用,而且更是學生提高學習成績的一門科目。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如何利用信息化技術,幫助學生學好語文,已經是教師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的意義,列舉除了小學語文在應用信息化技術時候遇到的問題,然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可供借鑒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深度整合
在教學中使用信息化技術,這已經是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這也是因為信息化技術教學不僅能夠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也能激發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它也是提升教師教學工作效率和質量的關鍵。小學的語文教學比較難的一個問題是,小學生由于自身的限制,不管是思維方式,還是理解能力都尚未發育成熟,所以教師在教學當中提出的一些問題,他們也沒法回答,就造成了課堂學習十分枯燥乏味。在引入信息化技術之后,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有更直觀的認識,讓課堂內容變的豐富,使孩子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引入信息化技術也是非常必要的。
一、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的意義
(一)對學生
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引入,使得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變的豐富起來,有助于吸引學生注意力,還有培養他們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閱讀與寫作是語文閱讀當中的一大難點問題,不過小學因為自身因素的限制,導致他們很難對閱讀與寫作的學習產生興趣,但是利用多媒體教學,不僅開闊了小學生的視野,也讓他們對于閱讀寫作有新的認識,枯燥乏味的漢字,轉化成畫面之后,竟然會如此優美。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教學應用,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能讓他們對語文課本中的哪些枯燥的文字產生興趣,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讓語文教學的主體不再是教師一人,而是學生與老師的共同體。因此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對學生來說,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對教師
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引進,不但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提升了他們的教學質量。多媒體教學的應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制作教學課件的負擔,各種制作軟件的興起,也提高了他們制作課件的效率。其次信息技術的應用,完全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式,對于有些問題的解決,教師不再需要一字一句的去給學生灌輸,而是通過這些信息化的教學設施,去引導學生來發現問題,然后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在語文中,閱讀與寫作是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兩點,以閱讀為例,教材中的課文,大都選擇的是經典背誦篇目,而這些篇目大都生澀不易懂,經常會使學生對其產生抗拒,不利于其閱讀習慣的養成,但是使用信息技術后,可用視頻教學的方法,不僅對學生的教育更加直觀,還可以讓他們根據視頻再來看教材,以此來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這樣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也培養了學生學習能力。其信息技術的整合,對教師也有極為重要的影響。
二、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中的問題
(一)教師思想觀念落后
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的問題,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教師的思想觀念落后,仍是在教學過程中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對現代信息技術既不了解,也不去學習,落后的教學方式,不僅使得教學的效率低,而且不利于學生學習的興趣養成。然而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不去使用信息技術,也會導致有些教學資源無法使用,使得教學的內容不夠全面和權威,甚至會誤導學生。信息技術下,已經將各部分資源進行整合分類,其目的就是為了方便學習和查找,如果教師不能有一個先進的思想觀念,則會導致這些資源被浪費。
(二)信息技術應用不合理
除了教師的思想觀念落后之外,還有一種就是信息技術濫用的情況,導致教學內容嚴重脫離教材,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出現。教師應該對信息技術有正確的認識,只將其當做幫助教學的工具,不能讓其成為教學的主體,要清楚的認識到信息技術是為教學服務的,無論其形式、內容如何的變化多端,技術手段如何先進,它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方便教師教學,方便學生理解,提高學習效率而服務的,而不應該主導教學工作的。教師在使用信息化技術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提前考量信息技術的使用能不能達到自身的教學目的。
三、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的教學措施
(一)轉變思想觀念
教師要轉變自己的思想觀念,緊隨信息時代的發展,將一些傳統的、不利于提高教學效率的舊方法摒棄掉,從心底開始接受,先進的信息化技術,不能將其當成影響教學的洪水猛獸。思想上的轉變也要落實到教學當中去,在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將那種死記硬背的老方法進行變通,利用現代的信息技術,根據學生的特點,幫助他們來巧記活學。然后就是對信息化教學資源的使用,從課本出發,結合現有的資源,使得教學的知識更加全面和準確,這也是在小學語文中將信息技術進行了深度的整合,使其能為教學來進行服務。
(二)合理使用信息技術教學
教師在教學當中,要對信息技術的使用擺正位置,使其完全作為教學的工具來使用,而不能一味的去追求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導致不能有效的完成課堂的教學任務,雖然抓足了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卻缺乏實際的教學作用,教師一定要合理的來使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既不能一點也不用,沿用傳統教學方法,但也不能濫用,創新太過于脫離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會造成教學中的問題。合理的使用信息技術,也有利于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中的深度整合。
(三)情境教學的應用
語文的教學,難免會因為教材閱讀的內容比較枯燥,導致學生對教材內容失去興趣,致使閱讀理解能力一直得不到提升,而在信息技術下,將原本文字形態的藝術作品,轉變成影視作品的形式,然后讓學生在影視播放的過程中,將課文內容契合進去,讓學生為課文中人物進行配音,或者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構建一個小活動,提前學生將課文內容背熟,然后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一個故事背景,讓學生來進行現場演繹,這使他們不僅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而且對教材內容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信息技術的整合之下,讓教師能夠充分的教視頻資源、音頻資源、教學動畫資源等進行充分的結合,使得情境教學的畫面更加逼真,給學生最大程度的真實感觸,以此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熱情。
(四)拓展教學
信息技術的應用除了應用在課堂上之外,也可以對學生進行課下的拓展教學。教師要根據實際的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進度等情況來確定是否要對課堂上的內容做出延伸。如果教學情況較好的話,可以實施拓展教學。在信息技術下進行的小學語文拓展教學,既是將課堂知識進行延伸,也是帶領學生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增長見識,提高審美的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文章,但課文選取的只是其中精彩的部分,教師在進行完教材的教學之后,可以通過經典視頻或者動畫的方式,去引導學生去了解作品的全部內容。讓他們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思維拓展。
結束語:
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小學語文的教學也應該與時俱進,將這些信息化技術進行合理的整合,然后科學的應用到教學過程中去,使信息技術下整合的豐富的教學資源能夠被教師和學生所使用,充分發揮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既提高了教師的工作效率,也激發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賀敏.小學語文與現代信息技術深度整合的分析[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9(06):189.
[2]金麗麗.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J].黑河教育,2019(04):18-19.
[3]洪美惠.現代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思考[J].名師在線,2019(0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