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欣
摘 要:農村物流主要是指在農村地區,為生產、銷售及農村居民生活等提供運輸、倉儲、包裝、流通等所有物流活動的總稱,是促進農村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中以陜西省農村物流發展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其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農村物流;發展現狀;趨勢
一、陜西農村物流發展現狀
陜西省幅員遼闊,全省總面積20.58萬平方公里,南北方向跨度大,陜北富含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陜南多山丘,主要生產瓜果等農副產品,關中主要為平原地區。近年來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貿易和物資交流不斷增加,農村物流需求旺盛,經過幾年的發展陜西農村物流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大體形成三級物流配送格局,物流基礎設施正在逐步完善。
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截至2019年5月,全省共有鄉鎮1315個建制村17015個。轄區內所有鄉鎮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轄區內所有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建制村16528個,通客車率97%,2018年全省等級客運站1034個,貨運站37個,客運線路4932條,全省有客運經營業戶312戶,貨運經營業戶26.8萬戶,愈加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試點建設方面,陜西省2009年選擇渭南市大荔縣作為探索現行試點,經過兩年多努力建成了基于基礎設施網絡、信息網絡、配送網絡三位一體的縣、鄉、村三級農村交通物流體系,確立了全省“農村三級物流發展模式”,近年來逐步推廣經驗,在全省范圍內通過建設鄉鎮綜合服務站等方式,促進農村物流發展。
郵政快遞行業發展方面,主要通過郵政網點、郵政快遞物流、建設“金融+電商+快遞物流”綜合服務平臺等方式,促進農村物流發展。在此基礎上,促進交郵溝通融合,各市局結合自身特點,充分整合客運站資源、通村客車資源、郵政網點資源、交通企業資源以及快遞企業資源等,促進農村物流發展。
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方面,截止2018年,推動實施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創建項目,加速建成縣級電子商務服務(孵化)中心和鎮村級電商服務站點,農村電子商務公共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同時,加強農村物流配送體系,并根各縣特色優勢,加大區域特色產品整合和品牌的共推共享,提高農產品網銷規模和產品知名度,促進農產品上行。
供銷農村電商物流發展方面,供銷系統通過開展“供銷e家”平臺業務,打造供銷e家西北核心倉和供銷菜鳥西北產地倉,打造25個限于倉儲項目建設等,推動全省農產品上行和日用品下行業務發展。同時,加強與百世匯通等物流公司的合作,促進農村物流的發展。
二、農村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分析
1.政府主體不明確,監督不夠有力
農村物流發展涉及到交通、郵政、經貿、供銷等多個相關部門,但沒有明確的政府管理主體,缺乏有力的政策指引,各部門各自為政,根據各系統上級要求和政策支持部署農村物流體系建設及資金扶持,未能形成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由于農村物流發展涉及行業多且政府層面沒有明確的責任主體,導致對物流行業發展缺少有效的監督,各部門僅從自身權責出發,對相關內容進行管理,未從整體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監督管理辦法,導致物流市場運行不規范,存在各企業惡性競價、鄉鎮網點違規收費等現象。
2.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設備技術缺乏
近年來,陜西省公路基礎設施不斷建成優化,村鎮級已基本實現兩通,為農村物流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整體來看,由于受地形、經濟、人員、交通等各方面的限制,尤其在陜南、陜北山區,大部分大型物流企業并不能做到配送到鄉鎮或是農村,制約農村物流的發展。此外,農產品對加工、保險、倉儲、運輸等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對于物流設備也要求較高,而當前運輸中,尤其在貧困農村,缺少冷鏈運輸等先進性運輸設備,影響農產品上行。農戶也大多數居住較分散,并且以家庭為生產單元,生產規模較小,也增加了物流配送和收攬難度,限制農村物流發展。
3.運輸成本較高,企業盈利困難
當前,農村物流主要問題為各縣鎮級物流配送中心項目建設滯后,企業融合程度低,資源未能有效整合,快遞分揀配送未能實現統一化,快遞運力提升不高,加之交通不便鄉鎮分散距離縣城距離遠等因素,導致物流配送難度大、時效低、費用高,物流企業成本難以降低。各品牌網點主要為自主攬收配送,經營成本高,同時,各鄉鎮級網點包括從縣城到鄉鎮的運輸成本在內每件快遞只有0.6元到1元不等的派件費用,使得一些較遠鄉鎮網點利潤微薄生存困難,大大降低了網點經營的積極性,制約農村物流發展。此外,由于受傳統觀念影響以及人才制約,漢中市縣鎮級物流企業大多數規模小,主要以家庭經營為主,老板員工“一肩挑”,服務對象單一,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服務內容主要以傳統的運輸、倉促、配送為主,相關的包裝、加工等增值服務難以展開,不能滿足個性化需求。
三、農村物流發展趨勢分析
1.政府加強頂層設計,企業間融合發展
政府各部門在厘清權責關系的基礎上,加強頂層設計,促進交通、經貿、郵政等相關部門的合作發展,出臺相關政策,整合各方資源,加強部門間的交流合作和資源共享,集中力量促進農村物流發展,為其提供可靠的政策保證和資金支持路。同時,促進電商商務企業與物流配送企業的交融合作,建設縣鎮及綜合服務平臺,實現最后一公里的集中配送,降低物流成本,是促進農村物流發展的必由之路。
2.龍頭企業帶動,各地域特色發展
農村物流的發展要在政府引導的基礎上,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通過市場準入制度措施等,防止惡性競爭,保障是利好、信譽好有發展前景的物流企業積極發展;通過政策引導,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將現有的農村運輸、倉儲、農產品加工、商貿流通等企業進行資源整合,鼓勵競爭、兼并和強強聯合,培育并推動物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同時,各縣要結合當地的特色,通過品牌戰略、規范化包裝等,充分發揮當地特色,規模化經營,促進農產品上行和農村物流發展。
3.信息化水平高度提升,高科技人才成關鍵因素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和變革,農村物流健康有序發展也離不開電子信息技術,在縣級構建農村物流公共服務信息平臺,通過構建集數據交換、信息發布、智能配送、庫存管理等功能于一體縣級統一的農村物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各種信息的整合,電子商務和科學技術的發展,離不開高水平、高技術人才的支撐,可通過人才引進、人才培養等多種途徑,培育相關人才,促進農村物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