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
【摘 要】目的:分析在解剖學實驗教學中應用護理操作技能引導下教學模式的效果。方法:選擇某高等院校2016級護理專業3班、4班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為3班、觀察組為4班,兩組具有相同的解剖學教材、教學大綱,課時也保持一致,關于解剖學實驗教學的開展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觀察組則開展護理操作技能引導下的教學模式,對比兩組臨床考核結果。結果:觀察組住院醫師的臨床考核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開展解剖實驗教學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護理操作技能的引導,可取得良好的實踐效果,致力于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護理操作技能;解剖學實驗教學;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7X(2019)19-0162-02
現如今,對于高等護理教育事業國家越來越重視,投入持續增加,由此極大的擴大了各院校護理專業的教學規模與教學質量,從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護理人才。新時期,對于基礎理論知識與各項操作技能需要護理人員進行熟練的掌握,以此有助于臨床實踐能I了的提升,在現代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中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解剖學作為護理專業的基礎課程,本文為提高學生的護理操作技能,現深入探究了解剖學實驗教學,詳情介紹如下:
(一)一般資料
選擇某高等醫學院校護理專業的學生,2016級3班、4班,每班各有學生35名?,F分為兩組,對照組為3班,年齡18-22歲,平均年齡(20.97±2.16)歲;觀察組為4班,年齡17-22歲,平均年齡(20.66±1.82)歲。兩組間差異性不明顯,P>0.05。
(二)方法
安排同一名教學經驗豐富、具有相同臨床醫學背景的教師擔任兩個班級的解剖學實驗教學,使用相同的教材與教學大綱,在課時安排上保持一致。
對照組:教學時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即按照教學大綱教師對單元學習的重難點由教師進行講授,在講授示范時采用教學標本,便于學生對人體器官解剖結構進行更好的認識與了解,然后引導學生自行觀察,教師需要總結實驗要點。
觀察組:開展護理操作技能引導下的教學,詳情如下:
(1)設計護理操作
在設計護理操作時需要嚴格按照教學單元、教學內容與要求,如運動系統的護理內容把控骨骼與常用肌注部位等。具體設計時要嚴格按照可行性、系統性原則,對于解剖學知識學生需要在完全掌握的基礎上具有臨床可行性,能夠有機結合臨床實踐,避免與臨床實際相脫離。
(2)演示護理操作
就解剖學基礎知識,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時需要借助幻燈片、模型、掛圖等教學工具,便于學生更好的認識解剖結構與毗鄰關系,科學的分析觀察重點。劃分學習小組,每組包括6-8名成員,將標本、模型等發放給每個小組,確保學生能夠進行近距離的觀察與親自觸摸,對于觀察到的活體表面指導學生能夠主動結合教材內容,通過組內討論觀察感悟,確保能夠及時發現問題并對結局進行討論,關于本節實驗教學要點由教師進行總結,對于小組成員尚未理解或解決的問題進行統一回答。
(3)模擬護理操作
關于護理操作技術安排教師在現場進行演示,邊演示邊對當前操作部位的解剖學層次與路徑等進行細致的講解,重點講解如何應對操作中極易出現的問題。完成演示后,教師可向小組提出問題,然后由小組成員開展針對性的模擬體驗。
(4)觀察指標
認真記錄兩組考核成績,待兩組結束全部的教學課時后統一開展期末操作技能與理論知識考核,其中操作技能占60%、理論知識為40%,總分為100分。
(5)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軟件SPSS22.0分析,P<0.05具統計差異。
觀察組的理論考試、操作考試以及總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下表1。

在護理專業中解剖學是一門基礎課堂,內容繁多、難點密集,除了需要掌握人體形態結構、位置的同時需要對護理操作技術進行準確無誤的實施,對于解剖層次學生一般很難憑借簡單的標本來進行準確的辨識,對于解剖知識在護理實踐中的作用更無法真正體會。基于此,對于解剖學實驗教學而言需要增強導向性,對自身護理操作技能進行不斷強化,對于傳統實驗項目中的缺陷采用有效措施予以解決,確保學生對于學習的需求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引導與鼓勵學生對標本、模型進行近距離的觀察、觸摸,以此有助于學生識別能力的增強,能夠更好的記憶與理解基礎知識。與此同時,為致力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顯著提高可結合操作模型、典型案例,能夠實現對問題的主動發現與解決。
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較于開展傳統教學模式的對照組,觀察組在護理操作技能引導下的教學之后學生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與總成績均獲得顯著提高,整體效果顯著(P<0.05)。
綜上所述,護理操作技能引導下的解剖學實驗教學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可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臨床考核成績,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自身操作技能。
參考文獻
[1]侯國華.護理操作技能引導下的解剖學實驗教學實踐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1):3087-3088.
[2]矯非桐,楊娟,溫馨靚,王春艷.護理操作技能引導下的解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管理觀察,2016(30):152-153+156.
[3]許險艷,李德水,丁小明,林逕蒼.“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護理專業解剖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5,23(04):58-59.
[4]張慶金,孫英,李桂成,陳金緒,林俊華,蔡科軍,顏池.護理操作技能引導下的解剖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四川解剖學雜志,2014,22(01):41-43.
[5]祖莉,郭金棟.護理操作導向解剖學實驗教學中三段式教學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5):731-733.
*課題:本文為吉林省教育廳2018年度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立項課題:《基于技能大賽的護理專業(群)實踐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8ZCY11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