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積極開展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并切實提高愛國主義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愛國主義有著文化傳承的民族性及時代發展歷史性的雙重特征,是傳統文化在新社會的體現,對于傳統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教育 大學生 愛國主義教育 建設
愛國主義教育已經逐漸發展成為時代的主流,教育系統內部也在不斷深入的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要做好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工作,更好的發掘文化的價值。而大學生是中國社會發展的主要推動者,培養他們成為愛國主義的先行者就成為了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一、我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現狀
分析現今我國各高校愛國主義教育發展現狀可以發現,在多元文化發展和互聯網發展的沖擊下,大學生的價值觀念也漸趨多樣化。且愛國主義意識也越來越淡薄,由于大學生的行為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在意識和價值觀念方面也存在偏差。本文分析了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分析了影響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問題:
(一)多元文化發展的影響。在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各種新鮮的社會思潮并存,多元文化融合的趨勢也愈加顯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更加多樣化。傳統文化思想也受到了主流價值觀的沖擊,有時甚至和學生自己的價值觀嚴重不一致,長此以往愛國意識及情感便被漸漸弱化。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大力宣揚自己制度的優越性以及民主、自由情緒,很多大學生由于思想還不是十分成熟因此便受到這一思潮的影響。
(二)豐富的信息源導致愛國主義情感淡薄。現今,社會經濟發展的方方面面都在持續融合,經濟、政治和文化的一體化態勢也更加明顯,國家間的界限不像之前那樣清晰,以民族文化、愛國精神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也被消解。不僅如此,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學生能夠在網絡上獲取多樣化的信息,取得的信息也偏向碎片化。這便導致大量的西方負面文化極易影響高校大學生的價值思想,最終甚至會使大學生對國家思想產生質疑。
(三)傳統文化確實影響愛國主義教育實效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間有著密切的聯系,是愛國主義的重要精神源泉。傳統文化中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國家情感除了是愛國主義教育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載體。但是,現今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間存在脫節的問題,課程中傳統文化教育內容較少,而且無法根據時代發展進步及時更新,這樣便使得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很難真正發揮出來。
二、正確處理傳統文化傳承創新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關系
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和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之間存在著既獨立又統一且兩者相互促進的關系,在處理兩者之間的關系時應當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通過傳統文化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傳統文化傳承創新屬于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與前提,也是國家和民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中華民族的精神財富涵蓋了道德修養教育、人生價值、人與社會關系以及人與世界關系等主要方面,愛國主義思想的形成與發展是以此為基礎的。也就是說,傳統文化是以中國大地為基礎,結合我國發展實際,包含著我國民族的文化基因,同時也是愛國主義情感產生的思想基礎。
(二)愛國主義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民族文化傳承和創新是以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為基礎的。我國有著5000年悠久的傳統文化,現在的文化也是長期歷史發展中凝聚而來的精華。在國家統一與完整的基礎上,才能夠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沒有祖國的支持傳統文化便會成為無源之水。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成為歷史文化完整傳承下來的國家,也是由于民族和國家間統一性的存在。而我國民族文化的傳承需要愛國人士的傳承,同時也需要愛國主義精神的傳承。所以,在全球化以及民族化的發展基礎上,不斷深入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結合社會發展賦予愛國主義新的涵義,對于傳統文化的進步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
三、如何提升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水平
(一)不斷豐富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內容。現今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一般為20后左右,其興趣導向以及參與意識都有著顯著的群體特征,提升愛國教育的針對性,對于更好的滿足學生的需求,加深學生的理解都有著非常積極的影響。在今后的教育中,高校必須要堅持正確的理論導向,以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
(二)建立愛國主義教育的傳統文化實踐基地。愛國主義基地教育建設應該擺脫空洞的理論說教形式,必須增強其生動性和豐富性,要不斷豐富教育的形式。所以,高校也應當將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文化教育融合起來,加入到日常學習中去,并要求學生積極的去參與實踐,在實踐中進行思考,使愛國主義情感能夠真正的內化于心。比如,高校在暑期社會實踐環節可以設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一形式,使學生能夠在基地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愛國主義教育項目。
(三)在高校營造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氛圍。文化的傳承和創新與愛國主義教育都是以校園文化環境為基礎的,要想實現兩者的有機促進,則應當首先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進行物質環境的構建工作時,應當在學校建筑、教學設備以及人為景觀中都體現出傳統文化,還應使用校園廣播、文化活動、校園講座等形式來進行精神環境的打造。在這一過程中,也應善于使用互聯網來提高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效率。
結 語
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應當成為重中之重。我們要積極的發掘中華傳統文化中的愛國主義資源,借助優秀的傳統思想文化豐富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內容,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并切實提高愛國主義教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 杜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302:87-95.
[2] 陳鵬磊.傳統文化傳承與創新視域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策略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3305:81-82+84.
[3] 劉靜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05:609-613.
[4] 李學東.新時期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6,2912:28-29.
[5] 白應健,杜美靜.淺析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價值及實現路徑[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3201:32-35.
作者簡介: 陳漸偉,(1995.12.05),性別 : 男,籍貫:安徽蚌埠,最高學歷: 碩士,職稱:無,職務:無,研究方向: 機械可靠性,軸承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