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
摘? ? 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建筑行業也掀起了創新的熱潮,建筑工程項目由單一走向復雜多樣化,待管理的信息、目標也不斷擴展,建筑項目全壽命期的集成管理成為建筑行業最為引入矚目的話題之一。在此背景下,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即BIM技術應運而生,作為建筑工程全壽命期的數字信息模型,能夠有效實現集成管理的數字化和信息化發展。周期BIM技術作為建筑行業的顛覆性技術革命,此模型的出現直接影響到不同維度的組織集成,促進大型工程各個項目的有效集成管理,從而提升建筑行業的穩定快速發展。
關鍵詞:BIM技術;建設工程;全壽命期;集成管理
1? 引言
近年來,數字化發展讓各行各業都進入了新的創作紀元,傳統的建筑設計、生產、建設、管理方式已經不再滿足人們的生產需要,也很難滿足現代化工程建設的客觀要求。行業內部,通過借助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聯合支持,無論是方式方法上,還是思想意識上,都講究全面集成的管理方式。建筑行業的組織集成問題,是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全壽命周期集成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務,BIM技術的深入應用于發展,實現了組織有效集成實現的可能,便于實現建筑工程項目的可視化和量化分析,從而提供工程建設的工作效率。本文結合國內外先進的BIM技術,簡要探討建筑工程項目全壽命期的集成管理問題:
2? BIM技術概述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簡稱,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基本信息和各項數據為基礎,制作建筑模型的技術,由于基于建筑工程項目的準確真實信息,所以此數字信息仿真模型,能夠真實、直觀地模擬建筑物的很多實際情況,并提供完善方案,并具備良好的信息完備性、關聯性、一致性、可視性、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等突出特點。整個BIM設計過程,支持資源、行為、交付基本三個維度,幫助設計企業選擇更加合理的實施辦法和實踐內容,并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環境,保障建筑工程在實際建設過程中的工作效率,降低安全風險,實現經濟收益。
BIM技術,以三維數字技術為基礎,集成建筑工程項目的多種準確信息數據,能夠最大限度的展現工程項目的實體與功能特征。利用BIM內部的強大數據庫,進行統一建筑數據模型下在全壽命三個主要階段的信息分析和總結,即設計、施工、運營三大階段,實現良好的技術協作,實現組織間的集成管理。
3? BIM技術與組織文化、組織契約、組織結構的耦合關系
3.1? BIM技術與組織文化的耦合關系
傳統的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由于建造機制,管理體系等眾多問題,參與整個項目的各方容易形成集權文化,為了自己的利益,而保留資源信息,不愿彼此共享,造成建筑工程項目的一系列問題,損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切實利益。而BIM技術的廣泛應用,能夠有效解決以上問題,真正實現組織文化的優化和完善。
首先,BIM技術讓整個建筑項目的信息資源透明化。作為數字共享平臺,BIM技術給參與工程項目的各個參與方提供信息接口,保障各個參與方的工作進度與績效能夠清晰的展現在數字共享平臺上,強制各方資源信息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幫助各方參與者形成合作互助的關系。以數字共享平臺為基礎,將項目各方參與者融合到一起,將涉及到利益的各方變成平等、信任、合作的關系,抵消原本的敵對與懷疑,打造融洽的項目建設氛圍。最后,幫助各項目參與方相互學習,共同進步。BIM技術的應用,可以要求各參與方必須學習建筑相關新知識與新技能,以匹配先進的管理模式,推動各參與方的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專業素質,形成一種融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推動組織集成管理的順利進行,保障建筑行業的穩定向上發展。
3.2? BIM技術與組織契約耦合關系
在我國市場經濟占據國民經濟命脈的大環境下,經濟收益是推動行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而建筑工程項目各參與方團結合作的基礎就是利益。BIM技術的應用,讓組織間的合作更加透明化、和諧化,私有信息共享,關鍵信息互通,才能夠更加科學的設計契約,合理的安排工作任務,使得整個項目得到最優解。隨著BIM技術的不斷進步,數字共享平臺已經具備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可以幫助項目各參與方加強溝通協作,增強自主學習和組織學習能力,提高對建筑項目周圍環境的不確定性因素的認知能力,減少由于自然環境和資源條件等因素產生的局限性,從而減低建筑工程項目的生產成本。
另外,由于傳統契約模式,工程項目的各參與方為己私利,常常會故意隱瞞實際情況或謊報資料數據,這種逆向選擇情況能夠導致契約本身存在不少漏洞或知己影響后期建筑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效率。而BIM技術能夠有效穩定項目各參與方的合作關系,抑制各方為己私欲而造成的機會主義,排出傳統契約模式下的各種逆向選擇情況,有效抑制項目各參與方代理人的逆向選擇和不對稱信息環境下的道德風險,通過利益共享和風險共擔的契約基礎方式,幫助組織間的集成化管理順利開展,以保證合作的長期穩定進行。
從另一方面來講,BIM的信息共享平臺能夠讓項目各參與方相互把握對方的實際情況,獲得完整且真實的信息,幫助項目各方信息公用才能夠保障生產建設過程中的非對稱現象得到緩解,一旦出現問題也能夠憑借信息共享的基礎,進行及時溝通,相互協作,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3.3? BIM技術與組織結構耦合關系
在建筑工程項目中,尤其是中大型工程項目的建筑時間較長,建設環節較多,其自身特點導致項目本身實施難度較大,傳統的管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大型工程項目的需要。傳統的直線制、職能制、矩陣制等各種組織管理模式,非但不能更好的幫助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還會由于管理層次過多,導致組織結構變形,造成信息延誤或丟失,增加管理的成本費用,卻不能取得相應的管理效果,而BIM技術能夠有效改善以上問題。通過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的輔助,工程項目頂管各參與方雖地理上呈現隨機分散式排布,但利用數字信息共享平臺,將眾多參與方集成管理,信息共享,及時更新,全方位、網絡化合作的效果不是封閉式組織形勢能夠比擬的。大型工程建筑項目合理利用BIM的優勢在于,將信息復用性的優勢最大化表現出來,簡化了組織結構,加強了團結協作,讓決策者便于分工和管理,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時,提高集成管理的效果。
4? BIM技術在建筑行業內應用的意義
BIM技術是一個建筑工程的物理和功能特定的數字表達,是公平共享資源平臺,是建筑物全壽命期的決策依據,是不同階段項目各參與方的合作基礎。除了幫助項目決策者進行科學的管理以外,在綠色環保方面,BIM也小有成就。現如今,為響應國家綠色節能,低碳環保的新主張,建筑行業中綠色建筑也不斷發展。BIM技術也能夠為打造綠色建筑做出有效貢獻,BIM技術在綠色設計和可持續發展方面具有很大優勢,比如幫助設計師分析建筑物的綠色采光,能源效率,可持續性材料的應用等方面,實現建筑物的最低能耗,但卻滿足居民對通風,采光,氣流等自然感受的要求,真正實現節能環保。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計算機輔助技術的引入與普及讓建筑行業飛速發展,BIM技術的廣泛應用讓建筑設計人員不用再手工繪圖,更加便捷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時解決了人腦的失誤與誤差,便于方案優化與偵查,還能夠進行科學的計算和建造過程的資源共享,保障建設過程各參與方的合作效果。隨著BIM技術的不斷更新,相信未來BIM技術將不僅僅局限于三維模型,四維模擬實際施工也將全面應用于實際工程建設過程中。
參考文獻:
[1] 龍晴.基于WBS的裝配式住宅項目集成管理體系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8.
[2] 孔媛媛.基于BIM的項目管理計劃體系集成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7.
[3] 張飛漣,郭三偉,楊中杰.基于BIM的建設工程項目全壽命期集成管理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5(3):702+708.
[4] 楊連山.基于信息平臺的大型建設工程項目全壽命周期集成管理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