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偉
【摘?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建國以后就曾多次提到過,上世紀末,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口號,旨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在新課改這一大背景下,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是高中班主任的工作重點。在新課改浪潮下,高中班主任根據高中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高中教育模式,開展德育工作。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倡素質教育,以人為本,更加注重課堂學習模式與教材學習間的關系。同時,高中班主任以身作則,堅守高尚情操,關愛每個學生的成長,嚴格規范班級紀律,積極調動班干部的主觀能動性,營造了良好的班風學風。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方法
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每天總有新鮮事物發生,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持之以恒地學習。但學習最重要的是應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在學習中力求進步。高中是學習的關鍵時期,是人生重要的分岔路口。高中校園,它不僅是學習的樂園,更是每個學生性格養成的地方。當前已經進入新課改的深化期,新課改也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在新課改時代潮流下,高中班主任更應明確自己肩上的責任以及教書育人的使命。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
(一)注重以人為本
“夫霸王之所使也,以人為本。本理則國固,本亂則國危。”春秋時期齊國名相管仲最早提出“以人為本”。把它放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來看,以人為本中的“人”可以指“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生主動去學習。雖然說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導,也離不開父母的用心陪伴。但說句私心的話,學習就是為了自己去學,而不是為了別人去學。自己取得了好成績,考上了好大學,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為了別人的利益去學習。所以,以人為本更應以學生主體為重點。高中班主任要轉變學生內心壓力為動力,突出學生主體。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解,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激發每個學生的潛能,關注學生的內心訴求,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是樹立正確的人才觀。高中班主任以學生為主體,就能更貼近學生的心靈,使學生有更為正確的人生導向。
(二)注重全面發展
國家教育部提出學生全面發展是指德、智、體、美、勞的發展。德育是指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智育是指給學生們傳授科學文化知識以及技能培訓。體育是傳授給學生體育技能,以達到鍛煉身體、增強體質的作用。美育是培養學生的審美觀,讓學生們更注重內在涵養,提高對美的鑒賞能力。勞育是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讓學生們懂得勞動創造財富。當今世界更需要多方面發展的人才,需要擁有多項技能和隨機應變事物的能力。在高中的應試教育制度下,學生只一味埋頭學習,只重視考試結果,而不注重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到底學到了什么。這叫要求高中班主任引導學生不要過分在意考試結果,不要被動地、機械地去學習,而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去學習,要使學生們具有長遠發展的眼光。
(三)提倡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它不僅指重視學生的學習教育,它更強調的是提高學生的各方面素質能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質以及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前段時間社會討論的熱點案件“北大弒母案”,在全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從案件中我們知道,這個學生叫吳謝宇,是北大的一名高材生。在學校里面也會經常幫助同學,老師和同學對他的評價也是很好的。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性格很好也很優秀的孩子,經過精心策劃后殺掉了自己的母親。這種現象又該怎么去解釋呢?在他的人生軌跡看來,一切都是按正常的道路發展的,所以這種現象只能從心理學去解釋。人無完人,由于母親對他的嚴格以及過于苛刻的教育,他只能往好的方向發展,而過分壓抑了自己的內心情緒,雖然他不會去反抗,但它會在某一刻突然爆發出來。內心的壓抑造成了性格扭曲,才釀出這一悲劇。這個案件也值得高中班主任以及教育工作者去深思。高中是性格養成的關鍵期,學生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思想轉變方式很大。高中課業比較緊張,學生父母更多地關注孩子的生活起居,而并不太能關注到孩子的內心訴求。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不僅要在學習上予以學生指導,更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舉動,使學生有良好健康的心理水平。高中班主任加強素質教育,積極開展德育工作,要注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
(四)注重學習模式
傳統的高中學習模式是注重課堂教學,以老師講授知識為主。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只是被動地去學習。以課堂學習模式為主,弱化了學生的學習功用,學生注意力不夠集中,對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在新課改理念下,高中班主任應創建更有利于學生學習的學習模式。課堂仍是獲得知識的重要場所,應以課堂學習模式為主體,以傳統的老師教授知識為主,在課堂上應加強老師與學生間的交流互動,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習也不應該僅局限于課堂學習,學生可以在課后請教老師問題,解答自己的疑惑。還可以利用當今發達的網絡媒體,學習全方位的知識,提高學習的興趣。
(五)尊重學生
美國著名作家和教育家愛默生曾指出:“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學生。”尊重每位學生,是高中班主任應該奉行的準則。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同樣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所遇到的人事物也不盡相同,這就造成了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我們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更要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孟子說“人性本善。”筆者也愿相信這位先賢說的話,認為沒有哪個人生來就是壞孩子。尊重學生,就是讓他用更溫暖的心去看待這個世界。中國教育家魏書生也曾說過:“人心與人心之間,就像高山與高山之間一樣,你對著對方心靈的大山呼喚:我尊重你……那么,對方心靈高山的回音便是;我尊重你。”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尊重學生,自然也會得到學生的尊重和信任。
二、具體方法
(一)高中班主任堅守高尚情操,以身作則
作為學生學習上的導師和思想上的引路人,更應明白自己所擔負的教育的責任。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發揚陶行知先生這種高尚的工作態度。“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為人師表,更應嚴于律己,用自己的道德品質和模范行為去感染學生。還要有自我約束能力。除了法律法規的約束外,應自覺保持廉潔的工作作風。教書育人,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教學生明辨是非,培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二)關愛學生,采用正面疏導方式解決問題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是要傳授知識,還要解決學生心中的“疑難雜癥”。高中班主任在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要細心地觀察,善于發現學生的問題。很多學生有了問題喜歡埋在心里,不愿意說出來。這就要求班主任善于捕捉和發現學生的心理活動。同時,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班主任要采用正面疏導方式,找到問題癥結所在,積極解決問題。
(三)發揮班干部的主觀能動性
班干部管理學生日常學習生活,是班主任的小幫手。班主任只能通過一些表面現象觀察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而且也不可能面面俱到,這時候就需要發揮班干部的積極作用。班干部與班上學生交流更多,他們與班上學生之間的交流要比師生之間交流容易得多,所以能更好地關注班上學生的生活學習情況,能及時發現問題,協助班主任及時解決問題。
(四)加強班級的紀律性建設,營造良好的學習范圍
班主任要加強班級管理,制定好班級規章制度。要強調集體觀念,培養學生們的集體意識和團隊意識,增強集體榮譽感。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高中班主任要積極開展德育工作。老師是學生成長路上的指路明燈,在學生的成長道路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中班主任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自己,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要以身作則,發揚艱苦奮斗精神。要認識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吸取歷史經驗教訓,改進工作方法。更應用心去關愛學生,真誠地與他們交流,尊重愛護學生,為社會培育更多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關永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7):62~63.
[2]肖燕.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J].考試周刊,2018(44):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