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華勇,徐建平
(1.江蘇省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重點實驗室,常州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2.常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江蘇 常州 213164)
近年來,隨著慕課、微課等新型教學模式的興起,給傳統課堂教學帶來一些沖擊,比如我院的一些專業必修課。雖然教學內容仍然是教學的核心,但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對于教學課程的輔助作用是不能忽視的。各種在線課程如同雨后春筍紛紛建立[1-2]。從2018年開始,我院的《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課程[3]在校內上線了,是以SPO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的形式,目前還沒有成為慕課。在線課程處于建設初期,已經使用了一屆,目前第二屆課程正在使用中,是與課堂教學結合的模式運行。
要建設在線課程課件,必須要有課程視頻。拍攝視頻有各種途徑,可以通過拍攝設備自己在家里或單位拍攝,再通過一些常用的軟件摳像處理,也可以通過專門的公司幫助拍攝,做出來課程視頻供在線課程使用。由于教學對象是學生,視頻時間一般不超過15分鐘,太長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教學效果不佳。本課程拍攝了10個視頻,涵蓋了塑料制件、模具零部件、導向定位機構、脫模機構、側抽芯側分型機構、擠出成型模具、壓制成型模具等,如圖1所示。拍攝視頻時,背景可用一塊綠色的幕布,教師講的內容事先準備好,一般通過攝像機旁邊的提詞器顯示,幫助教師順利地講解。拍攝完成的視頻還要與PPT對應,PPT中可能插有動畫,教師講解要與動畫播放速度匹配。如果PPT中的文字內容較多,最好逐句顯示,與講解速度一致。當然,有的教師直接一邊播放PPT一邊講解,就像在課堂上教學一樣,這樣效果也不錯。本課程中,有些章節不需要拍視頻,比如第一章緒論、第二章補充內容(流變學和公差)等。在視頻中,大約間隔一段時間如6~10min講課暫停,會插入一個相關的小問題,引起學生思考。

圖1 在線課程主頁截圖
完成了課件,可供學生在上課前后學習,觀看教學視頻,思考相關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有的地方并不能完全弄懂,沒有關系,可以帶到課堂教學中與教師討論,直到完全弄懂。所以在線課程要與課堂教學相結合,稱為混合式教學。
每學完一個單元,學習效果如何?需要測驗、練習檢驗,這就有了單元測驗、單元作業,如下圖2所示。測驗或作業學生提交次數可以作限制,比如3次。提交有截止時間,如果學生不去完成,會影響到在線課程的成績。教師可以將在線課程成績做一說明,包含哪些內容,如在線視頻觀看情況、單元測驗、單元作業完成情況、在線考試成績,在線課程學習成績占本課程成績的比例,如40%~50%,這樣督促學生去完成。其實在電腦或手機客戶端完成這些測驗、作業并不很困難,因為題量多少一般是適宜的,教師控制好難度。出題最好能夠多一些,這樣系統分配給每個學生的題目是隨機的,而測驗、作業和在線考試時間是作了限定的,這樣可以避免學生互相之間抄襲。在線考試題量一般不要太大,可以是選擇題(單選或多選)、判斷題等客觀題,設置好答案,這樣系統自己判定正確與否,批改試卷效率很高。而主觀題需要教師逐一批改,可以在期末考試紙質試卷上出。當然,單元測驗、作業可以設置為教師批改或者學生相互批改。我基本上自己批改居多,4個班100多學生,雖然辛苦一些,但能夠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這些平時的學習、訓練,學生基本掌握了有關模具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事實證明,在線課程的建立,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

圖2 單元測驗與單元作業畫面截圖
當然,上面說的是在線課程的設置,按照流程去做即可。但作為教師,還需要對教學內容更熟悉,才能出好題目。比如對于不同的順序脫模機構要找到特點:一般同時設置拉鉤/擺鉤和定距螺釘/定距槽,動定模開模到一定距離,拉鉤/擺鉤先翻轉,脫離定位銷,然后定距螺釘/定距槽工作,中間板與定模板之間定距,而動模繼續移動,完成順序脫模。而側抽芯、側分型機構特點是斜銷與滑塊之間要有相對運動,無論斜銷與滑塊是否都在動模/定模,或一個在定模,另一個在動模。教師水平越高,教學效果越好[4]。如果教師會3D軟件制圖,還懂得模流分析[5-6],則教學是會很生動的,我們也在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在課堂教學開課之前,教師向學生介紹了在線課程的使用方法,要求學生去完成視頻觀看、各種測驗、作業,在課堂教學結束以后要求學生去完成在線考試。在線課程是與課堂教學交互式進行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慕課堂的使用,促進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使得傳統課堂實現部分翻轉,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練習和討論環節。針對在線課程中學生學習出現的問題,教師再進行答疑解惑,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這次在線課程成績占到課程總成績的40%,是較大的教學改革。根據學生的反饋,比如教學視頻與課堂教學存在一些重復現象,教師需要作一些調整。我認為,最好教師自己學會制作教學課件,包含視頻的拍攝和與PPT的整合。如果交給公司去做,一旦完成課件再修改就比較困難。
本課程在線課程使用了一個多學期,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對于教師,雖然第一次在線課程建設工作量較大,構建題庫需要很多時間精力,但為以后的教學鋪平了道路。今后將繼續修改完善,增加案例教學,減少重復工作,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提高課程質量,為擴大學生受益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