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先宇 許彩簫 楊慧 黃景堉
摘? ? 要: 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詮釋了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光芒,讓當代大學生更加認識到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性。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構建未來美好藍圖的主力軍,是講好中國故事、搭建中外友好事業的傳播者。本文以北方工業大學為調研案例,深入分析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現狀,以此分析我國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宣傳中存在的問題,并就當前高校現實狀況提出綜合性的改革方案與相關完善措施。
關鍵詞: 信仰? ? 當代大學生?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思想政治教育
當前,社會思想日益活躍,當代大學生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狀況會受到多元化價值觀的影響。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并指出:“高校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大任務。”[1]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是中國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中國高校的“中國特色之根本”,大學生作為民族的希望、國家的未來,是否樹立起了馬克思主義信仰關系到中國的未來和發展,必須加強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研究宣傳工作,引導他們爭做能為國家、社會、人民做貢獻的馬克思主義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2]。此次調查研究將以我校為樣例進行研究與探討,在實踐調查中用數據分析現狀,準確抓住問題的實質規律,根據實際情況,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為高校辦好、講好、宣傳好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提供理論支撐,為大學生學好、做好、理解好思想政治理論課提供現實指導。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調查研究的對象是我校本科生和研究生,主要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等形式在全校隨機開展,共收集有效問卷257份,涉及理工類、文史類、藝術類等多個學科專業學生。其中男生140人,占54.47%,女生117人,占45.53%。本科生、研究生分別占66.54%,33.46%。調查內容涉及學生的年級、學科類型、性別、職務、自身信仰和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方式及對學校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標準、制度、形式、方法、內容和效果的滿意程度等。
二、大學生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現實狀況
(一)不同條件下大學生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現狀。
據調查,文史類學生比理工類和藝術類學生更注重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研究宣傳,學生干部比普通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宣傳更重視。整體來看,因為興趣并認為能學以致用的學生占到了絕大多數,無論是學科類型不同還是職務身份不同,都存在一個共同的現象,那就是大學生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會隨著年級的增長呈現遞增趨勢。
(二)大學生信仰與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關系。
據調查,91.43%的大學生認為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有助于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有極少數人認識模糊。本校需要加大大學生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知識的力度。
(三)大學生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要途徑分析。
據調查,學生主要通過課堂學習、團學組織的活動、家庭和同學影響、新聞媒體的宣傳、社會實踐等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逐漸由課堂學習、團學組織的活動學習轉變為通過網絡與媒體平臺方式學習。
(四)大學生對本校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滿意度。
據調查,大學生對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標準、制度、形式、方法、內容和效果的滿意程度主要集中在中等水平,同向而言大學生對學校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滿意度處于中等水平。學校承擔著為社會輸送更加有擔當、有理想、有信仰、有責任的新青年的使命,需要不斷提高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同度。
三、大學生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存在的問題
(一)不同條件大學生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黨員和接受過黨課培訓的學生能夠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崇高信仰,能夠積極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而非黨員和未接受過黨課培訓的學生在這一方面稍有欠缺,一些人沒意識到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性。學生干部在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宣傳工作方面表現得更加有責任和擔當精神,深刻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共產黨的思想理論基礎的重要性,并愿意付諸實踐,以身作則;普通學生中有少數人雖然愿意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但主要是為了應付考試和學校要求。文科生在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有顯著的專業優勢,且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掌握程度更高;而非文科生則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缺乏實用價值,思想理論學習方面稍顯薄弱。
(二)教學方式與實用性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教學方式上,據調查,大多數學生反映比較滿意,極少數反映課堂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氛圍不強,說明教師的教學方式未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熱情。大部分學生更傾向于結合時事熱點問題探討、相關講座和黨、團活動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而非傳統的純粹的課堂理論學習。
在實用性上,據調查,有25%的文史類學生認為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對今后發展并無幫助,這一選項在理工生中占41.56%,在藝術類學生中達到54.84%。可見,過半的非文科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宣傳的實用性認同較低,表示存在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問題,說明對于非文科生來說,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實用性仍有待加強。
(三)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宣傳中存在的問題。
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可以幫助自己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指引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文化的新時代新青年,深刻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性。根據對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育人效果的調查,大部分同學認為育人效果達到了要求,但學校在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方式方法上還有待改進,需要進一步加強理論引導與實踐創新,營造良好的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的環境氛圍。
四、大學生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理論對策
(一)引導學生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
習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200周年誕辰大會講話中指出:“馬克思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世界,還深刻改變了中國。”不論我們追溯歷史,還是引領未來,馬克思主義作為中國社會主義指導思想的作用是不可磨滅的,更不應該被新一代青年所遺忘。“青年大學生有了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才能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真正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忠實信仰者、自覺實踐者和堅定捍衛者”。對于大學生來說,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不僅可以培養邏輯思維能力,而且可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擔當、有文化的新時代新青年。因此,高校必須引導學生重視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研究,準確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核心要義,推動對馬克思主義“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的步伐,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
(二)加強思政課堂的實踐改革,重視教育方法的多樣性與針對性。
目前還存在少數大學生認為思政課上課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等問題,思政課實踐創新勢在必行。要不斷更新理論知識,關注熱點問題,以專題形式進行交流與溝通,激發學生興趣,讓其參與其中,發揮學生學習知識的主動性,不能只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要創新教學形式,以講座、采訪、視頻等直觀的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和參與度。比如我校舉辦的“青馬論壇”“西山視點”等,突出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接下來,要激發學生思維,深入實踐,創造出具有針對性、價值導向性強的實踐活動。要利用好網絡媒體平臺,創新教育方式,讓更多的教授、學生參與直播課堂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播新時代馬克思主義。
(三)拓寬實踐活動,營造良好的馬克思主義認同氛圍。
校園活動作為大學生參與性較強的實踐平臺,要充分利用優勢提供給大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讓更多專業理論老師參與到學生的實踐活動中,結合理論教學要求對實踐內容進行指導。設立獎項制度,對優秀的實踐成果給予一定的獎勵并進行分享與展示,就涵蓋的理論進行講解,達到實踐后的理論再認識。通過參與校外實際走訪、調研,讓學生深入了解黨的方針、政策在各個領域、各個區域取得的成就。加深其在實踐基礎上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是與時俱進的,要關注社會現實、關注時代發展變化。在全社會宣揚馬克思主義理論,弘揚十九大精神,營造良好的馬克思主義認同氛圍。
參考文獻:
[1]于海.高校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需要把握的三個關系[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08):65-68.
[2]劉蕊.當代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認同度調查與思考——以浙江某大學為例[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2,23(01):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