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仁坤
一、存在的現象
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具體實施,學生學習的信息渠道更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但是學生的數學思維減弱,運算能力下降,甚至連計算能力也出現了“危機”。當運算出現錯誤時,常會聽到學生自責“粗心大意”,其實很多是基礎知識不扎實,知識出現混淆、模糊引起的,這是引起運算錯誤的根本原因。小學生在做計算時出錯率高、準確率低已經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正確對待這種現象,不要責怪學生粗心大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除小學生生理方面的原因外,與學生的訓練方式和學習興趣等都有關系。
二、思考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將“合理、準確、迅速的運算能力”作為四大基本能力之一鮮明地提出來。由此不難看出運算能力在學生數學綜合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養學生準確而迅速的計算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項重要而艱巨的任務,也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努力完成的重要任務,更是學生學好數學的基礎。
因此,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認真分析、準確找出學生計算能力弱的原因,以便對癥下藥,確保教學質量。
三、調查
經過一個月的校內調查,在同事的協助下,我們總結出學生的計算錯誤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習慣不好,粗心大意
題目抄錯,如將“-”看成“+”;將“746”誤寫成“764”等。 還有的學生書寫不規范,導致數字變形,就把變形了的數字看成其他數字,以致出錯。
2.口算不強,基礎較弱
如20以內加減口算不熟練,造成在完成進位加和退位減時出錯較多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文章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出自。有些學生的乘法口訣還不能熟練背誦,導致試商出錯。
3.算理模糊,張冠李戴
如:957-298=957-300-2=657-2=655,已經從957 中多減2了,應該加上2。
4.態度不端正,求快出錯
部分學生由于懶惰,只求完成任務,不仔細審題,從而造成錯誤,如單位未統一、用錯公式或未挖掘題意中的隱含條件等。另有部分學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導致運算錯誤。
5.思維定勢的負面影響
思維定勢既有著積極的作用,又有著消極的影響。而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學生則主要依賴感性經驗的傳遞,受思維定勢影響較大在計算方面,則會看不到題目的變化與獨立性,仍舊以舊經驗去解決問題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論文。
6.不良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保證計算正確的重要條件。良好的作業習慣包括認真的書寫習慣,審題習慣,檢查習慣,檢驗習慣。由于學生的這些習慣沒有完全養成,所以容易造成錯誤。
四、對策
我根據以上的原因,制定了相應的措施,以對癥下藥,解決實際問題。
1.興趣引路,提升計算欲望
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計算興趣,使學生樂于計算。我以介紹中外數學家的典型事例、在計算題的教學中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開展計算比賽活動等形式來激發學生計算的興趣,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同時,改善評價的方法,像分小組競賽、個人加分、評選“小小計算能手”,也確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整個數學學習過程中產生了不同的感受。
2.訓練口算,提高計算能力
口算是筆算、估算和簡便運算的基礎,口算的速度、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計算能力的提高。只有口算能力強,才能加快筆算的速度,最大程度提高筆算的正確率。
堅持每天口算。口算能力的快慢和訓練的密度有著關系,口算方法掌握了,接下來就是通過不斷的練習來鞏固學生對口算方法的熟練掌握程度。我在每天上課之前用兩到三分鐘,出示10~20道口算題目全班共同口算或接力算,適當注意口算方法的指導,或者每天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口算的練習,持之以恒,就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3.幫助學生弄清算理,揭示規律
在計算教學時最忌諱重結果輕思維、重法則輕算理的做法,要讓學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要使學生掌握數學知識,促進思維發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維和數學抽象之間架一座橋梁,充分發揮學具操作的作用。在進行9加幾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請出小棒一起來學習,在學生自主動手操作中優化得出湊十法,為后面繼續學習進位加、退位減打下基礎。還可以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去理解新知識,構建教學知識結構的主要方式,教學中恰當地運用舊知識,通過類比同化新知,實現知識的正遷移,有利于學生對新知的理解和對新的認識結構的認同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比如,想加算減、口訣求商等都是學生通過知識間的聯系來進行繼續學習的。再如進位加和退位減的方法要講清楚,讓學生理解透徹,他們才能正確熟練地運用方法計算。
4.日常入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
做題計算中出現的錯誤,大多數是粗心大意、馬虎、字跡潦草等不良習慣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計算習慣是提高計算能力的保證。在計算訓練時,要求學生一定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5.重視估算,培養能力
重視估算,培養能力估算能促進學生對數感的形成,在計算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在計算教學中有意識地對學生滲透估算的意識和方法,可以采用“估算——計算——驗算”的模式,逐步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讓估算最終也能指導后面的計算。
6.重視錯題的分析
學生的學習是一個反復認識和實踐的過程,出錯總是難免的。特別是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特征,剛剛學習的知識比較容易遺忘。例如,退位減,前一位退了1,可計算時忘了減1。同樣,做進位加時又忘了進位。特別是連續進位的加法,連續退位的減法,忘加或漏寫的錯誤較多,這些都與兒童記憶不完整有關系淺談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論文。因此,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計算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其計算錯誤的原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要我們善于做計算教學的有心人,就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