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占波
摘 要:在初中數學學科中,抽象化的概念較多,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尚未發育完善,很難對抽象的概念理解得很透徹。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本文基于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分析初中教學中培養學生邏輯思維的幾點辦法,希望與廣大同仁探討。
關鍵詞:邏輯思維;初中;數學學科
數學學科不僅是一門自然學科,也是一門應用學科。初中教師要想提升教學質量,需要掌握合理的教學手段,通過恰當的備課方案來指導學生們進行相關的知識疏導,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初中數學知識。
一、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
作為形式邏輯的形式,分析思維是邏輯思維的基本過程。學生能夠通過分析思維來對概念與知識的定義有深刻的了解。通過分析思維,學生可以更好地運用推理,從而分析命題條件與結論,能夠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梳理好因果,運用論證法等來解決問題。概念的掌握對于思維來說相當關鍵,是學生在對問題進行推理和判斷的必然要素,缺少概念就無法更好地思考。而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則需要掌握內涵與外延。概念的實質實際上正是概念的內涵,而可以運用概念的范圍則是概念的外延。一般來說,在初中數學課本中,概念內涵大則外延小,內涵小則外延大。教師在對概念進行教學過程中,應該梳理好這種邏輯的觀念,避免學生因對概念混淆不清而邏輯混亂,無法發揮思維的作用。比如在教導直角三角形相關概念的時候,其中的關鍵是一個角為直角,不能是看擺放或者大小位置等。概念教學中邏輯順序與內涵的理解往往是學生分析思維的關鍵。如果概念內涵很難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外延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比如在有理數的定義這一知識中,就是通過外延來進行定義的。需要住的意識,應當避免學生發生“循環定義”的誤區。比如學生們在兩條直線垂直的定義這一知識中,把直角相交的成直角的那兩條直線,看做成互相垂直的直線。而在定義直角的過程中,又將垂直線的角的兩條邊看做垂直而定義為直角,那么就造成這兩個定義的循環,無法明確直角與垂直線的概念與內涵,造成學生們思維的誤區,也導致學生對于定義外延理解的錯誤。對于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教導,在初中代數教材中重點往往放在了數式與方程上,而學生只會算是不行的,代數的教導不僅需要讓學生們會算,更要讓學生們了解理論的研究。比如在初一代數運算法則與運算性質上,需要將計算步驟和理論數據結合起來,從而讓學生不僅了解如何運算,更明白運算的理論依據,從而培養學生分析思維的能力[1]。
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通過大量感性材料例如實例或者數據等的分析基礎上,進行抽象、概括、由表及里等來探討概念以及其內部規律的一種思維形式,辯證思維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是重要的。實際上數學教學正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通過灌注式與題海戰術等傳統傾向是忽略學生思維培養的錯誤教學方法。在絕對值教學一課中,是在中學運用非常廣泛的一個概念。在教導絕對值過程中,學生看起來似乎是懂了,但當涉及到字母的一類題討論的時候則會遇到困難。造成這種情況是因為在教導絕對值概念的時候忽略了學生辯證思維,并沒有展示絕對值概念的形成過程。在教導絕對值的時候,需要運用數軸工具,以形象思維作為突破口,不斷深化概念,從而達到運用自如的目的。此外在培養學生辯證思維的過程中,需要對思維多向性進行引導,也就是發散思維。辯證思維能力只考形式邏輯是無法實現的,需要運用辯證邏輯方法與數理邏輯方法來不斷完善學生們的辯證思維。比如在方程自變量取值范圍大小變化這一課中,對增根與失根原因理解的基礎上,進而加深理解二次不等式的解的方法,對他們內在聯系進行加深理解,從而尋找到兩者之間的規律與聯系,充分運用編教材者對兩者數學思維的運用,從而提升函數教學的教學效果,利于培養學生辯證思維[2]。
三、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
直覺思維尚未有明確的定義,在初中數學中運用直覺思維是從兩方面進行的。當學生用很多的時間來做某一道題的時候,他突然將題目做了出來,但需要對答案進行形式的證明;還有一種則是有很好直覺能力的數學家,當別人提問的時候能夠判斷幾種解決哪一個能很好地證明。猜測的合理是需要自覺思維來實現的,直覺是某個剎那的念頭,雖然理由不充分,但其具備頓悟的特征,往往能完成一個人迅速越級以及對細節的把控。直覺思維的訓練很難實現,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思路來教學,創設猜測的場景,并且設計出學生思維的教案,將教師置身于學生之中,讓學生們去猜,并將想法都提出來,即便是不合理的猜測也不能譴責或者制止。
結束語:
在進行初中數學課程講解期間,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記憶數學理論知識,并且靈活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為以后的學習及成長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林啟堂. 初中數學教學中提升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方法[J]. 西部素質教育,2017,3(1):218-218.
[2]楊芳霞. 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J]. 甘肅教育,2018,67(3):5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