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紅梅
摘 ?要: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全新的任務和更高的要求,即實現教師教學效率、學生學習效率的和諧共進。在這種新的形勢和背景下,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弊端就變得更加凸顯了,顯然已經無法與現代化教育的任務和要求相適應,也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多元發展的學習需求。所以,革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刻不容緩。本文將從把握情境創設手段、運用合作探究方式、結合信息技術設備三個方面出發,系統地分析和研究新課改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和創新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策略;革新
課堂是學生新認識的增長點,同時也是師生、生生之間互動、交流的舞臺。然而,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過去初中數學教師往往錯誤地將課堂教學的核心和重點放在了單純的知識傳授上,普遍采用灌輸式、填鴨式的課堂教學策略,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也因此而變得低效、無效甚至負效,對學生知識的獲取和能力的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所以,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順應并把握性課程改革的本質與核心,樹立科學的觀念和思想,積極改進、革新與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與策略,以此來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把握情境創設手段,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情境創設是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方法,能夠引發學生內心的情感態度體驗,讓學生樂于接受、易于理解。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師應該把握情境創設教學手段,以此來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現實生活出發,搜集各種與學生生活經驗相關的案例、素材和資源,巧妙地融入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創設富有生活氣息的課堂教學情境,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數學知識的無處不在,體驗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和現實意義,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充分點燃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
例如,在教授《從實際問題到方程》這部分知識時,為了點燃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豐富學生們的情感體驗,筆者在設計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融入了生活元素,讓教學與生活進行緊密的聯系。如,商場中一件襯衣的價格為600元,按照8折銷售還可以獲利20元,那么這件襯衣的成本價格為多少元?隨后,學生們開始根據生活經驗對問題進行分析,列出方程。這樣一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筆者通過把握情境創設手段,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運用合作探究方式,活躍課堂教學氛圍
合作探究是新課改中所強調和倡導的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能夠改善學生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態,打破課堂教學的封閉狀態,活躍課堂教學的氛圍。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遵循科學的標準和原則,將全班學生分成4-6人一組的學習小組,并確定小組成員的職責與分工,保證每個學生都有自我發揮的空間;其次,教師需要鼓勵、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圍繞著同一個問題或者任務展開溝通、互動、討論與交流,實現思維互補、資源共享、相互啟發,有效拓展學習思維,最終收獲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授《平行四邊形的判定》這部分知識時,為了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們的合作探究意識,筆者為學生們開展小組合作探究活動。首先,筆者將學生們進行了分組,每個小組6人,小組成員確定好后,筆者再為學生們布置探究任務,如下: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嗎?判定平行四邊形的方法有哪些?任務布置完成后,筆者再給予學生們充足的時間進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小組積極討論。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與探究,學生們最終得出結論。這樣一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筆者通過運用合作探究方式,活躍了課堂教學的氛圍。
三、結合信息技術設備,優化知識呈現形式
數學知識具有很強的抽象性和復雜性,信息技術設備直觀性、即時性的優勢和特征可以優化數學知識的呈現方式,促進抽象知識向形象化的轉變。所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學習,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巧妙地利用多媒體等信息技術設備,對數學知識進行數字化的加工和處理,再通過圖像、動畫或者視頻等形式呈現、展示出來,創設直觀形象的課堂教學情境。讓知識不再抽象,帶給學生多樣化的外部感官刺激,優化學生感性認識,加快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習與吸收。
例如,在教授《一次函數的圖像》這部分知識時,為了優化知識呈現的形式,筆者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展開了教學。首先,筆者結合函數y=2x的圖像,與y=2x+1的圖形進行比較,讓學生們直觀感受函數圖像的變化。然后,筆者再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們展示一次函數的畫法,加深學生們對一次函數圖形的理解。這樣一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筆者通過結合信息技術設備,優化了知識的呈現形式。
總之,加強、優化與革新課堂教學策略是新課程改革下每位教師所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同時也是促進教學實效提升和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要以科學觀念為指導,通過把握情境創設手段、運用合作探究方式、結合信息技術設備等先進策略的運用,來推進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更好地與新課程改革相適應。
參考文獻:
[1]葉海連.新課改理念下初中數學多元化教學策略探析[J].數碼設計,2017,6(10):223-224.
[2]周剛.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3(0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