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兩組患者術前的膝關節功能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的膝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關鍵詞】臨床護理路"/>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學華


【摘 要】目的:分析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膝關節置換術后病人功能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從2018年1月-2018年7月來我院進行診治的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中抽取100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研究組的50例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對照組的50例患者實施術后常規護理,進而分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膝關節功能評分。結果: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前的膝關節功能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的膝關節功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膝關節置換術后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可以促進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康復。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膝關節置換術;功能康復;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3--02
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是用人工材料制成的假體來代替膝關節的一種手術方式,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可以有效的緩解和消除患者的關節疼痛,增強患者肢體的活動度,是一種較為成熟的手術方式。本文將2018年1月-2018年7月來我院進行診治的膝關節置換術后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而分析探究臨床護理路徑在膝關節置換術后病人功能康復中的應用效果。現將取得的效果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2018年7月來我院進行診治的膝關節置換術后的1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其中研究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59.2±3.8)歲;對照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56~80歲,平均年齡(60.5±3.1)歲,比較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基本資料可以看出,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研究組 研究組的50例患者接受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具體的內容為:護理人員在術前要檢查患者身體的各項指標,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給予患者情志護理;在飲食方面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的病情,給予患者科學的飲食指導,幫助患者制定科學有效的飲食計劃,建議患者多食用營養高的食物,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術后1~3天主要以功能鍛煉為主,護理人員及時觀察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疼痛訴求,輔以飲食護理和藥物管理;患者早期的時候,可以使用通絡寶中藥包外敷患者的側肢體,應用鎮痛藥物或者鎮痛泵,功能鍛煉主要以被動訓練為主,主動訓練為輔;患者中期4~6天的時候飲食方面以清淡為主,主動訓練和被動訓練相結合,循序漸進;患者康復期的時候,功能鍛煉繼續加強,關節活動鍛煉可以根據患者的康復情況酌情進行,此時的飲食應以滋補為主。關節鍛煉方面,術前醫護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踝關節收縮、腘繩肌收縮運動;術后當天就可以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收縮、腘繩肌收縮練習,拔除引流管后,患者開始被動屈膝和術后損傷后活動度的訓練;術后7天的時候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下地負重站立、身體平衡訓練等項目,增強患者術后的身體素質,指導患者進行全面性的康復訓練,維持膝關節活動度的訓練。
1.2.2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治療。具體的內容為:對患者進行各項身體檢查,避免劇烈運動,一旦身體出現不適及時告知主治醫生;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病情采用藥物緩解患者的疼痛,叮囑患者食用高營養的食物;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經常鼓勵患者,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對于有不良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時和患者進行溝通,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讓患者有治療的信心;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居住的環境進行打掃,保證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有助于患者的休息;護理人員可以組織患者進行膝關節置換術方面的學習,掌握術后基本的護理常識,有助于患者對于要注意的事項進行規避;指導患者進行適量的踝關節收縮、股四頭肌、腘繩肌收縮鍛煉。
1.3 觀察指標 在兩組患者護理的滿意度比較中,護理滿意度劃分為三項,即:滿意、一般滿意和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記錄兩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考評內容有7項,其中6項為得分項目:包括疼痛(30分)、功能(22分)、關節活動度(18分)、肌力(10分)、屈曲畸形(10分)和關節穩定性(10分);另外1項為扣分項目,內容主要涉及是否需要助行器、伸直不全和內外翻畸形等,總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明患者功能狀態越好。
1.4 統計學處理
處理統計學軟件為SPSS17.0,計量資料采用()表示,采用t進行計量資料檢驗,計數資料使用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比較
2.2 兩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比較
3 討論
膝關節是人體結構復雜、負重較多的關節[1]。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要求置換后有良好的穩定性,可以恢復病人的關節功能,術前通過科學有效的鍛煉能夠防止患者肌肉萎縮、關節僵硬,術后及時進行康復訓練可以增強患者的關節活動度,恢復日常生活的協調性[2]。臨床護理路徑管理是一種制定好、用圖表形式提供時間性和有效性的照顧方式,可以讓治療護理工作循序漸進,進而提高護理質量[3]。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膝關節功能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臨床護理路徑管理可以讓護理工作變得程序化、標準化,是患者術后康復的重要保證。在病人康復階段,整個康復教育指導都是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而制定的,可以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知識教育和健康指導,同時在康復過程中,護理人員會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進行護理工作的調整,及時查缺補漏。提高護理質量[4];護理人員在護理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溝通交流了解患者的疼痛訴求,明確了護理的重點工作,讓患者有了治療護理的信心,進而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在關節鍛煉方面,術前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踝關節收縮、腘繩肌收縮運動;術后當天指導患者進行踝關節收縮、腘繩肌收縮練習,提高了患者的膝關節康復。
綜上所述,對膝關節置換術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膝關節功能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在膝關節置換術后病人功能康復中可以大力推廣和應用臨床護理路徑。
參考文獻
孫建梅.臨床護理路徑對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并發癥及滿意度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7(41):200-201.
楊莉,田怡.臨床護理路徑對股骨頸骨折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病人就醫成本、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7(15):4156.
鄒文蕾.綜合護理對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42):156-159.
鄭穎,周燕蕓,翁艷.人工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早期功能鍛煉對康復的影響分析[J].福建醫藥雜志,2017(3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