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秀川
摘? 要:小學作為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中重要的啟蒙時期,因此其教學質量和教學方式也越發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和重視。在小學教育階段,尤其對于高段學生的教學來說,教師更要多加研究。高段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意識思想,教師要懂得傾聽和尊重。基于此,本文針對讀寫結合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單分析。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高段;語文教學;應用研究
引言:小學生正處于愛玩愛鬧的年齡階段,其在注意力和自律性方面都有所欠缺,高段學生雖然在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學習水平上都有了一定的進步,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依舊需要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語文是一門綜合性的語言類學科,在核心素養的要求下需要培養多方面的能力,其中閱讀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之間是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之間可以互相促進,共同積累。因此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重視讀寫結合的價值,并且通過科學的教學策略將其應用于學生的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
一、讀寫結合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首先,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小學生由于年齡的原因生活經驗較少,這導致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常常出現無話可說、無字可寫的狀態。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的寫作素材較少。而學生想要積累寫作素材和寫作經驗,通過閱讀可以有效豐富自己的知識庫。因為閱讀材料中蘊含著形式多樣、領域繁雜的知識,可以帶領學生遨游在世界的海洋中,既可以學習寫作技巧、寫作結構,積累優美的寫作素材等;又可以學習閱讀材料中情感的表達方式,從而升華學生整體的寫作情感和價值。
其次,學生可以在寫作中加深閱讀理解。有些時候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其實不能完全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價值觀念,有些閱讀內容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范圍和接受能力。而通過寫作仿寫等形式,學生可以對閱讀內容中的結構、形式、情感等再次有一個深層的理解,在不斷復習的過程中加深學生閱讀理解的能力。
二、讀寫結合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在閱讀中積累寫作方法
小學生在寫作方面很多時候都缺乏寫作技巧和寫作方法,因此在寫作的過程中對于邏輯、層次、結構、語言表達等都不夠完整。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文本閱讀中學習寫作方法,積累寫作素材,促使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充實寫作內容,升華寫作情感。小學語文教材中基本每篇課文都可以作為讀寫結合的范例,教師一定要懂得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本內容,幫助學生積累寫作方法,比如字詞、句式、修辭手法、寫作手法等。例如:在《有的人——紀念魯迅有感》的文本閱讀中,教師首先可以帶領學生挖掘其中的好詞好句,之后再進行深層情感的挖掘,比如通過什么樣的寫作方式來表達作者的內心情感,并且體現了什么樣的價值觀念,比如直接描寫、想象描寫等。這些都是學生需要掌握和學習的寫作技巧。通過文本閱讀和習作練習的有效結合,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二)根據學生興趣推薦課外閱讀素材
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對于讀寫結合的應用,教師在挖掘教材中文本閱讀內容的基礎上,也要考慮給學生推薦一些課外閱讀材料。因為教材內的閱讀內容有限,一定程度上缺少了一些趣味性,有時候會引起學生的閱讀疲勞。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能力等方面給學生推薦一些有閱讀價值的材料,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并且提升寫作能力。針對高段學生來說,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鑒賞能力,教師在推薦課外閱讀材料的同時也要要求學生按時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標注,將自己認為優秀的語句和段落做好摘抄和積累,方便學生在以后的寫作中靈活應用和借鑒。
(三)閱讀后進行寫作訓練
教師想要發揮讀寫結合的最大教學價值,一定要注重在第一時間將閱讀和寫作進行結合,考查學生在閱讀中學習的效果。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之后進行寫作練習。比如說針對閱讀課文的結尾通過合理的想象進行續寫,學生將閱讀的感受寫成一篇讀后感,仿照課文的形式和結構寫一篇作文等。加深學生對于閱讀中學習的寫作方法的印象,并且能夠第一時間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在部編版《北京的春節》閱讀教學之后,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分析和整理本篇課文應用到的寫作技巧和修辭手法等,帶領學生做一個總結,之后針對本單元的習作練習:家鄉的風俗寫一篇文章,仿照教材文本內容的寫作形式,來提高作文的欣賞價值。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革,小學教育體系也要不斷改革和創新。針對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從教學的現狀加以分析,重視讀寫結合對于學生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提升的重要價值,并且通過不斷的研究采取科學的策略,將讀寫結合應用于語文教學中。改變學生對于語文閱讀和語文寫作的刻板印象,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并且在讀寫結合中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作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田甜. 關于小學語文高段讀寫結合教學實踐研究[J]. 新課程(小學),2016(1).
[2]葉雙華. 小學中高年級“讀寫結合”式語文教學實踐研究[J]. 新課程(中),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