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群菁
摘? 要:小學生的思維發展尚不成熟,心智正處于發展期,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與學生的接觸最為深入,因此在溝通中也占據著主導地位。溝通是一種藝術,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運用溝通藝術的效果,不僅影響班級教學環境的構建,更影響小學生的身心發展。在傳統班級管理環境中,一些班主任受僵化的教學理念影響,在與學生溝通中方法簡單、態度粗暴,讓整個班級縈繞在緊張壓抑的氛圍中。這不僅會影響教育教學效果,更會讓學生在負面情緒積累中,產生一定的心理障礙。因此,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小學班主任應該認識到溝通的重要性,積極發揮溝通的價值,與學生共同打造一個和諧的班集體。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溝通藝術
一、關愛學生和尊重學生
在傳統的班級管理中,學生對班主任通常都是敬而遠之的,師生之間由于缺乏情感溝通而豎起了一堵無形的墻。在新的教育環境下,小學班主任應該重視愛的教育,一方面要主動溝通學生,如通過觀察發現情緒低落的學生,并通過主動談話、交流,為學生提供一個情緒疏導的渠道;另一方面在溝通中應飽含情感,讓學生能夠放下芥蒂,愿意與班主任談心,以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尊重是相互的,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只有給予學生應有的尊重,學生才能夠以同樣的方式對待班主任,并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在傳統班級管理中,班主任習慣用命令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強制性管理,而忽視了對學生的個性培養。在新的教育環境下,小學班主任應該堅持尊重學生,如在布置班級物質環境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見,并鼓勵發揮學生各自的特長,讓班級文化呈現出百花齊放的色彩。
二、用心溝通是解決矛盾的良方
小學生之間的矛盾無處不有,如果不妥善解決,摻雜上家長的因素,問題就會復雜化。我班的學生黃濤德和黃杰浩是同桌,經常為了小事發生矛盾。雙方家長也經常為了孩子的事來找我,多次要求兩個人不要坐那么近,甚至在放學的路上,兩家長也常常斗嘴,不但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在其他的學生家長中都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我首先做好雙方家長工作,別參與孩子之間的小矛盾。愛孩子之心人皆有之,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解決,不僅養成孩子自我交往和處事能力,還會加強同學間團結。我分別找來兩位孩子談了自己的想法,問他們愿不愿做團結同學的好學生,想不想做同桌。兩位同學都承認自己的不對,現在成為最要好的同桌,同學關系也處理較好。
三、弱勢群體的孩子更需要關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前提,是“愛其師,信其道”的關鍵。對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單親或無親的孩子,將嚴格滲透在愛之中,要以實際行動體現自己對他們的愛。因為他們從小就享受不到父母的愛,缺乏心與心的溝通交流。我班有個叫黃小明的孩子,父母離異,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其自主意識差,學習差,找架、罵人、違紀現象時常發生,還經常偷拿別人的學習用品。記得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要了解一個人,只須真心愛他5分鐘。”對了,一定要用我的愛心去教育和轉化他,讓他相信老師是信任和愛他的。于是,我從生活上,思想上去教育孩子,讓孩子重新燃起母愛的希望,感受到被人關懷的溫暖。同時我讓他當了小組長,用嚴格的職責約束他,并針對他拿別人東西的這種行為作了嚴厲的批評。我問他,你喜歡偷人東西的壞人嗎?孩子搖頭,我告訴他,監獄中那些壞人,都是從拿別人東西小事開始的,你再這樣做,老師就不喜歡你啦!幾年來,黃小明逐漸轉化為一名好學生,讓我深深感受到教育的付出絕對大于孩子的成長。
四、孩子的意識需要耐心引導
現在小學生,生活在社會的大熔爐中,家長的意識、社會風氣、價值的取向都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江湖義氣、大手花錢、唯我獨尊等現象,如果不加強引導,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葉俊雅家庭并不富裕,但是她卻老喜歡在同學中擺譜,老愛買零食,蠻橫無禮很嚴重。針對這種孩子,我和她談心,問她最喜歡什么樣的人,什么人才是受人尊重的人。并告訴她,老師為何受到尊重,英雄為何受人敬佩,是他們本身具有做好人好事的品質,具有團結同學的好品質。靠壓制別人,靠花錢收買人心,是不會長久的。相處中,我及時引導她熱愛勞動的心理,并多次獎勵,運用爭章活動引導她多關心他人,替同學著想,她很快轉變為一名遵守紀律、學習優秀的學生。
五、解開心靈的“疙瘩”
我常常用班會和課余時間,與“留守兒童”進行談心,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無人傾訴無處傾訴的問題,解開心靈的“疙瘩”。如:我們班的周某某,她一直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可是這學期剛開學不久,我就發現她上課沒精神,情緒不高,不愛發言,比以前沉默了不少,好像有什么心事。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找她談了幾次心,才了解到,由于老家蓋房,媽媽一直呆在老家,將她寄放在一位阿姨家。突然住在別人家,她感到不適應,覺得自己很孤獨,尤其是晚上一個人睡覺時,心里很害怕,常常失眠。聽了她的心里話,我對她進行了安慰和耐心地勸導。并通過電話聯系了她的媽媽,將孩子在校情況告知了她。她的媽媽得知孩子的情況后,迅速處理好家庭事務,很快地回到了孩子的身邊。周同學又恢復到以前的樣子,在課堂上又能看到她精彩的表現。從這件事中,讓我深深的感到,作為班主仼要及時幫助"留守兒童”解決無人傾訴無處傾訴的問題。解開他們心靈的“疙瘩”,讓他們心靈的大門向春天打開。
總之,關心、愛護每一個“留守兒童”是我們每一位班主任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學生是教師必須具備的美德。能得到老師的關愛,是每個學生最起碼的心理要求。老師要用真摯的愛心,啟迪孩子們的心靈,無私奉獻,讓留守兒童在遠離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樂成長。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在班主任工作中,只要多一份愛心,少幾聲責罵;多一份細心,少幾分急躁;多一份耐心,少幾分嘆息;你就會真正地感受到:只要你心中有愛,用心去溝通,給孩子一個機會,每一個孩子都是優秀的。
參考文獻:
[1]魯林霞.淺談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的溝通藝術[J].學周刊,2019(23):167.
[2]石才吉尕.試論小學班主任管理的語言藝術[J].學周刊,2019(33):178.